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80095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孤独与疼痛来源: 新华时政2011年10月12日 08:21:46 核心提示:如果说最初农村的人们对离家“淘金”尚处于观望的状态,那么到了80年代中期,这种观望迅即演变成了一股潮流,裹挟着以千万计的农民向城市涌去,而这股奔流的人潮背后,农村也以孤独的剪影停驻在了时代的角落,中国乡土社会中最为核心的家庭生活、伦理持续、秩序保留,都在渐渐被日益疏落的人口现状所吞噬。如何遏制农村空心化的势头,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人性化问题,毕竟,曾经其乐融融的中国农村不能就此沦为永恒孤独的宿命。 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67岁的薛丕忠(左)、老伴杨桂兰和孙子在自己家里(

2、8月23日摄)。薛丕忠家里有十几口人离开农村,外出打工或上学。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人口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进入城市,更多的人通过打工的形式离开农村,以摆脱贫苦,提高家庭收入。我国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存方式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但由于受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打工农民要携家带口在城市立足并非易事。所以,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群体,他们被戏称为“部队”,“ 38”即妇女,“61”指儿童,“99”代指老人。中国

3、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 “空心村”中看得见的孤独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与农村一直在进行着“零和博弈”,城市获取了农民工的劳动力所带来的财富累积与服务贡献,而这些累积与贡献的代价却是农民工的家庭分离、尊严缺失,农村仍然停留在财富贫乏、精神孤独的状况上,我们怎么敢说城市农村利益相加时社会得到了强劲的发展? 有房无人 农村遭遇“空心化” 农村劳动力比城里都紧缺,导致农村工资比城里高出许多。临洮县崖湾蔬菜批发市场的老板孙白齐告诉记者,“去年国庆后蔬菜上市的高峰期,由于在家门口难

4、招工,工人的工资大幅上涨,技工(打包工)的日工资由以前的50元涨到现在的100元,小工由原来的30元涨到80元,去年仅雇佣工人工资一项,就增加支出100万元。” 眼下谁在种地老年人和小孩成为农村留守人口的主体,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成为种地主力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田里耕作的大多是老年人。村里,新盖的瓦房不少,但除了能看到一些小孩以外,就是老年人带着狗在屋檐下看门。在一个村里终于看到一位青年女子,一问还是在外打工回来生孩子的。这里的人们戏称,留在村庄的都是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城留村村长王金良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

5、种地,村里但凡年轻一点的、有点本事的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现在种地就靠老的,年轻的肯定不会种!他们一直在外面打工,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种地。”今年60岁的王同所说。“你们还能种多久?”“再过5年,我也不种了,种不动了。”王同所说。今年71岁的云锦锐更为“乐观”,他笑着说,“我还能种10年!”然而,再爽朗的笑声也掩饰不住“老龄农业”的隐忧。在安徽省凤台县李冲回族乡魏郢村田头,65岁的杨四田指着自家种田的家伙什儿,笑着说:“我们家两个孩子全部出去打工,家里我和老伴是主要劳动力,将来只要我们干得动,就得一直扛着这把锄头。不知道我们走了之后,这活儿还有谁来干?”在整个凤台县,老年人和小孩占到了留

6、守总人口的80%。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成为种地主力军。专家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黄金机遇期。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高。因此,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业人员素养的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和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以浙江省为例,该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中,50岁以上的占到53%,30岁以下的仅有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1%,大专以上的仅有1100人,占0.1%。如今坚守在春耕一线的,尚有这些文化不高、年龄偏大的中老年农民,一旦现在这批农民不再种地

7、,那么在将来的春耕时节,谁来种地、谁会种地?为何留不住年轻人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特征,一方面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影响种粮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免除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来之不易的“七连增”,并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具体到每一个农户,其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速也大幅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2833元,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0%,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受益粮食、蔬菜、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8、,农村居民农业纯收入大幅增长。然而,这一切并未能从根本上留住年轻农民外出的脚步,无法让他们种粮的心“踏实”下来。究其根本,种粮比较效益偏低依然是症结所在。专家提出,为什么一些地方会出现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特征,一方面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影响种粮农民收入增加。与种粮收益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务工收入已成为当前农民的主要现金来源。据悉,2010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8.3%。外面世界的精彩、收入的增加等原因,带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

