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0337829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胶体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 LED 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下列城市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差的是A. 乌鲁木齐B. 拉萨C. 广州D. 重庆2.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能量来自于太阳表面的核裂变反应B. 太阳表面温度高,所以太阳辐射是长波辐射C

2、.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夏季气温比深圳要高D. 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低值中心【答案】1. D 2.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1题详解】太阳能路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进行供电,我国乌鲁木齐、拉萨晴天多,雨天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推广太阳能路灯的自然条件好,A、B、C错;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多,雾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缺乏,推广太阳能路灯的自然条件差,D对。故正确答案选D。【2题详解】太阳辐射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根据,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B错;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由于海拔较高,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区,气温比深圳低,C错;四

3、川盆地,阴雨天多,雾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低值中心,D对。故正确答案选D。【点睛】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示意图:3.形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A. 地球的自转B.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成分C. 地球的公转D.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有太阳光照射【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一半,面向太阳的一半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为夜半球,选项D正确;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原因,选项AC错;适宜的大气厚度和成分与昼夜交替和昼夜现象的形成无关,故B错误,所以该题选D。4.下列有关地球运动

4、说法不正确的是A. 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B. 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 24 小时C. 公转的速度为近日点快,远日点慢D.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故B符合题意;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故C不符合题意;从北极上课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该题选B。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古典音乐界一年一度重要的文化盛世。

5、 2018 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2018 年 1 月 1 日格林尼治时间 10:15-12:40 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如期举行。 CCTV 音乐频道同步直播。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 音乐会结束时,北京时间为A. 2018 年 1 月 1 日 20:40B. 2018 年 1 月 1 日 18:15C. 2018 年 1 月 1 日 4:40D. 2018 年 1 月 2 日 2:156. 音乐会开始时,日期处于 2018 年 1 月 1 日的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A. 1/36B. 11/12C. 1/33D. 1/2【答案】5. A 6.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和日界线的计算。

6、【5题详解】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格林尼治时间是中时区的区时,两者相差8个时区,区时相差8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推出音乐会结束时,格林尼治时间12:40北京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40,只有A正确,其它选项均错。【6题详解】本题的关键是推算2018年1月1日0:00经线所在位置,新一天的范围从2018年1月1日0:00经线所在位置向东到180经线,剩余的范围即为2017年12月31日范围。由于音乐会开始是0经线是2018年1月1日是10:15,根据时差1小时,经度差15;时差4分钟,经度差1,可推出新一天0:00经线与0经线两地经度差约为:1510+44=166(注意15分钟,经

7、度差约4,取整是为了方便计算)。故可推出新一天2018年1月1日0:00经线所在位置约在166W,则新一天的范围是166W向东到180,占全球的11/12 ,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推算2018年1月1日0:00经线所在位置,新一天的范围从2018年1月1日0:00经线所在位置向东到180经线,剩余的范围即为2017年12月31日范围。易错点是学生常把0经线当成0:00经线。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 “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A. 逐渐减弱B. 逐渐减弱C. 逐渐减弱D. 增强8.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A. 增强B. 增强C. 减弱D.

8、减弱【答案】7. C 8. D【解析】该题组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7题详解】高处不胜寒,指的是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气温逐渐降低。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故在题中,高处不胜寒指的是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地面辐射逐渐减弱。图中为太阳辐射,A错;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为地面辐射,C对;为大气逆辐射,D错。故正确答案为C。【8题详解】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大气逆辐射减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读”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 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10. 此时,南亚盛行A. 东南

9、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11. 图示季节,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少且昼夜温差大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9. B 10. C 11. 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气压带及风带的季节变化。图中所示大陆气压低,大洋气压高,故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9题详解】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高温,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没有被切断,A错;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B正确;副极地低气压在北半球冬季时被蒙古高压切断,但不是夏季,C错;极地终年严寒,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被切断,D错。故正确答案为B。【10题详解】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A错;西北风和东北风为北半球冬季东亚和南亚盛

10、行,B、D错;南亚盛行西南风,C对。故正确答案选C。【11题详解】甲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影响,终年温和湿润,A错;乙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B对;丙位于东亚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此时高温多雨,C错;丁位于孟加拉湾沿岸,为热带季风气候,此时高温多雨,D错;故正确答案选B。【点睛】1.根据气压判断季节:一般情况,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的是北半球冬季;反之,陆地气压低,海洋气压高的是北半球夏季。2.亚洲季风风向示意图:读“我国北方某地 2017 年 2 月 19 日一 24 日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 影响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天气

11、系统是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13. 该天气系统过境,可能带来的灾害是A. 台风B. 梅雨C. 雾霾D. 寒潮【答案】12. A 13. D【解析】【分析】该题组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及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12题详解】根据图示材料可知2月19-21日气温连续下降且出现雨雪天气,说明影响此地的天气系统为冷锋,A对;暖锋一般为连续性降水,而该题降雪时间短,B错;气旋为低压中心,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陆地低压中心一般出现在气温较高的夏季,C错;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状况为晴朗,而非降雪,D错。故正确答案为A。【13题详解】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发展而成,A错;梅

12、雨是准静止锋造成,B错;雾霾天气一般是反气旋造成的,C错;冷锋过境后气温大幅度下降,会造成寒潮,D对。故正确答案选D。【点睛】1.天气系统的判断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 有关下列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东亚地区:环节水量 7 月份较小B. 南亚地区:环节水量 1 月份较大C. 地中海沿岸:环节水量 7 月份较小D. 开普敦及其附近:环节水量 1 月份较小15. 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人类对环节的影响最大B. 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C. 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D.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和的水

13、量【答案】14. C 15. C【解析】【分析】该题立足水循环的环节,注重对学生气候类型、水循环环节等知识点的考查,注重对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由图可知,环节为蒸发,环节为降水,环节为地表径流,环节为下渗,环节为地下径流,环节为植物蒸腾。【14题详解】环节为蒸发,东亚地区7月份高温,蒸发量大,故环节水量大,A错;环节为降水,南亚地区1月份为旱季,降水稀少,故环节水量小,B错;环节为地表径流,地中海沿岸7月份炎热干燥,降水少,地表径流弱,故环节水量小,C对;环节为植物蒸腾,开普敦及其附近地区1月份正值炎热干燥时节,气温高,蒸发量大,故环节水量大,D错。因此该题正确答案选C。【15题详解】人类活动对

14、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为地表径流,而不是蒸发,A错;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降水的季节变化,而不是调节地表径流,B错;修建水库可以增加下渗的水量,C对;植树造林会增加植物蒸腾的水量,而不是减少,D错。故正确答案选C。【点睛】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基本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和地下径流、下渗、降水等环节在局部去可以施加某些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地表径流环节来影响水循环过程,具体措施有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2.影响地下径流: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抽水灌溉、地下设施修建等;3.影响局部降水: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

15、: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下面为挪威简图及沿海著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形成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冰川侵蚀D. 海浪侵蚀17. 下列地貌景观与图示地貌景观成因最相近的是A. 福建沿海的断崖B. 阿尔卑斯山的角峰C. 宜昌附近的长江峡谷D. 沙漠中的风蚀蘑菇【答案】16. C 17. B【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16题详解】河流的下游侵蚀作用较弱,不可能形成峡谷景观,A错;风力作用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全年湿润,风力侵蚀作用若,B错;海浪只对潮间带影响较大,对离海岸线较远的地区侵蚀作用小,D错;图示景观为峡湾地貌,主要由冰川侵蚀而成,C对。故正确答案选C。【17题详解】图示地区下完地貌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福建沿海断崖主要为海浪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