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业务培训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344791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业务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肿瘤业务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肿瘤业务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肿瘤业务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肿瘤业务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业务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业务培训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 知各村卫生员: 兹定于2017年2月10日上午9::00在卫生院三楼会议室召开关于肿瘤相关业务培训通知,请各位村卫生员准时参加务误。 龙场中心卫生院 2017年2月6日龙场镇卫生院2017年肿瘤相关培训工作会议 肿瘤发病是慢性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制定肿瘤防治策略规划,开展癌症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为适应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需要,按照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的要求以及我区各村卫生所肿瘤登记工作的现状,规范肿瘤服务项目管理,我院决定于2017年2月10日组织肿瘤及死因监测项目培训。方案如下:一、 培训地点龙场营镇卫生院会议室二、 培训人员 公卫科及村卫生人员三、 培训内容1、肿瘤管理服务规

2、范 2、培训测试四、培训日程日 期时 间课程培训单位主讲人主持人 2017年 2月26日08:00:09:00村卫生人员报到龙场镇卫生院靳毅靳毅王静09:00-10:00肿瘤病列登记管理龙场镇卫生院王静10:00-11:00肿瘤监测内容王静11:00-12:00肿瘤监测方式王静12:00-14:30午 餐 及 休 息靳毅王静14:00-15:00学习肿瘤管理相关知识靳毅王静15:00-16:00总结靳毅王静五、培训目标经培训后,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学以致用。 龙场镇卫生院 2017年2月10日 肿瘤管理相关知识主讲:靳毅一.肿瘤监测 肿瘤监测是以卫生院医疗服务网和肿瘤防治网为依托,对所在 区

3、域主要肿瘤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作长期连续动态 地观察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有关卫生部门,为肿瘤防治 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监测的目的 (一)建立我县肿瘤新发病例监测; (二)了解我县的肿瘤新发病例的流行趋势和发布特征; (三)评价和考核肿瘤防治效果; (四)为肿瘤病因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线索。 2、 监测的内容 (一)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监测 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监测是肿瘤监测工作的最重要的核心。肿 瘤的发生和死亡是人群暴露于各种致癌危险因素和预防干预措 施的应答指标。是对人群中肿瘤的发病和死亡频率进行长期连续 的观察,了解肿瘤在人群、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为发现肿瘤 相关危险因

4、素提供线索。肿瘤发病和死亡监测工作主要是建立和健全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报告制度,由于肿瘤死亡率受诊断肿瘤 发病登记是肿瘤监测的最好资料来源,其价值远远优于死亡资 料。所以,有条件地区和单位应做好肿瘤的发病登记工作。 (二)肿瘤病因学监测 肿瘤的一级预防就是对可能导致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监 测和干预,肿瘤病因学监测是开展肿瘤一级预防的基础。肿瘤的 发生是复杂的,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将其分为外环境因 素(包括环境污染、生活方式、个人生活习惯和行为、社会文化 风俗和社会压力等)和宿主内源性因素(包括遗传、种族、性别、 年龄、免疫机能、营养和代谢及病毒等)两大类。 1.行为监测 不良嗜好和不良卫

5、生习惯是导致肿瘤发生的 重要危险因素: (1)吸烟 可能增加口腔、唇、咽、喉、肺、食管、胃、 膀胱和胰腺等肿瘤发病危险性,其中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是肿瘤病 因学研究最重大的成果。 (2)饮酒 也是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已有研究报 告结果表明酗酒是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膀胱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3)不良卫生习惯 如饮食不洁、饮用不洁水与肝癌发生 密切相关,不洁性生活和滥交与宫颈癌关联,食用腌制食物特别 是咸菜、酸菜和咸鱼与食管癌、鼻咽癌密切相关等。 加强对人群行为不良嗜好和不良习惯的监测,特别是通过采取加 强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后人群行为的变化,对肿瘤病因学研究和 预防干预效果评价研究具有特别重要

6、的意义。2.环境监测 依据获得资料的方式,以测量为基础的某些化 学物质的变量,称为环境危险因素监测,据大多数学者估计,80% 的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因此,对环境质量进行长期连续性 监测,分析环境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将为肿瘤的病因学研究提供 重要依据,并帮助决策改善环境和预防肿瘤对策与措施的采用。 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社区环境保护部门对大气、地面水、地 下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进行连续性测量分 析,获取大量的数据,作为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还包括某时期 某阶段对特殊污染物和特定污染地进行的专门短期调查,如对家 庭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对居民食物如蔬菜、五谷的农药污染或 黄曲霉素的监测