9、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精壮劳动力大量转移,田里由中老年农民当家,对种植业产生了明显影响:“省事田”、“懒人田”随处可见。过去种田是绿肥铺底,农家肥当家,如今绿肥不见,化肥当家,田地越来越瘦。土左旗农业局农业股股长樊臻说:“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对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不熟悉,远没有年轻人上手那么快,机械化播种、收获推进难度大。”记者了解到,现在当地种田的农民80%的年龄在5070岁之间,这些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种田还靠以前的老经验,一旦遇到技术性问题就难以应对,于是便出现了用错种子和农药的情况,尤其是遇到自然灾害时

10、,更是束手无策。其实60岁左右的年纪,在城里已经可以退休回家安享生活,但是在农村,一方面由于无人接手农活,一方面由于相应的社会保障尚不健全,老年农民仍然充当了种田的主力。凤台县桂集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员杨秀林在闲聊中,向记者说出心里一直纠结的一件事情,儿子考大学的时候,他鼓励儿子报考农业大学,以后上阵父子兵,可以一起研究农业技术。可是儿子说,搞农业太累,农技人员待遇太低,放弃农业选择了电气自动化。老杨说,桂集镇48436亩土地,现在农技员就3个人,而且都是40多岁了,以后如果没有学农的大学生来接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将面临断档。“未来,我们这些农技人员的工作谁来干?”务农怎样成为一种职业发展农

11、村职业教育,拓展农村人才成长渠道,健全社会化服务谈及将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土左旗农牧业局党委书记李宝志认为,“虽然目前种粮的效益比前几年大有提高,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进一步增收的空间仍然不大。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加剧的趋势短时间内很难逆转。农业的出路恐怕还是要靠适度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来实现。”凤台县农委主任朱玉峰则认为:将来的农业,必定是向着产业化、专业化、企业化和科技化方向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涉及很多方面,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促进农业劳动者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专家提出,应顺应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研究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新方式

12、,要让人才和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实现双向流动,这样才会使农村充满活力。研究建立一种机制,真正使务农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拓展农村人才成长渠道,使各方人才无忧无虑地流向农村、留在农村。日前,浙江省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希望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培育现代农民的步伐。到2015年,全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5000人。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无疑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鉴于目前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由中老年农民“当家”的现实,专家提出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一方面,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

13、手集中,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稳住一部分有素质有能力的青年。另一方面,研究科技支撑和推广转化的新方式。把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简单易学的适用技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技、农机等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民种粮的科技水平,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记者 朱隽 贺勇 朱磊)中国乡村教育遭遇“空心” 孩子多到城里读书来源: 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10日 08:05:09 2010年12月10日,安徽省六安市,这个小丫头俨然一副大人模样。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小小的年纪却要过早地体会着生活的辛酸和压力。(资料图)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清华大学

14、热能系的吴碧芬和同学来到福建省连成县培田村进行了社会调查并且支教;中华女子学院的滕蔓同学也到河南邓县进行了教育调查和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梁鸿老师,则分别于2008年、2009年深入河南乡村调查采访,完成了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乡村教育到底怎么了?他们也是为了一个答案,寻找乡村教育的希望。村庄没有生气 孩子的内心是荒凉的重庆市铜梁县白羊镇凤凰村3社的赵老汉已经60多岁,每个月160元的低保是他的全部收入,生活相当拮据的赵老汉却拥有一部手机,这部手机让他跟11岁的孙子赵善中可以每天“说说话”。赵善中

15、4岁时爸爸就去世了,随后妈妈也离开他去了贵州,之后再没有回来。家里就剩下爷孙俩人。赵老汉家的情况是当下农村的真实写照。赵善中所在的重庆市铜梁县白羊镇浙商爱心小学共有住宿学生239人,其中55.6%为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双留”学生,还有35%左右的孩子父母一方不在身边。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培田村的居民大部分年龄在45岁以上和13岁以下。”吴碧芬在福建培田村调查时,获得了这样的数据。据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学霍新华校长了解的情况,大概每一个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都能达到1/22/3。“空心村”现象在农村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个人最天然的需求就是亲子需求。”梁鸿老师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融在点滴生活中的,比如日常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等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很多小事由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的。“现在父母和孩子的分离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和信仰甚至是孩子的人格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还有一些更为深远的影响。随着年轻人村庄中最成熟、最有活力的一群人的离开,一个村庄失去了最根本的东西。因为年轻人的离开,耕种土地的劳动力随之减少,工厂到乡村承包了土地,冰冷的机器代替了热闹的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