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68979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如何互评作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如何互评作文 互评作文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会修改别人的文章,有机会欣赏别人的优秀作文,而且还可以让我们在评析、欣赏别人的文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积累一些写作心得,因此要重视对作文的互评、互改。一、作文批改必须遵循的原则: (1)认真地对待所评的每一篇作文。注意学生的实际,实事求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3)突出重点,多就少改,批改结合。 二、作文批改的范围: 1、批改的内容 我们所说的作文批改应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批”是指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问题以及作文中的优缺点加以分析、说明和评定。“改”是对字词、标点、组织结构、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进行

2、修改。具体而言有下列内容: (1)观点有否错误,认识是否正确,思想感情是否健康。(观点) (2)主题(或中心)是否明确、突出。(主题) (3)选材是否适当,是否合乎道理和事实。(选材) (4)思路是否清晰,段落与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思路) (5)语言是否通顺明白、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怎样,有否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或累赘、画蛇添足的情况,表现方法有何优缺点。(语言) (6)有否错别字、怪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字词) (7)作文的外形,如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有无乱涂乱改的情况。(形式) 2、批改符号: 3、批改的方式: “眉批”一般写在作文的篇首或句段旁的空白处,

3、是对学生习作中的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的错误和优缺点,给以必要的提示、说明、肯定和否定。 “总批”写在篇末,是对作文总的评价,也是对本篇作文的评语。“总批”是根据本次作文指导的目的、要求、对全篇文章的优缺点:如“中心是否明确、集中;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等几个方面写出总结性的批语,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文“总批”是作文的阅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的一种文字交流方式,它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阅读者来说,我们应该要及时用心地为每一个作者写好评语,引导他们善于独立观察,勤于思考,精于表达,鼓励他们从小养成以自己

4、独特的视角、纯净的心灵、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要求,作文的评改就显得简单而有法了。三、分组: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一等(5041)二等(4031)三等(3021)四等(20-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体清楚大体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潦草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什麽内容虚情假意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符合文体要求发展等级1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1、 观点具有启发性2、

5、 材料丰富3、 形象丰富4、 意蕴深远5、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6、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7、 有意蕴8、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9、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0、 有个性特征11、注:发展等级只要有某项符合要求即可得分,其中一点或多点达到要求者均可评至发展等级满分。互评时要认真对待,评价客观公正,优缺点兼顾。评语不得少于50字,并写上组长姓名。45分以上的作文推荐上来。本次作文文体是议论文(互评时要注意标题拟的是否恰当、开头是否明确提出了中心论点、结尾部分是否简洁、中间部分结构是否明朗清晰)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