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3819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讲话稿.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攻坚克难 一抓到底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城镇建设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城镇建设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命名大会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六届州委第147次常委会议和全州城镇建设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精神,总结和部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城镇建设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签订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迈上新台阶。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表彰大会,更是一次鞭策后进、鼓舞士气、部署

2、工作的再动员大会。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一、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近两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声势发动、大力度整治、大手笔投入、大项目推进。在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全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划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城乡品位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县域经济竞争实力显著增强,荣获2010年度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流动红旗”,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

3、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一是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组织领导体系更加完善。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各级各部门领导更加重视,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切实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放在改善民生的高度来认识,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党委决策、政府负责、部门主抓、乡镇落实”的城乡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环境治理氛围更加浓厚。在报纸、电视、网络等省、州、县各级媒体上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各类会议宣传、小手拉大手、文明劝导、演讲比赛等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形成新闻媒体宣

4、传、会议宣传、社会宣传等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的良好格局,营造了浓厚的治理氛围,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是专项行动更加深入,常态治理机制初步形成。2010年,先后开展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牛皮癣”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治理城乡环境迎接油菜花节”、“除陋习、树新风、治三乱”专项行动和五一节、火把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庆日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把治理工作从主要街道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从县城向乡镇村庄延伸,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进一步拓展、巩固和深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六乱”治理成果。 四是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越西知名度显著提升。2010年以来,全县城市规划和建设

5、取得了重大成就。“打造凉山北部人文生态宜居第一城,建设通省达州的商贸物流中心”成为共识。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城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建设进程加快,滨河大道为主的“一纵四横”建设、县城主要道路“黑化”改造、新文化体育广场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完工;滨河公园建设和河堤治理、城市供水管网改扩建、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老城区四条道路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相继开工,加紧推进;城市房地产蓬勃发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全面提升,树立了越西新形象,提升了越西的知名度,增强了全县人民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自信心。五是风貌塑造统筹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和乡村风貌塑造统筹推进,全面完成拆除和改造县

6、城新大街临街不规范防护栏和立式店牌;全面完成县城新大街道路“黑化”、路灯“亮化”、建筑立面“美化、亮化、净化”和店招店牌改造,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县城新大街破烂不堪的脏乱差形象。全面完成南箐乡小相岭至梅花乡打土村公路沿线风貌塑造工程,全面完成小相岭村、苏呷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五里牌、广洛、南山等环境优美示范村建设正有序推进,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六是七进活动载体丰富,文明卫生素质有所提高。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县级机关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社区干部和学校师生文明劝导活动、“除陋习、树新风”演讲比赛、“卫生示范家庭”评选等为载体的“七进”活动

7、丰富多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等活动成效明显,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有所提升。七是工作机制逐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显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机构、人员、经费”三大问题初步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费保障、目标考核、工作奖惩和环卫保洁等长效机制基本健全,越西县城乡环境综合管理办公室,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监察队等常设机构相继成立,建立了城镇环卫保洁“政府主导、财政补贴、有偿服务、市场运作”的保障机制,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八是督查问责机制健全,暗访督查工作更加到位。建立了“暗访曝光问责”联动机制,实施“一通报二诫勉三责令辞职”的责任追究制度;县人

8、大、县政协分别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专项视察,听取专题汇报,充分发挥了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县监察局、县治理办、县爱卫办联合开展例行督导检查;每个季度随机组建暗访督查组和考核组,开展交叉检查、明查暗访、工作考核等不拘一格的督导检查工作。通过加强暗访督查,严肃责任追究,有力的推动了治理工作。二、正视问题,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实践充分证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

9、,县城和乡镇的“六乱”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只是阶段性的,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边远村庄的“六乱”治理仍未取得实质性成效,城乡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没有健全,巩固成果的难度很大;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从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要求、从先进地区的工作情况、从广大群众的期盼三个方面来看,我们的工作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上还有差距。个别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认识不足;个别驻县的垂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个别乡镇和部门漠视新闻媒体曝光,有些突出问题在县电视台曝光后,仍不整改或整改不力。二是责任

