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33883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结构与设备简答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船体结构骨架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横骨架式船体结构 :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好。结构简单容易建造。舱容利用率高。空船重量大。 纵骨架式船体结构 :总纵强度大 ,结构复杂舱容利用率低 空船重量小 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 :既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又有较好的横向强度。结构较为简单,建造也较容易。舱容利用率较高。舷侧与甲板、船底的交接处,结构连接性不太好 2、试述外板的名称厚度分布和编号方法 名称:平板龙骨、船底列板、舭列板、舷侧列板、舷顶列板、并板 厚度分布:沿船长方向:在船中 0.4L 范围内厚度最大,向首尾两端逐渐减薄。横剖面方向:平板龙骨要求厚度比相邻船底列板的大 2mm,宽度沿船长方向

2、保持不变。 编号方法:列板号码 位于基线的平板龙骨称为 K 行板,与其相邻的船底列板为 A 行板,再次的为 B 行板 以此类推 但 IO 不用于列板编号。钢板序号从船首排起也可以从船尾排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边用“P”表示,右边用“”表示。 3、试述双底结构的作用及其构件 作用:增加船体的总纵强度和船底的局部强度;可作为燃油舱、滑油舱和淡水舱;还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对液货船还提高了船体抗泄露能力;作为压载水舱、能调节船舶的吃水和纵倾横倾,改善船舶的航行性能。 构件:纵向构件中桁材旁桁材箱形中桁材纵骨 横向构件水密肋板实肋板组合肋板轻型肋板舭肘板 内底板与内底边板 4、试述舷侧结构中的肋骨的种

3、类 布置,编号方法 按位置:主肋骨、甲板间肋骨、中间肋骨、尖舱肋骨 按受力:普通肋骨、强肋骨 布置:主肋骨位于防撞舱壁与尾尖舱之间,在最下层甲板以下船舱内的肋骨;甲板间肋骨位于两层甲板间的肋骨,又称间舱肋骨;中间肋骨是在冰区航行的船舶上位于水线附近两肋骨中间设置的短肋骨;尖舱肋骨,位于首尾尖舱里,斜的、呈放射状的肋骨;普通肋骨,仅横骨架式中设有;强肋骨在横骨架式舷侧结构中,每隔几个肋位设置一个强肋骨 编号:习惯上以舵杆中心线处的肋骨为 0 号,向首依次 1、2、3,向尾1、2、35、舱壁按结构分为哪几种?有平面舱壁相比,槽形舱壁有哪些优缺点? 水平舱壁:由舱壁板和其上的垂直(扶强材)与水平(水

4、平桁)骨架组成,舱壁板长边沿水平方向布置,厚度有上向下逐渐减薄 槽形舱壁 :将舱壁板压成三角形、矩形、梯形、弧形来代替扶强材 槽形舱壁优缺点: 在同等强度下,结构重量轻。 建造工艺简单。 占据舱容较大,不利于装载件装货物。 抵抗水平方向压力的能力较弱。 7、试述锚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有杆锚:结构简单,抓重比比较大,抓底稳定性比较好,但操作不方便,露出泥土朝上的锚爪易缠住锚链。 无杆锚:抛起方便,抓重比相对较小,抓底稳定性差,当船舶偏荡时,使锚的抓力下降。大抓力锚:锚爪宽而长,啮土深,稳定性好,分为有杆和无杆两种。 8、一根完整锚链由那些链节组成?各链节是如何连接的? 锚端链节:与锚相连的一段

5、链节,包括末端卸扣、末端链节、加大链环、转环、加大链环、普通链环 末端链节:与弃链器相连的一段链节,包括末端链环、加大链环 中间链节:节与节间由连接链环连接,普通链环、连接链环、普通链环 节与节间由卸扣连接,普通链环、加大链环、无档链环、卸扣、无档链环、加大链环、普通链环 9、简述电动锚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必须有独立的原动机或电动机驱动,并能倒转 应有能力以平均速度不小于 9m/min,将 1 只锚从水下 82.5 米深处拉起至深度 27.5 米 应有连续工作 30min 的能力 能在过载拉力作用下连续工作 2min 链轮与驱动轴之间应装有离合器,且离合器应有可靠的锁紧装置链轮应转不过有可靠的

6、制动器,制动器刹紧后,应能承受锚链断裂负荷 45的静拉力。 10、试述制链器的作用、种类及特点 作用:固定锚链,航行时,承受锚的重力和惯性力:锚泊时,承受锚链的张力以保护锚机。螺旋制链器:动作缓慢,但操作方便工作可靠。 链式制链器:一般它与螺旋式制链器配套使用,作为螺旋制链器的辅助设备。 闸刀式制链器:结构简单,操作迅速,但尺寸大时显得笨重。 11、试述弃链器的作用、种类及特点 作用:在紧急情况弃锚时能迅速解脱锚链 横闩式弃链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螺旋弃链器:结构较复杂,但使用安全可靠,即使锚链绷紧时也容易松脱。 12、试述船舶系缆的名称及作用 头缆:又称首缆,主要承受船首方向风流的外力作用

