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57936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一、发展背景1(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1(二)“十一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6二、总体要求8(一)指导思想8(二)规划目标8(三)战略重点11(四)布局导向13三、主要任务13(一)坚持产业强县,加快产业优化升级13(二)强化中等旅游城市建设,推进城乡协调发展24(三)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28(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构建软实力体系31(五)保护资源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36(六)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39(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开放水平45四、两大百亿工程51五、规划实施保障57附件:“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59名词解释1深入

2、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

3、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4、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59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天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是根据中共天台县委关于制定天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十一五”规划对我县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规划的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至2010年,规划范围为天台县域。一、发展背景(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十五

5、”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要素资源约束趋紧的大背景下,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四大战略,积极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十五”计划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1.9亿元,年均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14587元,年均增长15%,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均翻了一番多,是天台历史上发展最快时期。财政总收入7.7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5亿元,年均增长23.4

6、%,分别完成“十五”计划的110%、113.6%。工业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扶优扶强成效显著,上亿元企业增加到17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茶叶、水果、药材、生猪、淡水养殖等七大主导产业凸现,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05年游客量达263.9万人次,总收入9.8亿元;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地方的主要税源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之一;物流、金融保险、职业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645.844.6。二是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天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和天台县县域城镇体系规

7、划编制完成并顺利实施。至2005年,天台县城主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32%。坚持“西展、南延、东拓”原则,按照“新城要新、古城要古”的建设思路,城市建设从“琵琶城时代”迈向“始丰溪时代”。西区始丰新城启动建设,商业街和“三纵四横”主干路网工程、新客运中心、新行政中心已建成;南区建成交通运输机械工业园区一、二期工程、高山移民安置区一、二期工程和职教城一期工程;东区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赤城路、飞鹤路、中山西路改造全面完成,劳动路、人民路改造顺利实施。美化、亮化、绿化、有序化成效凸现,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成功地创建了省级卫生城市和

8、省级文明城市。三是城乡统筹扎实推进,一体化建设取得成效。农村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环境生态化同步推进,效益农业同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乡镇工业特别是块状经济发展迅猛,产业、人口、要素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达60%,农民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占到70%。康庄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累计总投资5.3亿元,共完成路基677公里,路面硬化682公里,路基通达率达80.1%,路面硬化率达70.3%。高山移民工程稳步推进,五年累计下山移民5788户、20500人。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五年累计完成土地整理11.

9、19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1.82万亩。和谐生态村建设正式启动,城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四是重点建设稳步推进,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十五”期间,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17.6亿元,为天台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时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黄龙水库、104国道城关至临海留贤复线、104国道城关至科山拓宽改造、62省道街头至平桥拓宽改造、60省道坦头过境段、104国道白岭至62省道前山连接线、大兴坑至华顶沙改油工程、新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城市防洪工程等一批事关天台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并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五是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呈现新格局。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10、,民营企业机制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效能网建设卓有成效。市场运营机制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2005年,全社会出口交货值33.7亿元,年均增长25.1%,其中外贸自营出口总额1.7亿美元,年均增长84.8%,外贸依存度提高到50.1%,五年实际利用外资8356万美元。六是人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8元,年均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4890元,年均增长8.1%。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95平方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恩格尔系数下降到

11、36.9%。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3.5%以内,就业市场率达到90%。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7864人,职工参保率达到70%。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失土农民社保工作启动,农村医疗保险、“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全面实施。七是精神文明成果丰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年度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3%,全县每万人口中各类技术人员达到130人。至2005年,全县有省级研发中心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五年累计获省级新产品235项,被评为省级科技

12、先进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校网调整顺利实施。天台中学老校区扩建、平桥中学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天台中学迁建、天台小学迁建工程开工建设。新课程改革顺利展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万人比第十年居全市首位,职普比例达到11。2005年通过省级教育强县验收。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国清寺列入全国文保单位,桥南体育中心改造工程全面完工,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日益丰富。天台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完工,社区、乡村医疗点等卫生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武装、国防教育、双拥和征兵工作再创佳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性精神

13、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新闻传媒、计划生育、慈善、助残、档案、殡葬等各项事业都有长足发展。“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计算单位“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实际完成情况备注绝对值年均增长(%)绝对值年均增长(%)全县生产总值亿元6013.461.914.8三次产业结构13.8:46.7:39.59.6:45.8:44.6人均生产总值元1045312.51458715财政总收入亿元7.019.77.722.0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320.33.75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十五”累计100累计117.6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十五”累计30累计3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7.08.024.514

14、.3全社会出口交货值亿元20.018.733.725.2自营出口亿美元0.544.71.784.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650748908.1人口自然增长率6.53/6.3/(二)“十一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发展机遇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我们仍将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环境,我县需要重点把握四大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布局调整,为我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自身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机遇。我国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论,根

15、本宗旨是为了维持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为我县的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三是区域生产力布局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启动“长三角”区域规划工作,省委提出八八战略和打造平安浙江,将欠发达地区培育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的制定,为我县参与区域产业协作分工、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四是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战略机遇期。“十五”以来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运行质量,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增强了我县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工业集聚区建设为我县经济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县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加上全县上下拥有良好的发展氛围。这些均为我县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发展基础和空间。2、制约因素“十五”期间,我县在不断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还是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后的发展仍将面临较多的矛盾和制约,突出表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