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6211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福利制度利弊:首先,毫无疑问它保护了弱者的利益,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消费;体现的人道主义或者说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这是真正的人道吗?);给予了多数人特别是弱者的一方很大的生活幸福感;但是就另一方面而言,在没有建立公共储蓄体系和因退休而带来的税收减少的基础上,国家在福利制度方面是有出无入,大大增加了财政赤字;就个人而言或整个社会而言,它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生产的积极性,使得社会财富缩小,社会财富的缩小则意味着每个人手中所分得的蛋糕将缩小,那么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将下降;人们一直认为高福利制度是一种高尚的事情(毕竟人们从自己的利益中划出一部分养活弱者特别是无劳动能力的人或

2、者是提高弱者的生活水平)是体现了人道主义。但我对此深感怀疑,这种做法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吗?最高贵的人道主义是赠予之人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施舍与人而是给一个暂时困难的人伸出了援手,而被赠予之人则并不觉得他是在接受施舍只是暂时性的帮助而已,而这个过程中就包含了自尊和平等。所谓的人道主义并非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自我觉得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提供暂时性的帮助,以一种平等对待的心态而已,古有嗟来之食的典故而今最具有对比性的是罗斯福总统在解决经济危机所采取的兴办公共工程给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2. 如何应对“高”福利制度?首先,我并不是说福利制度不好,或者是要废除它。对于“高”所带来的弊

3、端,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上帝也并非只给了我们窗和门的选择,世界上是有第三条路可以走的,所以针对于此问题,我想提出我的小小看法:高福利制度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的减少和财政赤字的扩大(当然财政赤字的扩大并非只是出于高福利的支出)。那么解决的入手点当然是从增加税收和减少福利支出入手了。延长工时,每天工时延长一个小时,如果是一天是分俩班的话即是说每班多工作半小时,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晚上延长半个小时下班,我想工作人员虽然刚开始会稍有不满但觉不会说想上街抗议或者产生暴动的,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例行已久的规则的改变往往是需要时间适应的,一定适应了当然就习惯了也就不存在很

4、大的风险性了。延长工时比延长退休年龄让人来得更容易接受,风险性和社会阻力也相对少了很多;延长工时不也达到增加个人收入和增加社会财富,增加税收收入的目的吗。(而延长退休年龄其实可以说是犯了心理的错误,人们劳碌了一辈子到晚年当然是想好好放松休息了,而且到了老年,人的精力和体能,思维能力也比不上年轻时期,会更容易感到疲惫了,试问这样的工作效率能高吗?企业者又有多少单位愿意招聘老人家呢?)福利金,救济金发放区别对待,一般来说现在福利金,救济金发放并没有严格区别对待也没有设定年限,它很好的体现了一视同仁,但这样真的平等对待吗?对于人不顾其实际情况的“平等对待”才是人类中最恐怖的不平等。比如一个退休后的还

5、有一定收入和一定行动能力的老人和一个完全没有收入来源的,没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来说,福利金或救济金的发放应该要有所侧重吧,前者少后者多,前者发放时间晚后者发放时间早,这才是真正的公平。而要实行的话就涉及到如何分工的问题,比如美国,中央政府把这个指令传达下去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派人进行调查其所管辖范围情况,具体采取措施。这样不就减少了财政支出了。削减福利,“高”福利是个问题,对于问题当然要采取办法解决而不是视而不见了,否则问题将永远是问题而且可能越来越大。我所说的削减福利并不是当今的那样举措了。我想大家应该听说过温水煮青蛙吧:当你把一只活青蛙放在沸水锅里,它会马上努力跳出来求生;而当你把它放在冷水里

6、慢慢加火升温,它会慢慢的被煮熟了。同样的道理,你一下子说要全国削减福利多少多少和要削减公务员工资百分之多少。人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愤怒,抗议,罢工,游街,暴动,比如说希腊和西班牙。那如果分时段的削减福利,区别的削减福利呢,比如说美国,它宣布说在十年内对于有一定行为能力的人或一定收入的人每年所提供的福利减少100美元(十年内,每一年的福利减少100美元不是说第一年减100美元第二年减200美元)而完全无行为能力的或无固定收入的人则不削减福利,你们会愤怒得游街暴动吗?再比如说,对于城市市民的每月福利减少10美元(不是每月递增的减少),而这10美元用来支持发展贫穷地区的基础设施,会有人要持枪杀人吗?中