7、等。 3、肿瘤登记报告系统 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可分为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和以医 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机构设在医院 内,仅记录该医院内肿瘤患者的有关信息,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肿 瘤患者的发病情况、接受治疗和治疗结果的信息,可对肿瘤临床 进行回顾总结。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是收集某人群中肿瘤患 者的资料,能提供肿瘤的发病率、患病率,侧重流行病学和公共 卫生问题。 (一)国内肿瘤登记现况 20世纪7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一直呈上升趋势,至 90年代的20年间,肿瘤死亡率上升29.42%,2000年肿瘤发病率约 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只,肿瘤已经成

8、为死因的首位。 (二)农村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的实施及其质量控制 1.登记和报告 (1)村卫生室 乡村医生负责收集所在村和居委会的肿瘤和全死 因病例,于每月10日前报当地卫生院防治专(兼)干,并向乡卫 生院提供该患者的一些情况和线索,核实上级需要核实的病例, 补充报告卡不足的项目,如年、月、日、性别、年龄、地址等。 (2)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应确定一名防保医生担任肿瘤 防治专(兼)干,负责收集各村上报肿瘤及全死因病例,剔除重 报后将卡片于当月15日前报县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登记处(或 疾病控制中心的慢病科)。 2.肿瘤登记报告的质量控制 (1)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肿瘤防治专(兼)干的业务素质。

9、 (2)制定相应的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制度 制定肿瘤登记报 告制度实施办法、肿瘤防治工作任务、要求及考核评分实施细 则、乡村医生月例会、肿瘤病例登记册、全死因病例登记 册等制度和相应的表册,做到层层落实。 (3)对肿瘤报告重报、漏报的质量控制 做到层层剔卡、上 下核对,把重报控制在最小范围。县、乡级定期组织漏报率调查, 提高住院、门诊医师及乡村肿瘤防治专(兼)干对肿瘤报告的认 识,减少漏报或不报的现象。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医疗预防的方 方面面,具有长期性、连续性、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特点。又是一 项经常性收集、储存、整理、统计的工作,是分析、评价肿瘤的 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的客

10、观依据。三、监测方式: 全人群监测 肿瘤发病和死亡监测一般采用全人群监测,这样有利于了解 疾病在人群的分布,长期监测能了解人群中疾病变化的趋势。卫 生院肿瘤登记系统可以建立在村级医疗服务站的居民健康档案 基础上,并通过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来保证。 农村居民平时的健康检查和疾病初诊都在卫生院医疗服务站 进行,有可疑病例时,卫生院医生在健康档案上登记,同时将病 例转送上级医院。 卫生院医生需要对病例做随访或追踪,了解最后诊断。当确 定肿瘤病例的最后诊断后,卫生院医生则填写肿瘤发病报告卡, 定期向上级单位报送。卫生院医生还要负担肿瘤病例的随访工 作,了解病例的治疗和预后,有需要时担负康复治疗。病例死

11、亡 时,填写肿瘤死亡登记报告卡,定期上报。 四、监测的程序 (一)组织机构 卫生院肿瘤监测机构是与村级卫生室结合在 一起的,一般附设在卫生院卫生部门和医疗服务机构中,叫什么 名称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名。 (2) 资料收集 必需收集的资料:“人口学资料包括人口总 数、出生和死亡等资料”,“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环境监 测和行为监测资料”,“健康体检和筛查资料”。 (3) (三)建立和健全监测档案 制定肿瘤监测的各种“卡”。龙场中心卫生院2017年肿瘤登记监测培训小结 根据我镇年初工作计划内的安排,于2017年2月10日召开了全镇村卫生员参加肿瘤登记及死因监测相关知识培训。本次培训会历时1天,参会人员20人。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1、 会议纪律:本次参会人员应到20人。实到20人。到会率100,无迟到及早退现象。会期一天,培训内容共4个方面,分别由院长和卫生院肿瘤登记及死因监测管理小组人员讲解及指导。2、 培训的主要内容:1、 肿瘤病列监测登记管理2、 肿瘤监测方式3、 肿瘤随访记录4、 学习肿瘤及死因监测相关知识3、 培训结果通过培训,我镇各村卫生员对肿瘤登记管理方式、健康教育、管理等有了更深的认识。 龙场中心卫生院 2017年2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