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8791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中的村民自治.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第13期PRP学生研究论文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PRP论文THESIS OF PRP研究课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以上海闵行区为例 参与学生: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李佐皇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陈菊 媒体与设计学院 陈立颖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潘凤程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潘明超 指导教师: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郑晓华 二零零八年十月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以上海闵行区为例作者信息学生: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李佐皇 学生: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陈菊 学生:媒体与设计学院 陈立颖 学生: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潘凤程 学生:船舶海洋与建筑

2、工程学院 潘明超 指导教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郑晓华摘要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乡村的变迁过程。上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也在这个地区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农民们的生活方式在生产、就业、居住、公共设施等宏观概念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村民自治这一农村民主政治制度,也自然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要进行村民自治的全面研究,离不开对这些发达地区村民自治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本项目采取方便原则,就地取材,选取闵行区为主要研究区域,本项目旨在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处于城市化过程中村民自治的现状。关键词:发达地区农村,农村城市化,村民自治ABSTRACT

3、Shanghai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 it also witnessed the evolution of the villages in china(it accompanied by the evolution of the villages in china ).The rapidity of the Urbanization in shanghai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of village substantially. The concept of macro on yie

4、ld, work, live, and public facilities has changed greatly in the recent years. And since the urbanization of shanghai is affecting village self-government which is one of the Systems of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the self-government has also changed a lot. In this research, we need t

5、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village self-government ,so we can not get rid of the research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ed regions.In this program, we adopt the principles of convenience, take all the local materials,and focus on the MinHang region for research to have

6、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of village self-government by on-sit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 the statu quo of village.KEY WORDS:v每个术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illage in the developed area, village urbanization, village self-government正文1、研究问题与方法1.1 问题的提出。标题中的句号都去掉,下同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基层民主的实践,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村委会作为农民自我管理

7、的组织形式,从萌芽到试验,到1998年国家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其正式合法地位,也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差异,虽然村民自治已在全国普遍推开,但从地区分布来看,村民自治在全国的发展极不平衡。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乡村的变迁过程。上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也在这个地区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农民们的生活方式在生产、就业、居住、公共设施等宏观概念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村民自治这一农村民主政治制度,也自然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要进行村民自治的全面研究,离不开对这些发达地区村民自治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本项课题所要探讨和研究的主要

8、问题包括: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传统村庄的变迁过程中,村民自治的现状又是如何?1.2 研究的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解决了占人口绝大比重的农民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地发展和进步。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也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如何自治好农村,也成为了中国能否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发展起来的一大创举。村民自治对于农村的发展,乃至中国政治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从村民自治的现有理论建设来看,由于村民自治是在农民实践中发展起来,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关于村民自治的理论研究不够完善。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村民自治虽然已经取得正式合

9、法地位,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国地域差距较大,各个地方的农村自治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实地考察农村的自治状况与变化,无论是从理论建设还是从实践发展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化不断扩大的今天,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着变迁。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乡村的变迁过程。可以说,处于城市化转型进程中的上海农村村庄自治与传统的农村村庄治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考察“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传统村庄的变迁过程中,村民自治的现状又是如何”这些问题不仅对于上海农村的村民自治有意义,对于其他同样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的自治也有借鉴意义。这也是整个村民自治理论研究的方式。

10、1.3 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采用调查研究方式。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采取方便原则,就地取材,选取闵行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抽样,选取了闵行区梅陇镇,马桥镇,颛桥镇的陇西村,金星村,民主村,友好村,中沟村,光辉村,同心村作为样本。我们把调查小组分为三人一组,一组调研一个村。调查对象为每个村的村委干部和随机抽样的部分村民。对于村干部主要采用结构式访谈,由调查员进行访谈和资料记录;对于村民,主要运用调研问卷,当场填写,并由调查员回收,同时辅之于访谈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88份,调研问卷共有27道题,涉及村民基本情况、对村民自治的了解、民主自治意识、参与村民

11、自治的程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收集了6份对于村干部的具体访谈记录以及对村民的一些访谈的资料记录。2、结果与分析2.1 城市化中的农村现状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发现,作为城市化中的上海农村与传统村庄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村的人口构成、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2.1.1 农村人口构成。这些农村的人口中男性占的比重略大。从年龄上看,多为中老年。而且,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文化程度并不高,大多为初中文化。不信教的普通群众居多,党员人数不多但占有一定的比例,来沪人员占有很大的比重。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中的留住人口大多为老年人。如图一结果显示,调查人口中50岁以上的老年

12、人占了50%的比例。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接触的当地年轻人较少。通过访谈发现,农村中的年轻一代基本都进城或在附近的工厂务工,造成了村中留住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同时,由于调查对象的趋于老龄化,使得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村民的文化程度显得相对较低,由图二可以看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了最大的比重。但从我们实际的访谈结果来看,农村中,中青年的文化程度基本在高中及高中以上。此外,被调查者中,党员占20.55%的比例,不信仰宗教的普通群占73.97%。虽然党员人数不是很多,但在农村中也占有了一定的比例,而且在调查中明显可以观察到,党员在村民自治中更有积极性,对于村中的事务也更为关心,对于我们的调查也更加配

13、合。 图三通过对家庭人口的调查可以看到,3-5口人构成的小家庭占了绝大的比重,传统农村中的大家庭已经很少见。这些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普遍做得很好,家庭结构也基本是小家庭型,独生子女占很大的比重。这对农村赡养老人的传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由于这些农村处于发达的上海地区,总体来说,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些村庄中,来沪打工的人员占有很多比重,很多村庄的外来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来沪人员多与该地本地村民有房屋租赁关系,除此之外,本地村民与来沪人员之间的并没有出现规模的传统农村邻里交往关系。占很大比重的来沪人员在当地村庄生活,却并不拥有治理村庄的权力,例如他们没有

1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拥有居住权的人口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权,对这些村庄的治理来说,确实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2.1.2 经济结构。在我们调查的几个村庄中,农村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三项:一是仓库厂房的租赁,很多村庄在土地被征用后,建造仓库厂房、商业街,并以租赁这些仓库厂房商业街为主要经济来源。二是村办集体企业,这些集体企业一般对于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和解决村民的就业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有如陇西村,成立了集体经济性质的公司,解决了本村多数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经济收入相对较高。三是农村的耕作收入,在这些村庄已经很少有以务农为主要职业的人口,村中以前的耕地基本已经被征收,村庄中保留的耕地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农业已经

15、不在是村庄中的基础产业了,只占了很少一部分。村中的中青年人口基本以外出或在本村乡镇企业务工为主要职业。同时,由于居住在这些村庄的外来人口很多,当地村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出租住房为主。 图四2.1.3 生活方式。 图五从图四可以看到,基本经济生活需求和教育占了村民的家庭经济支出的主要比重,为58.32%。看电视、听广播和看报纸刊物,和邻里聊聊村里的事,打牌、打麻将等仍然是村民的主要业余生活。同时由于老年人较多,使得几乎每个村都有主要为老年人开放的棋牌室,而光顾的老年人也较多。村民的业余生活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电视、互联网等的进入村庄,部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得较为完善,如社区活动中心,小花园等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业余休闲方式。也有很多村委会开始重视村庄的文化建设,举办一些唱歌、跳舞、观看演出等娱乐活动,丰富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在村庄治理过程中,毫无疑问,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新的挑战。2.2 村民自治现状在传统村庄的变迁过程中,村民自治应对城市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经过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