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38229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蒋 又 一(2008年12月31日)同志们:今天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全县建设“健康开县”动员大会。这是继全县“森林开县”建设专题会后,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专题会。建设“健康开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实践。我们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抓好健康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其目的是让老百姓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活得更舒适。为此,这次会议,向全县人民吹响了健康大行动的号角,发出了“共建共享、人人健康”的动员令。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镇乡街道、县委各部委、县级各部门、县属文化体育事业单位、县属医疗卫生单位、高完中和职教中心的负责人

2、。之所以召开如此大规模的会议,目的是要动员全县各方面力量,让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健康开县”的建设。县里为开好这次会议,作了充分准备,出台了一个决定、一个意见,制订了三个计划。刚才,远辉县长就建设“健康开县”作了全面部署,讲得非常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高度重视健康问题,充分认识建设“健康开县”的重大意义 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位学者曾形象地把人的一生比作为一串数字,健康是最前面的“1”,而人的知识、技能、家庭、财富等都是后面的“0”,如果拿掉前面的“1”,后面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意义,

3、一切就都“等于零”。也就是说,人拥有了健康,不一定拥有一切;但一旦失去了健康,必然要失去一切。开县作为一个拥有158万人口的大县,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县委十二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建设“健康开县”,旗帜鲜明地将“健康”作为立县之基,发展之本,这是最具体的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健康问题,进一步认识建设“健康开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建设“健康开县”,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物质极为贫乏,如何解决温饱问题,确保人们“吃饱、

4、穿暖”、实现衣食无忧,成为首要任务。在那个年代,逢年过节,“吃”是最高兴、最热闹的事。吃饱了,就“健康”了。第二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随着人民收入的逐渐提高,人们的“梦想”从热腾腾的饺子逐渐升级为满桌鸡鸭鱼肉。但还是以“吃”为主,而且“吃”出来的毛病开始出现。第三个阶段,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人们富起来以后,健康问题也令人堪忧。据有关资料,全国2亿多人超重,6千多万人肥胖(肥胖标准:体重公斤数/身高(米)的平方,大于23为超重,大于25为肥胖),3000多万人患糖尿病,1.6亿人血脂异常。因此,近几年

5、来,人们更加关注健康问题,消费也逐步从食品消费支出为主,更多地转向医疗、教育、卫生的消费和储备,生活方式逐渐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就开县而言,随着发展的加快,已经解决温饱,进入到了建设全面小康的新征程。2007年开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8%,10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新形势下,开县的发展不仅要抓建设,更要抓健康;158万开县人要想奔小康,必先保健康。第二,建设“健康开县”,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县委提出届期内摘掉贫困帽子目标,抓好健康是关键。我到北部山区调研,了解到贫困人口中,有60%是因病致贫、返贫。城镇低保户中,至少也有6成以上家庭,有1个或1个以上成员患大病或慢性病,“一人

6、生病,拖累全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谚:“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因此,建设“健康开县”,就要让贫困人群病有所医,努力使他们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第三,建设“健康开县”,是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战略。为了应对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中央提出了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健康不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成为内需的新热点。现在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请我吃顿饭,不如请我出身汗” 。健康需求的市场潜力非常可观。比如卫生事业,一方面可以发展医药、医疗仪器设备等产业,另一方面可以产生一个阵容庞大的服务

7、业。去年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5%以上,其中医疗服务业占20%。德国第三产业占到70%左右,其中医疗服务业占15%。发展健康服务业,不仅可以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而且能延伸出很多就业机会。此外,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环境还会对周边形成很强的影响力、辐射力,对吸引人才、招商引资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光看硬环境,还看重包括健康的人、有利身心健康的软环境。第四,建设“健康开县”,是提振精气神的重要举措。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健康,就是建设得再现代、再漂亮,那也只是拥有了美丽的躯壳,而缺少灵魂。一百年来,世界各国之所以竞相争办奥运会,绝不仅仅是受经济利益驱动,更重

8、要的是,通过展示国民体质和民族精神,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种精神宣示。开县初九登高,有上千年历史,登高登出了健康,也培育出了开县人积极向上、永攀高峰的精神;开县市民爱跳坝坝舞、扭秧歌等等,也是一种精神风貌的展示。这些优良的传统应当继续传承。新的发展阶段,开县要落实“314”总体部署,实现“率先”、“加快”发展的目标,我们更需要一股精气神。为此,要通过建设“健康开县”,进一步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开县人文精神,努力推动开县更好更快发展。二、围绕总体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健康开县”行动健康有着丰富的内涵。建

