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7106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塞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程县长培训材料)1.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高树杰(2011年9月)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的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快速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按照县委的安排,近期,我组织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推进安塞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借鉴。一、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认识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按照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

2、、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县和全国一样,在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采取的是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实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乡分治模式。在政策制定上,往往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构筑了“重城轻乡”的二元结构,导致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所谓不全面,就是在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没有把城市和农村综合起来通盘考虑,没有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统筹加以解决。所谓不协调,就是经济增长与社

3、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事业更为落后,成为“短中之短”。所谓不可持续,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和能源的消耗来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而解决好这些问题也正是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行动。安塞县作为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县和总书记的联系点,更应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走在全市、全省前列,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体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二)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安塞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4、我县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也遇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矛盾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步的问题。表现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在城镇化迅速兴起的同时,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在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同时,广大农民面临的就业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愈加突显。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能及时妥善有序解决,我们就难以实现构建和谐安塞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经济社

5、会发展的差距,逐步使城乡广大居民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安塞的战略举措。(三)统筹城乡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安塞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任务非常艰巨。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不仅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带动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建设等方面的有效需求,强劲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有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6、的转变,提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四)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之策。安塞县山地面积远大于川地面积,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脆弱,乡镇集体经济弱,农民就业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使全县广大农民都能分享到改革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就是要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不断创新“三农”工作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的产业链得到延伸,使相当大一部分农民身份得到转化,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二、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近年来,我

7、县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石油工业强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08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点之后,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塞”的实践载体,以建设科学发展先进县为目标,确立了“延伸石油工业链条、壮大绿色产业规模、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新思路,全面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工业产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区),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2亿元,年均递增15.9%;完成财政总收入15亿元,一般预算

8、收入7.78亿元,年均递增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2元,净增3163元,年均增长633元;城镇化率达34%。2006年起我县连续五年跨入西部百强县行列,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进入全省县城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城乡的协调统筹发展,不断加大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着力在推进整体发展的同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取得了一定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从1990年的4.2:1调整为2010年的3.46:1,城镇化率由12.3%提高到34%。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县经济的整体势力还不强,城乡二元结构

9、问题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村发展基础薄弱,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县这些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城镇、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是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镇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有廉价的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收益最终落在城镇,从而导致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土地条件差,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没有强势产业作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二是农民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由于安塞自然条件

10、较差,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收入很难实现突破性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9208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56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人均纯收入比为3.5:1,绝对差达到13646元,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三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差距甚远。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在农村交通、通讯、水利设施等方面,尽管投入的资金和建设的力度也很大,但由于农村涉及的范围广、基础差,整

11、体水平仍然相对落后。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县、乡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支出压力却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目前,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四是缺乏产业带动,以城带乡发展的互动能力弱。虽然我县近年来棚栽、林果、草畜等农业主导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些产业还处于初级生产阶段,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综合效益不高。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与其他发展起步早、速度快、基础好的地区相比,我县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

12、后。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农村医疗条件差、水平低,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问题反映仍比较强烈;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优质教育资源向县城集中,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较大,绝大多数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思想观念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有一定差距;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医疗、养老等项社会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涉及领域较多,范围广,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应遵循和秉承以下五条原则。第一,必须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颇具创新性的系统

13、工程。在可学习借鉴经验不多、可照搬套用模式没有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在深入调研中理清思路,在问计于民中凝聚智慧,在践行于学中找准定位,在用足用活政策中撬动发展,在市场拉动中聚集资金,在统筹城乡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取得突破。第二,必须坚持全域规划、多元推进。规划引领、多元推进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方法。要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现实,坚持城乡一体、全域规划、多线布点、综合配套、多元推进,在产业协同、服务均等、资源共享、城乡建设上打造特色鲜明的亮点,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因地制宜地将科学编制规划作为龙头,把抓点示范、多元推进作为基本方法,才能不断把统筹城乡发展推向前进。第三,必

14、须坚持开放兴县、借梯登高。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参与。既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合作兴办企业、搭建平台、聚集资源、借船出海,奋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只有坚持对外开放,聚资纳才,才能实现城乡优势资源有机对接,着力破解城市发展要“地”、农村发展要“钱”的难题,才能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中,必须突出民生,舍得投入、多予不取,从改善民生入手,重点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住房、上学、就业

15、及公共卫生、公共交通、文化娱乐、社会安全等问题,大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赋予农民公平的政治待遇、完善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实打实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心贴心为农民谋福址,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民生事关人心向背,事关事业成败,只有始终坚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第五,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统筹协调、合力推进是加快发展的坚强保障。要不断深化机构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环节,压缩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16、,一心一意谋发展,培养和形成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任劳任怨、开放包容的共识,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内在动力。只有创新体制、优化机制,求真务实、克难攻坚,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促进大发展,才能让城乡居民普遍受益,才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四、推进我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与对策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点在“农村”,关键点在“统筹”,落脚点在“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城市发展了不穷农村、工业崛起了不轻农业、市民待遇提高了不忘农民”的理念,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必须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繁荣之路;必须通过统筹来促进工农、城乡共同发展,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于这一认识,结合我们安塞的县情实际,我认为推进安塞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坚持一个规划、推进三项改革、建立四个机制、抓好五项工作。(一)坚持一个规划。即坚持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是指引科学发展的方向。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超前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