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6490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信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威信县环境保护局二0一一年五月编写单位:威信县环境保护局负责人: 陶思宽 技术负责人:李宗伟 编写人员:李宗伟 胡本华 李梅校对人: 李梅联系方式:0870-(电话) 0870-(传真) (邮箱)目 录第1章 总论1.1 调查背景1 1.2调查依据1 1.3调查年限和调查范围3 1.4调查方法3第2章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32.1自然地理概况32.1.1地理位置3 2.1.2地形地貌3 2.1.3气候特征4 2.1.4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4 2.2社会经济概况5 2.2.1行政区划5 2.2.2人口及其分布趋势5 2.2.3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布5 2.2.4土地利

2、用类型的分布特征6 2.3“十一五”期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展6 2.3.1“十一五”期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情况6 2.3.2存在的主要问题9第3章 农村环境质量现状9 3.1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9 3.2饮用水源情况10 3.2.1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其供水能力10 3.2.2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分布11 3.3大气环境质量状况11 3.4声环境质量状况11 3.5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2第4章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调查12 4.1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及污染现状调查12 4.1.1农药使用情况和污染现状134.1.2化肥使用情况和污染现状144.1.3农膜使用情况及污染现状154.2农村聚居区环境现状调查154

3、.2.1农村生活污水154.2.2农村生活垃圾164.3工业企业在各乡镇的分布情况164.3.1各乡镇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84.3.2各乡镇工业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84.3.3各乡镇工业企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194.4山区、二半山区大于25度坡地耕种而造成水土流失情况204.5能源使用状况214.6农作物秸秆现状214.7农村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及其污染情况22第5章 农村环境质量调查结论22第6章 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23第7章 农村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25 7.1农村饮用安全方面25 7.2农村生活污染方面26 7.3工业污染防治方面27 7.4农业生产污染防治方面27 7.5土壤污

4、染质方面28 7.6生态环境方面29第8章 意见和建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5、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33 -第1章 总论1.1调查背景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农村的和谐发展,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07-2020年)、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近年来,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饮用水源地没

6、有得到有效保护;二是生活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排放和堆放;三是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畜禽养殖大多数无污染治理设施,粪便直排,部分农业生产废弃物乱堆乱放,造成河湖沟渠污染;四是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田、地膜残留等造成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五是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以上各种农村环境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全县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本次调查开展的农村环境污染基础信息,

7、是为昭通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好昭通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对推进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2调查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1.2.2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07-2020年);1.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1.2.4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环保总局等部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0883号;1.2.5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环保行动计划1.2.6昭通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编制昭通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有关事项的通知(昭环通201125号);1

8、.2.7昭通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编制昭通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有关事项的通知(昭环通201130号);1.2.8威信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1.2.9其它有关农业、水利、林业等专业规划以及相关统计资料。1.3调查年限和调查范围调查的基准年限为2010年,调查范围为扎西镇(不包括麒麟、海子、渔洞、龙井四个社区)、旧城镇、麟凤乡、长安乡、三桃乡、庙沟乡、罗布乡、高田乡、双河乡和水田乡10个乡镇。1.4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现场访问和向相关部门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第2章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2.1自然地理概况2.1.1地理位置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东经1044110521

9、,北纬27252805之间,属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东与四川省叙永县接壤,南与镇雄县、贵州省赤水相邻,北与四川省珙县、兴文县相依,西与镇雄、彝良连接。威信县东南角的水田乡地处云贵川三省的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东西相距57公里,南北相距36.6公里,总面积1397.64平方公里。距省会昆明公路里程685公里,距昭通275公里,距四川省成都市521公里,距重庆市527公里,距泸州209公里,宜宾202公里,距贵州的毕节市169公里。交通较为便利。2.1.2地形地貌威信县地处四川省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北缘的过渡地带,有山无坝,山高坡陡,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城所处盆地受东西向构造控制

10、,东西延伸,南北狭窄,四周高山、丘陵环绕呈一椭圆形溶蚀凹地。 地貌南高北低,山脉呈东西走向,贯穿县境中部,受境内三条主要河流侵蚀,形成中低山地,海拔多在1200米以下。威信山脉属乌蒙山北支,自西向东层层展布,以中部分山大咀梁子一线为分水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中部高,南部和北部低的鱼背形地貌,最高海拔1902米,最低海拔为罗布河出境处480米。2.1.3气候特征威信县地处亚热带边缘和季风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四季不明,干雨两季不分;北部湿润,南部干燥;冬半年阴湿寡照,夏半年温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年降雨量在8631331毫米之间,年蒸发量383毫米,相对湿度86;

11、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在21.623.9,极端高温36,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0.45.2,极端最低温度为-9.8,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日照时数1033.1小时,年平均风速1.1米秒,基本属静风环境,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2.1.4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威信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中部山脊为分水岭及源头分别向南、北汇合出境注入长江。辖区内主要河流有南广河、赤水河、白水河,境内全长155.7公里,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11.4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3.6亿立方米。威信县境内共分三大河流水域:赤水河水域、南广河水域、白水江水域,三个水域均属长江流域。赤水河水域:主要有扎西河

12、、罗坭河、倒流水,扎西河发源于扎西镇石龙办事处马牛光沟,流经石龙、扎西、庙坝、大河、石坎、河口、龙洞、香树等地,在水田乡香树村河底出境,流入赤水河,境内全长44.3公里,流域面积482.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5.43立方米秒。罗坭河、倒流水是扎西河在县城境内的支流。南广河水域:主要有罗布河、斑竹河,流域面积649.9平方公里。罗布河发源于高田乡钨城村杨龙湾梁子西边的作坊,往西北经钨城、高田、罗布、顺河至旧城龙马办事处与旧城河相汇后,在龙马村顺山出境,流入四川兴文县的南广河,境内全长50.7公里,流域面积46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3.55立方米秒。斑竹河发源于三桃乡新芬村熊叫,在斑竹村斑竹湾出境,流入四川珙县与南广河相汇,境内全长20.5公里,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平均流量4.59立方米秒。白水江水域:主要有麟凤河、庙沟河,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发源于大雪山南蘼的麟凤乡龙塘村猪背河坝,在长安乡瓦石村与庙沟河相汇后,流入白水江,境内全长39.9公里,平均流量5.57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2.2 社会经济概况2.2.1行政区划 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