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38514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铁西春晖)录入时间:2006-11-17 15:22:00阅读人次:1045 我校近期申请承担了省级课题“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验研究”。自己也参与一些了研究工作。因此,对“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一题进行了思考。现在就把点滴心得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开展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意味着通过教师的有效努力,使每个智障学生尽量成为他可能成为的那种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潜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铺平回归到自然之路,将来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也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在培智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

2、么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只具有以往的、单一的教育教学能力,显然是不能满足进行职业教育的需要的。所以,我认为开展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首先、思想品德上要同其他特教老师一样具有献身特教的崇高精神境界。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在“爱”字上下功夫。“爱的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教育话题。我们不但要充分尊重、爱护每个弱智孩子的个性和人格,使他们感受人人平等的真正内涵,更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把爱的情感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人生。作为培智的职业教育教师,在工作的精神面貌上,特别是工作态度上更要注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让学生时刻在你的身上感受到一名从业人员应具

3、备的从业素养。例如、守时、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等等。有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得到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而这个播种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教师,我们自己给孩子树立的标杆,就是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其次,我认为启智的职业教育教师要具备更多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文化素养。现代化的特殊教育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一面手”成为教学“多面手”。多年来我校先后派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在校内经常性地开展特教理论研究,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省市内外的听课、观摩活动,校内每学期进行凭优课。同时,

4、正在研发系统的校本教材(包括职业教育教材)。教师人人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确立了多个子课题形成群众性研讨氛围。作为职业教育教师更应 “博览札记”,广泛学习、钻研本专业的各种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从而为构建独特的春晖职业教育献力献策。不仅要做“苦干型”的教师,更要向“科研型”“学者型”方向发展。再次,培智学校的职业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有人认为特教老师工作轻松,即不讲合格率,也不讲百分比,甚至认为,职教的孩子虽然都20好几了,可照样什么也学不会,因此,老师不必有太多的能力。其实不然,职教老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一是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它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可以说

5、,我个人认为,它的教学活动百分之八十是靠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实现的。因此,职教老师必须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更何况启发教育弱智学生,要经常制作、使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更需要老师不提高自身能力。不然很难适应现代特教的发展。二是语言表达能力。由于我们孩子的认知能力所限,施教时必须经常性地反复讲解,把“深奥”的知识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要以自然亲切的语态,生动贴切的语汇和富有情感的语调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对职教老师来说也是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更强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分层教育,综合教育以及搞多种活动的教育能力。职教学生大多青春萌动,更有学生受外界影

6、响行为趋于社会化。所以,心理疏导就显尤为重要。老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动之以情,坚持热忱的关爱;晓之以理,坚持耐心的诱导;导之以行,坚持积极的鼓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训练和培养。四是一定的交际协调能力。众所周知,职教学生要有实习基地。因此,与实习单位协调好各方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最后,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过程。因此,必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而特教教师每日面对弱智学生,所教的不一定及时学会,要求做的学生不能很好去做。虽是职高学生性情却如三岁孩童;平时老实憨厚发起火来对老师又打又骂,这对教师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也是我们工

7、作的艰巨性所在教育界人士经常说:特教老师需拥有“四心”: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可见对特教老师心理素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大东聋校始建于1959年。位于二0四地区北运河畔。占地1038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绿地面积24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5人,聋生122人。学校具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集康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聋教育学校。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承担着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现有省特级教师1人,市师德标兵1人,区教师新秀5人,明星教师3人,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省、市优秀课等多人。多年来,坚持“升学与就业”的办学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

8、个别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有计算机、服装专业,高中基本参照普通高中的课程。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体、卫、艺工作多次荣获全国、省、市荣誉。被全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九五”、“十五”期间科研课题受到专家好评,并通过考核验收。教师的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分别考取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学校荣获特殊教育贡献奖。学校的党、政、工、青等方面工作分别荣获省、市、区先进单位。有残疾的学生,没有残缺的教育。全校教职工继续一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创建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完)学校有教

9、职员工44名,平均年龄40.2岁。中学高级教师2名,中级教师25名。市、县级骨干教师9名。研究生同等学历3名,大学本科8人,专科23人。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54名。学校教学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各种活动场所齐全,是一所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花园化寄宿式特殊教育学校。建校以来,学校把教育教学做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强化教科研工作做为学校的当务之急,抓办学特色,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做为学校的立足点,更新观念、创新进取做为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学校在“团结、务实、勤奋、进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奉献进取的教师队伍。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构建了良好校风、教风、学风。近年来

10、,学校完成省科研课题一项,县科研课题二项。荣获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称号。多年以来,县政府领导十分关怀特殊教育工作,办学经费逐年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县聋儿已全部免费就学。综合教学楼几大区域。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安静整洁,功能齐全。生均绿地20平方米以上, 软硬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被评为市级花园式学校和市绿化先进单位。 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活动需 要,楼内设置了律动室、康复训练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 室、职业教育室、测听室、多媒体电教室、启智训练室等专业教室,用来训练 学生的各种能力

11、,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并有食堂、宿舍、浴室等附属设施, 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需要。 学校现有教职工30名(专任教师24名)。专科以上学历的16人,占总数的 百分之五十三。师范毕业生18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小学高级教师17人, 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兰继军 李国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特殊教育,必须使师资队伍建设先行一步。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特殊教育带来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在这一进程中,提高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一、提高西部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意义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在历年来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均有所体现。如教师法、残

12、疾儿童教育条例等。这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但也应看到特殊教育的师资建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比较中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方面的差异,对改革当前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制提出了建议,如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等;随着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许多学者强调要坚持一体化教育的精神,在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的课程;在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西部特殊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学者指出西部大开发首先要注重开发西部的人力资源,对特殊儿童更应予以关注;还有人强调要以新

13、的眼光来看待特殊儿童,他们也是有潜在能力和优势的,要将他们的智力资源也开发出来,这项工作在落后地区就更有必要。特别是在2001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促进落后地区困难儿童的教育。这也是符合普及教育和因材施教原则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和发展特殊儿童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今后将更多的注重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来普及特殊教育。而教师的素质就成为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根据各地实际提高教师队伍的质与量,将成为影响西部特殊教育发展的致关重要的因素。基于以上分析,在新世纪之初,我们提出了开展促进西部特殊教育

14、学校教师素质的课题研究,是有着其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理论意义的。本课题立足于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将研究的子课题与教师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这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本研究将以课题为纽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岗位培训,及时向广大教师传递特教界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指导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这将为今后开展教师培训探索新的途径。开展本项研究,不仅要帮助教师们将工作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并且也会对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理论、特殊教育管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农村和边远地区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等方面提出新见解。因此,适应国家的西部大开发

15、战略,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二、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基本素质的特征(一)师德是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灵魂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对特殊儿童的爱心和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忠诚,这就对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师德水平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是否合格、称职,也就决定了特殊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更有其现实意义。教师如果具有高尚的师德,可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模仿和学习教师的言行。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水平高低表现在他们对特殊儿童是否充满了爱心,在工作中能否敬业乐教,是否勇于创新。特殊教育教师要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劳

16、,这也正是体现对其师德水平高要求之处。但由于目前各地特殊教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社会环境对教师职业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师德建设仍然应作为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选拔与培训的重要内容。(二)教学水平是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核心影响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学校由于缺乏竞争机制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尽管特殊学校没有走应试教育的道路,但特殊学校现有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远远低于普通学校。因此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还必须加强,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实施课程改革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师生的互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同时对于教师教学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