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45480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制度回顾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以整个社会大环境为依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新中国建立之初,旧中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基本是自谋职业。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变化。伴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统招、统包、统配”为特征的高校毕业生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的统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引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问题。 仔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历了以下制度的变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是:“统包统分”(大学生就业由国家负责

2、、按照计划统一分配);“供需见面”(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计划内的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自主创业”(学生自立基业,包括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具体发展过程为:(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基本上是自谋职业。(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处于过度阶段,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分配是说服他们服从分配,愿自谋职业者自行处理。(3) 19511966年间实行国家负责,按计划统一分配的“统包统分”。这既能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人才的需求,又能为边远地区输送大批毕业生;既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人才流

3、向,又有利于社会安定。(4) 19671978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根据国家规定,毕业生“社来社去”,原则上“哪里来哪里去,由原选送的部委,省市分配,国家只作少量调剂。(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体制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的毕业生分配出现了“供需见面”模式。1987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愿山东海洋学院四所院校作为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的试点;1984年又增加了四川大学。1984年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改革开始起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生

4、招生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同时,教育部提出“扩大高等学校分配毕业生权限”。即“一部分毕业生由国家直接安排,一部分毕业生在国家分配方针原则指导下,由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后提出分配建议,经主管部门审定,纳入国家计划。”同时,在落实分配计划的办法上实行了“供需见面”,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使分配计划尽可能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6) 198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进一步改革,由“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的报告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

5、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自此,“双向选择”开始在全国高校中普遍推广实行,多种形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始逐步形成。(7) 1993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制度由“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目标为:改革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另一方面,对现实与目标的实现之间有一个从1992年开始进行招生并轨到毕业生就业的过渡时期。1998年起,对并轨后的毕业生,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政策进行就业。全国性、

6、地区性和高等学校内的多种形式的招聘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活动蓬勃发展。2000年教育部宣布毕业生“派遣证”改为“报道证”,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了过渡时期的结束。(8) 2000年至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自主择业”向“自主创业”转变。2002年国办19号文件,对毕业生就业做出了新的规定,要求全国省会及省会以下的城市对毕业生就业的落户放开,取消了跨地区、跨部门就业的收费等一系列政策,为全体高等学校毕业生提供了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自主择业的可能。“十五”期间,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2002年国办19号文件为标志进入了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的,毕业生自主择业

7、的制度改革新阶段。(姜继红、刘文、曹殊“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展望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6期。)1949年到1976年之间,中国实际已进行过辆次大型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第一次是“大跃进”时期,高等教育飞速扩张,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甚至涌现出县办大学或院。这批高校很多于“大跃进”结束后停办或降格。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中后期,高等教育再次大规模扩张,高等学校再次大规模涌现。虽然这两个时期建立或恢复的大学,个别在运动结束后成长为知名重点大学,但是,对中国教育文化与文化利益来说,这两次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第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概述 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低速发展。从1

8、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标志着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诞生,到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建国5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超低速发展阶段;低速发展阶段;中速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1、“超精英阶段”(1949199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在3%以下。 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出现以来,二0世纪7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十分缓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始终处于世界最低国家的行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下,实施以扫盲和扩大义务教育为重点的低层次教育和低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很慢、规模很小,直到二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毛入

9、学率一直处于2%以下。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1、1993)统计,我国198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2%,1988年上升为1.6%,1990年为1.7%。教育部发展计划司从全口径计称,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仅为3.4%。我们称这一时期为“超精英阶段”,其特点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仍在0.1个百分点左右。 2、准精英阶段(1993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0%左右。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机遇。1993年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创纪录地253.6万和186.3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跃进入5%

10、,比199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一速度也是创纪录的。此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年均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1998年达到9.8%。 3、前大众化阶段(1992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提高到15%。 从1999年高校扩招到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均超过10%,其中2001年接近20%的水平。这一时期重要的标志是研究生规模的扩大,2002年在读研究生突破50万大关。在校大学生数达到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长到2002年的15%,至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世界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5年

11、在校大学生数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 中国人口规模与世界的1/5,是美国的4.6倍、英国的21.1倍、法国地21.4倍、韩国的26.2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上升到15%,美国用了30年,英国用了25年,法国用了28年,日本用了23年,韩国用了24年,平均用了26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5%,仅用了10年的时间,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梦”。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走出一条高速度、高效益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无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世界人口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2.1 科教兴国战略是高等教育扩招的根本原因

12、。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保持低速发展状态,科技和教育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民族复兴的根本大计,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高瞻远瞩地把科技和教育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

13、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改革的总体思路,在这个文件中,首次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我国的一次基本国策。1997年9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他指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

14、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新任国务院总理朱嵘基向中外记者宣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 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通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

15、”,“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1999年,全国学校开始扩招,至此高校扩招的序幕拉开了。22 居民对高等教育需求高涨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人们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居民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从家庭生活消费转向教育投资,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要求不断高涨。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16、与高等教育的供给之间矛盾较为突出,扩大高等教育的供给以缓解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势在必行。 根据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家庭愿将子女培养到小学毕业的占3.6%,初中毕业的占18.8%,高中毕业的占16.8%,中专毕业的占9.6%,大专毕业的占6.5%,大学毕业的占29.2%,研究生毕业的占3.1%,没有要求的占12.3%。比例最高为培养到大学毕业,其次为初中和高中,根据这项调查,38.8%的家庭有高等教育的投资需求。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超势进一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1999年5月底发布的信息,中国9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69%的人表示为孩子上大学举债也在所不惜,81%的城市居民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同样,1999年对城市居民的调查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