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38239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来源:商务部中国投资指南网http:/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第 1/1 页共11条记录 跳转到第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前言 2006-11-16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目录 2006-11-16第一章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2007-01-05第二章 2005年经济发展情况 2007-01-05第三章 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情况 2007-01-05第四章 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07-01-05第五章 2005年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情况 2007-01-05第六章 2005年社会发展情况 20

2、07-01-05第七章 2005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2007-01-05第八章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2007-01-05第九章 结语:积极引导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争创新优势 2007-01-05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第 1/1 页共11条记录 跳转到第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前言2006-11-16 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积极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步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取

3、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了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 200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方针和目标,明确了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发展水平的工作重点。2005年,商务部和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工作会议和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全面开展落实工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各方面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为了使国内外

4、投资者、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更加系统全面了解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情况,商务部特此编写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重点介绍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情况。 本书一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并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内容进行摘要说明,最后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书采集的数据来源于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统计和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按东中西区域进行分析比较,主要以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为主,力

5、求全面客观反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实际发展情况。 附录部分收录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大事记以及与报告阐述内容有关的数据表格。商务部外资司二00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目录2006-11-16第一章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一、批准设立情况二、区域分布情况三、规划面积情况第二章 2005年经济发展情况一、地区生产总值(GDP)二、工业生产总值三、工业增加值四、税收收入五、出口六、固定资产投资第三章 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情况一、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二、吸收利用外资情况三、工业产值四、工业销售收入五、涉外税收收入六、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情况第

6、四章 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二、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三、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五、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第五章 2005年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情况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一)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GDP)(二)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三)每平方公里税收收入(四)每平方公里累计吸收外资(五)每平方公里出口额二、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一)工业企业万元GDP综合能耗(二)工业企业万元GDP取水量第六章 2005年社会发展情况一、就业情况二、教育经费支出三、管理体制和园区建设情况四、环境保护情况第七章 2005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一、综合指数排位情况二、综合经济实力指

7、标排位情况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指数四、经营成本指数五、人力资源及供给指数六、社会及环境状况指数七、技术创新环境指数八、管理体制建设指数九、发展与效率指数十、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八章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一、发展现状二、发展环境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四、主要任务五、政策措施第九章 结语:积极引导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争创新优势 一、促进东中西开发区合作,推动“万商西进”二、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三、促进与港口和其他特殊经济区域的联动四、推动管理体制创新,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园区 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服

8、务体系七、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八、进一步完善综合统计和投资环境评价制度附录2005年大事记附表第一章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2007-01-05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积极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步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国4.49%的地区生产总值(GDP)8195.20亿元和7.85%的工业增加值5981.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期末高新企业数达

9、到3205家,同比增长6.64%;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0860.9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现价)的46.46%;出口结构和外资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出口1137.97亿美元,占全国的14.03%,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72.44%,实际利用外资130.23 亿美元,占全国的21.60,累计吸收外商投资金额达到999.32亿美元,期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数达到19966家;集约、节约用地,土地利用效益明显,平均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74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达到1.45亿元,远远超过国内平均水平;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了人才、资金的集聚地,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3.70亿元,比上年

10、增加了29.93%,共引进资金2250亿元,其中外资130亿美元,内资1178亿元,新设立企业20056家,从业总人数达到417.27万人。另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在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的“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园区发展模式,在土地、能源日趋紧张和环境保护日益迫切的新形势下,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批准设立情况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两大战略的实施

11、,1984年至2002年,国务院一共批准设立了4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其中,2000年以前批准设立的有37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2000年以后新批准设立的17家,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见附表一)二、区域分布情况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按照东中西区域划分:东部沿海地区32个;中部地区9个;西部地区13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首府)城市至少有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见附表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分布情况三、规划面积情况截止到2005年底,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一共为841.72平方公里,其中东部32

12、家共636.23平方公里,中部9家共93.74平方公里,西部13家共111.75平方公里。(详见附表一)2005年期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青岛、秦皇岛和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申请,分别扩大规划面积5.02平方公里、16.08平方公里和12平方公里。第二章 2005年经济发展情况2007-01-05为了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 200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

13、意见,制定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了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发展水平的工作重点。2005年,商务部和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和工作会议和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全面开展落实工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经济社会各方面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2005年,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8195.20亿元,占全国比重4.49%;工业增加值5981.35亿元,占全国比重7.85%;税收收入1219.28亿元,占全国比重3.95%;出口1137.97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4.93%;实际利用外资130.2

14、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21.6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3.70亿元,占全国比重3.92%;截止到2005年底,累计吸收外资达999.3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6;新设企业2万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国内生产工业增税收收入进出口其中:出口进口外商实际总值加值总额投资单位亿元亿元亿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开发区8195.205981.351219.282252.351137.971114.38130.23全国76190308661422176206601603所占比重4.49%7.85%3.95%15.84%14.93%16.88%21.60%同比增长24.14%23.18%30.68%35.51%41.71%29.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