7、国古代的商鞅改革和王安石改革,俩场改革的领袖人物都是意志坚定,但为什么一成一拜呢,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时间,商鞅改革不追求速成,他给百姓适应的时间,每次改革的幅度,深度都有所控制,一步一步完成,相比之下,王安石则比较急躁,曾经一天内命令多次修改,急于求成,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正是如此。试问一个人一下子偷了你一百万美金(你一共有一百五十万美金),这时你一定会很生气狠不得打那个人。但是如果他是一天1美金的偷你会不会想打人呢,最多也就生气吧。这就是差别。同时也达到了减少财政支出的目的。“索要回报”“天下间没有白吃的午餐”有给予定也要有回报,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亦然。当然你可能会说:这样还是社会福利,社

8、会救济吗?这不是变相的索求吗?错,错,错,我所说的回报并非此意而是说相应的希望被支助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困难的人,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情,这样不仅回报的社会报存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提高了人生价值,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不是吗?我举个小例子:一个有俩个幼儿要抚养的失业父亲,政府可以给他救济(发放救济金到他有工作或者随着他抚养能力的增加而相应的减少救济金额)同时也可以让他当社会保安或者去政府哪些工程里做一些简单的活,这样他就是在用劳动养活自己同时政府也可以减少一笔雇佣工人的钱(当然政府给他工作的机会不同于企业单位,政府要留时间给失业父亲去找工作,政府也可以帮他留意一下招聘信息);而对于年老无收入

9、,身体虚弱之人的救济,政府可以鼓励他们多去养老院走走陪同龄人聊天,散步,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公益活动,如宣传善待动物,环保等力所能及之事,这样社会的价值量其实也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而同样的前面提到的幼儿也可以去发传单和养老院的老人聊天,也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公德,这在将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就这样而言不是也增加了社会财富和尊重他人吗。 社会的天平到底该如何倾斜呢,特别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时候?古语有云: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像上面的图甲时的角(过度倾斜角,简称过度角)即社会的天平过度倾向弱者较大的损害强者的利益,这时候由于人们生产积极性降低,社会价值下降,社会蛋糕由A到B到C,这样是违背了物竞天择,

10、适者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利于社会进步。当然也并非说一味的追求实力之上,自然分配及人力不加以干预的弱肉强食社会,那样怎么叫文明社会呢直接叫原始社会竞争得了。我所提倡的是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各让一步,及社会的天平适当的倾斜,照顾弱者,就像图乙的角(合理倾斜角,简称限度角),稍微减损强者的利益而弱者当然也不能太过分的要求加大倾斜度了,同时弱者接受了强者的利益倾斜也应相应的有所回报社会,比如说图中的父子,父亲可以工作增加社会财富,儿子可以适当的做些简单轻松的事情比如到养老院陪伴老人,宣传环保节约理念和让自己健康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就增加了社会价值量。同时强者也并不是一味的在牺牲,他们做出

11、部分利益的让步换得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有利于增加自身利益的,毕竟人是社会中的人,部分利益的让步也可以说是支付一个稳定社会环境的费用。这样社会的蛋糕就是由C到B再到A了,社会蛋糕做大了个人所分得的蛋糕自然也就大了,实现大家共赢。总结出来,其实无非区分对待,把握度的原则,然后实现共赢罢了。社会福利的特点:1公平性(绝大部分资金是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 在法律范围内每个人不管穷人或富人都有权享受的)2服务性(提高生活质量 比如说建设福利设施和提供福利服务)3资金聚集的渠道的多样性(国家政府,社会帮助,单位)福利性质:财税性 职业性 福利性西方面对福利弊端的解决方法:1 广泛性到选择性即社会广大社会保障

12、到只帮助真正的穷人(有人评论是历史的倒退,福利是一种权利不可剥夺,它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 工薪者基金:企业利润可以部分用来替职工的工资交税(会导致投资资金下降,资本外流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3提高纳费上限,加速调整速度和提高社会保障费率,提高财政收入 4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包括退休金所得税,残疾补偿金和提前退休金超过一定限额的部分征税,其他方面的所得税)5结构性调整(包括社会保障与物价,工资挂钩且参考指数改为指数较低的一方;推迟,限制和冻结福利基金的期限;剔除导致社会保障金快速上升的因素如进口税)6改革医疗保险费(包括病人承担部分的医疗费用;病假补助的时间下降或者需要交税)7扩大就业(鼓励

13、老人提前退休,让位与年轻人;经济优惠政策上鼓励公司多招人减少工时并且相应补贴和优惠;对于青年人进行技术培训降低失业率;降低退休年龄制造更多就业机会)参考文献:苏振英的社会保障概论私力救济;为何屡禁不止?1市场的需求 2 法律对于收债人而非债权人的处罚 3道德的原因;法律2有利于债权人的赖账 4公力救济的门槛过高为什么禁止?1挑战政府权威 2怕出问题导致社会混乱 参考文献论私力救济徐昕 洛蓝天下著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