7、,防止船身后退和船首的外移。尾缆:主要承受船尾方向风流的外力作用,防止船身前冲和船尾外移 前倒缆:防止船位前移。 后倒缆:防止船身后退。 前(后) 横缆:主要承受吹开风的作用力,防止船头(尾) 外张。 13 试述舵的种类和特点 按舵杆的轴线位置分类不平衡舵:舵叶面积全部在舵杆轴线的后方,转舵时需要很大的转舵力矩平衡舵:舵叶部分面积早舵杆轴线的前方,舵绕舵轴的回转力矩小,减少了舵机所需的马力半平衡舵:舵叶的上半部分做成不平衡舵,下半部分做成平衡舵 按舵叶的支承情况分类双支承舵多支承舵悬挂舵半悬挂舵 按舵叶的剖面形状分类平板舵:随着舵角的增大舵的效率变坏,失速发生的早,而且阻力也大。流线型舵:舵效

8、高,舵做成空心水密而获得一定的浮力,可减少舵乘上的压力。 14、随动操舵系统与手柄操舵系统各有何特点? 随动操舵系统:转动舵轮,随之转出舵角,二者转动角度相等,操舵比较直观,装有舵角反馈发送器。手控控制系统:没有舵角反馈装置,手柄或掀钮相当于继电器开关。操舵时指示器上到达所需的舵角时,要立即将手柄回复到中间位置或松开掀钮,一般作为随动控制系统失灵的备用控制系统。 15、试述自动舵的种类及特点 比例自动舵:=-k1 结构简单,自动操舵时主要根据偏航角 的大小来给出偏航角,操作比较直观,但不能克服偏航角速度的影响,航向稳定的过程较慢,航迹易成“S”形曲线,精度较差。比例微分自动舵:=-(k1+k2

9、d/dt),可以及早克服船舶惯性,它减少偏摆、稳定航向的过程比较快,提高了灵敏度和精度,也减轻舵机频繁工作的负担。比例微分积分自动舵:= -(k1+k2d /dt+k3 dt),既能加快舵速度,又能自动压舵消除偏航角,时比较完整的新型自动舵。 16、试述自动舵面板上各种调节旋钮的作用及调节方法 灵敏度调节:在良好海况下,灵敏度可以调高些。舵角调节:调节的是自动舵的偏舵角和偏航角的比例,海况恶劣、空载、舵叶浸水面积小,应选用高档;风平浪静、船舶操纵性能好时用低档。反舵角调节:克服船舶回转时的惯性。大船、重载,旋回惯性大时微分要调大:反之,要调小。海况恶劣,微分作用要调小或调至 0。压舵调节:具有

10、抵消单侧偏航的作用。航向改变调节:海上自动改向,如需改变大角度,应分次进行,一般每次只改变 10 。 17、自动操舵和随动操舵,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转换? 自动操舵:在海上长距离定向航行时。随动操舵:船舶进出锚地、港口,航经狭水道、船只密集区,遇能见度不良,避让海上救助等航向改变频繁时。 转换:注意压舵及航向改变旋钮应放在“0”位上,分罗经刻度应与主罗经刻度一致。将灵敏度调高一些。 操首轮使船首正好在要求的行向上,驾驶台上及操舵仪上的舵角指示器均正好在“0”上式,将选择开关从“随动”转置“自动” 。 18、试述航迹舵保持航迹原理 获得连续精确的船位时航迹舵正常工作的关键,GPS 是理想的定

11、位装置。驾驶员应根据海况设定一个允许的位置偏移量 d0 与一个位置偏移量限制值 dmax,若船在d0 带内,就认为船基本航行在计划航线上,若船航行在dmax 以外,就认为此时航迹舵不能保持航迹,需驾驶员处理。 19、试述回旋式甲板起重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操纵主令的功能 回旋塔架支承在基座上,包括上下两层,上层为操纵室,下层装有三部电机(供吊货索起升、吊臂的变幅和塔架的旋转) ,吊臂头部装有两套滑轮组供吊货索和千斤索用。 控制吊货索起升的为单主令,即手柄向前,吊钩降下;手柄向后,吊钩上升。控制吊臂变幅和塔架旋转的为双主令,即手柄向前,幅度增大;手柄向后,幅度减小:手柄向左, 起重左转:手柄向右,起重右转。旋转手柄在“0”档非空挡,即刹车合上,定子断电,电子转子为自由状态。 20、试述组合式起重机的工作方式 双吊时:两台起重机互相联锁,一起绕公用转盘旋转,旋转角度正反 360 无限制,并由主吊的操纵手柄进行主、副吊的合吊操纵。 单吊时:两台起重机分别绕各自的小转盘旋转,但最大旋转角度要受到限制,一般 220 左右,在 140 范围内设置相应的极限开关,当一台吊进入干涉区时,极限开关起作用,使另一台吊不能超出 140 的范围,从而避免两吊发生碰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