9、设“健康开县”,绝不是提出一个概念,喊出一句口号,而是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刚才远辉同志讲了五个健康:即体质健康、饮食健康、生育健康、行为健康和精神健康,很具体、很实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抓落实、抓到位。我简要强调和概括一下。“健康开县”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全县人均期望寿命从75岁提高到77岁,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90,青少年身高增加12厘米,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清洁饮水、人人享有健康身心”目标。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到2012年,实现三大奋斗目标:-建成体育强县。完成县城体育中心建设,建1个1.5万人的标准体育场、6个塑胶篮球场、6个网球场、1

10、个游泳馆、1个体育馆;建设滨江路全民健身带、南山公园登山步道、汉丰湖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每个乡镇建1个综合体育场;每个村建1个篮球场、配置两幅乒乓球台,每个社区有公共健身场所和设施;全县学校各种规格的塑胶运动场达到25个;全县人均体育场面积达到1.1平方米,体育人口比例达42。-建成卫生大县。县人民医院建成三级乙等医院,县中医院建成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达55%以上;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5人和注册护士0.7人,每千人拥有住院病床数达到2张;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建成文化大县。完成开州影剧院、文化广场

11、建设,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社区有文化中心,每个村有文化室、图书室(农家书屋)、通电话通宽带;60%的社区建成县级以上文明社区,60%的村镇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镇,80%以上的单位建成县级以上文明单位。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实施好三大工程:第一,实施人人强身健体工程从历史上看,国家强则体育强。体育是综合国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只有在经济繁荣的沃土上,才能盛开体育之花。但是旧中国积贫积弱,“东亚病夫”的帽子戴了很多年。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体育名人张伯苓(解放前在南开学校建了很多球场和运动场,开了现代体育之先河)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

12、加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获奥运会金牌?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举办奥运会?现在看来,这三个问题都有了答案: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中国第一次正式派出奥运选手,这次参加奥运会的唯一代表是刘长春;1984年7月,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不但派出代表团参与,而且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在射击项目取得第一枚金牌,打破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纪录,惊动了世界;2008年8月8日,在中国的北京举办了29届奥运会,这次奥运会中国不仅办得十分成功,还一举拿下了奥运金牌总数第一,征服了全世界。可见,体育与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崛起紧紧联系在一起。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是一种团队精神、向上的精神,一个国家

13、、一个民族的发展,正是契合了这种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体育,体现了人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体质健康与精神健康的高度统一。发展体育,意义重大。毛主席二十多岁就写了体育之研究,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毛主席60多岁的时候还能畅游长江。熙来书记在全市健康重庆动员大会上讲,只有坚持体育锻炼、铸就坚强体魄,才能在工作中“挑起大梁”;在商务谈判中,不仅需要智力,还需要耐力,甚至最后定胜负的就是体力了。谁身体好,谁就能笑到最后。他指出,对于毕业生来说,专业不过硬是次品,身体不健康

14、是废品。我们开县人历来崇尚健身习武、强健体魄。刘伯承元帅自幼习武,熟读兵书,成长为共和国一代军神。近年来,我县体育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残疾人运动员谭冰在东亚运动会上获得第三名,去年我县体育代表团在市二运会中获得了16金9银12铜的好成绩,居县组第一。县委提出建设体育强县,一要抓硬件,二要抓活动。硬件建设要按照前面提出的那几项指标,分年度细化落实,一件一件去办,要力争每年添几个“大件“。活动开展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精心策划,有序安排。一是全民健身:每年正月初九,要举办群众登高节;每年举办1次全县性单项运动会,比如今年搞蓝球比赛、明年搞乒乓球比赛等;每两年要举办1次县运会,要组建县蓝球队、

15、乒乓球队,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定期举办农民运动会和老年人运动会;要在社区推广广播体操、太极拳,普及健身操,倡导坝坝舞。二是学校体育:要积极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校的体育课要由每周2节增加到4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运动会,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使学生在高中毕业前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学校要办好业余体校和特色项目,有针对性地抓好青少年各种球队的组建和培训,引导学生养成经常性锻炼的习惯,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坚决把青少年从网络游戏的“电子鸦片”中吸引过来,决不让孩子们输在健康的起跑线上。三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继续推广工间操等体育健身活动,在机关干部中积极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体育比赛,力争每个月开展一次体育比赛、每周开展一些小型活动、传统节日均有体育比赛活动。四是竞技体育:要组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具特色的运动队伍,重点培训好县队,经常组织开展集训,积极主动与其他区县进行各种体育比赛活动,争取每年承办12项全市较高水平体育赛事、23项区域性体育赛事,打造一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