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6271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呢?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导、综合数量关系,由已知求出未知的过程。因此,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拆分应用题学生获取知识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归律。如果学生能把较复杂的应用题经过加工,其简单化,那么,题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拆分应用题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构成,按题目的叙述顺序,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折散,并把和问题横排或纵排在一起,使原来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变得直观、简单。但进行排列时,既要尽力做到去粗取精,又要保证能表达每一分句的意思。例如:“六年级

2、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6人,语文小组人数是数学小组的3/4,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2/3。体育小组有多少人?”这道题可以拆分为下面的形式:已知:数36人语是数的3/4体是语的2/3求:体?或者拆分为:已知:数36人语是数的3/4体是语的2/3求:体?为了使小生能在排列时做得更简洁,可以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下教师所念的应用题。但教师念应用题时,要下意识地将时间缩短,尽量不要让学生能一字不漏地抄下原题,要让学生感到时间紧迫,这样学生才会想出精减的方法,从而将题目简洁地记下来。长此以往,还能提高学生提炼数学语言的能力和水平,加快书写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二、审题审题就是对题中的每一个已知条件和问

3、题进行仔细地分析和题解,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所蕴含的运算意义。对于能换说法的条件,审题时还要多多地进行换说法,力求把每一说法的蕴含的运算意义都弄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这样不仅能把题目审透彻,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打开丰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灵活解题。例如:“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题目中的“是一件上衣的2/3”是一个缺省条件,是题目的突破口,应先补充完整:“(裤子)是一件上衣有2/3”,这样有助于学生容易换成以下说法:(1)上衣是裤子的3/2;(2)裤子比上衣等于2比3;(3)上衣比裤子等于3比2;(4)上衣比裤子多1/2;(5)裤子

4、比上衣少1/3;(6)上衣占3份,裤子占2份,共5份。对于学生审不清的地方,教师应当作适当的点拨、引导,例如,像“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增加几分之几、减少几分之几”等的已知条件或问题,学生往往会在后面的“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增加几分之几、减少几分之几”上出现理解错误或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务必使学生明白这些关键字词的含意是指“多的部分”、“少的部分”、“增加的部分”、“减少的部分”是“多、少、增加、减少”等字前或“比”字后的量的几分之几。三、找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指题目中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之间,以及它们各自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地说,数量关系就是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找数量关系就是

5、用“相等”关系来表述题目。有的题目,数量关系简单,很容易找出;有的题目数量关系复杂,需要对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研究才能找出。只有找出正确无误的数量关系,才能称得上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正确解题。下面介绍几种找数量关系的方法。1、顺向思考,抓住相等关系的字眼,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蕴含的运算意义,按“多”加少“减”原则,从已知条件和问题上逐一找。例如:“五年级种树96棵,四年级比五年级的3/4多8棵,三年级是四年级的4/5。三年级种了多少棵?”将本题拆分找数量关系如下:已知:五96棵四比 五的 3/4多8棵? ? ? ? ? ?四五3/48(或:四五3/48;四8五3/4)三 是四的 4/

6、5 ? ? ? ? ?三四4/5求:三?2、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综合找有的应用题,单从某个已知条件或问题上并不能找到数量关系,需要将已知条件和问题综合起来才能表达运算意义,才存在数量关系。例如:“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35页,还剩65页。这本书有多少页?”找数量关系如下:已知:第一天20页(找不出)第二天35页(找不出)综合得:第一天第二天剩下书的页数剩65页(找不出)求:书有?页(找不出)3、从难句上找有的应用题中含有“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增加几分之几、减少几分之几”等类型的语句,学生往往理解不透,而这些地方恰恰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只要学生从这些语句上找出数量关

7、系,就能够迎刃而解。例如:在“桃树比梨树多1/5”这一条件里,按上面的第一种方法,学生往往把数量关系找成“桃梨1/5”,这其实是理解不了“桃树比梨树多1/5”这一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多1/5”是指“多的部分是梨的1/5”,由此便可得到“多的部分梨1/5”,从而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桃梨梨1/5”。4、借助线段图找有的应用题,利用线段图来找数量关系,很容易找出。利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对于单位“1”的确定,一般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比“谁”,“谁”就为单位“1”。这样确定单位“1”以后,先画单位“1”的量(标量),再画其他的量(比较量)。5、从应用题的类型上去找有的应用题,从类型

8、上看,数量关系比较稳定。以下谈谈常见的几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找法。(1)几何应用题几何应用题指的是有关平面图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就是相应的公式。因此,可以先让学生写出相关公式,然后标出公式中的已知数量,弄清未知量该怎么求,进而求出答案。例如:“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宽5.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可以让学生先写出各自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根据周长相等便可以求出各自的面积。对于几何应用题,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灵活变通地运用公式,而且要教育学生学生要考虑实际,否则,有的应用题,学生做错了

9、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例如:“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对于这种题,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公式,而不考虑实际,就会把它算成“2个底面积+侧面积”,从而导致了错误。(2)行程、生产、盈亏、工程应用题这四类应用题,其数量关系就是相应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即“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单价数量=总价”、“工效时间=工总”,可以让学生先写出相应的常见数量关系,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的对应数量,求出未知量。但要注意,有的题需要对同一数量关系应用两次,各次的数量一定要对应,千万不可交叉相混。例如:“学生夏令营组织行军训练,原计划每小时走3.75千米,4小时到达;实

10、际每小时走5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这道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但有的学生不注意“3.75千米和4小时,5千米和几小时”的这种对应关系,而把它们交叉相混,做成“3.7545”,从而出现了错误。(3)比和比例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包括比例尺应用题、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和正反比例应用题。其中,比例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是求比例尺的方法,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应从份数上去考虑,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或乘、除法的意义去分别求出要求的问题,也可以将“比”转换成其他说法,再按上面的第1种方法去找数量关系;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要紧紧抓住“比值一定”和“积

11、一定”,确定题目中的不变量,利用求不变量找出数量关系。此外,应用题还有求某种率等类型。各类应用题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独特的解题方法,也有其特殊的数量关系。只要勤于思考,善于研究,总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找数量关系的方法。四、列式解答列式解答是指在分析找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按解方程的方法及步骤,对数量关系进行整理,然后或分步、或列综合算式、或列方程,算出结果。五、检验作答检验作答主要是看解题过程、解题思路及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若正确无误,就写出答案。这一环节是学生对整个解答过程的自我肯定,也是学生提高判断能力的途径,还是学生建立自信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却往往被很多同学遗

12、忘。因此,教师要加强教育力度,使学生检验作答提高认识。当然,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方法并不是否唯一的,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一定要有利于使学困生得到进步,倘若学困生都懂了,还怕其他同学不懂吗?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

13、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