10、落实上还有差距。大部分乡镇没有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对村庄、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治理薄弱环节细化分解任务,没有形成分片负责、分段包干、责任到人、门前三包等明确的责任机制;个别专项行动的牵头部门工作不够主动,执行力差。 三是拓展延伸上还有差距。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仍然停留在城区主要街道、“五镇一乡”和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停留在集中突击的阶段,向基层、偏远乡村拓展延伸不够,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治理仍不到位。 四是群众参与上还有差距。部分群众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较差,“干部扫地、群众观望”的现象仍未改变。广大群众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县城新大街、步行街等部分群众乱

11、倒垃圾、乱倒污水问题仍然突出,这种现象在乡镇和村庄仍然较为普遍。五是城镇管理上严重滞后。城镇建设加速发展和城镇管理严重滞后的矛盾非常突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五镇一乡”等重点集镇规划滞后,城镇管理意识淡溥,车辆乱停、垃圾乱倒、广告乱贴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城乡乱占滥建现象非常严重。对此,我们要正视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锐意进取,只争朝夕,扎实苦干,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决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久战和攻坚战,务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三、强化措施,攻坚克难,以更高的标准推

12、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深化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坚持不懈,拓展提升,夯实基础,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城乡规划建设紧密结合,与县域新村建设和彝家新寨建设紧密结合,与生态县建设紧密结合,与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紧密结合,与创建卫生县城紧密结合,着力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在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上求新突破,推进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一要坚持不懈地深化“六乱”治理,在改善环境面貌上求新突破。“六乱”治理是城乡环境综合治

13、理永恒的主题,是解决“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有效措施。各级各部门既要纵向比成绩,更要横向找差距,决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要追求“过得硬”。要从突击“运动”向日常管理转变,从注重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促进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要以公路铁路沿线、河道、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中村的环境治理和县城周边村庄及乡镇党委、政府驻地村庄环境治理为突破点,重拳治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乱占滥建等“脏乱差”突出问题,切实巩固和深化“六乱”治理成果。 1、狠抓城乡垃圾处理工作,重点治理县城及重点集镇、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环境卫生。各乡镇党委和政府、县级各相

14、关部门尤其是城管部门要着力解决好垃圾清扫、清运和处置问题,切实加强源头治理。城镇街道的保洁必须分段分人分责任,随脏随扫,定时清运。对公路沿线的环境治理,要形成乡镇干部牵头、城乡居民参与的长效机制,做到有人牵头管事、有人具体保洁、有人督办落实。要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做到自家院落自己搞、自己卫生自己扫,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要限期整改。2、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管理,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及“牛皮癣”等顽症。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规范道路两旁户外广告和街道两侧店招店牌设置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完成风貌塑造的公路沿线建筑立面张贴广告和刷写标语。要认真清理

15、公路两旁现有的广告乱贴现象。要逐步规范广告发布行为,县工商局和规划建设局要尽快制定出台越西县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管理办法报县政府审定后实施。今后,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规划建设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设置店招店牌及户外广告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得随意悬挂、刷写各种宣传标语和口号。在临街门面尤其在县城新大街临街门面上、城市公益设施上乱张乱贴、乱搭乱挂广告的,一律责令业主限期清除。 3、狠抓道路交通秩序整治,重点治理占道停车、阻碍交通等突出问题。县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及路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城镇街道和交通要道标识标牌,要着眼长远,加强城市停车位规划,今后新建的居民小区、商业区都要把停车位

16、纳入规划,同步建设,没有停车位规划的新建项目不予审批;要合理设置临时停车点,严格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城镇街道和交通要道上的车辆停放,要做到停车归位、朝向一致。4、规范城乡摊点设置,重点治理跨门经营、占道摆摊等突出问题。各乡镇及县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引导摊点归市经营,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各类坐商“门外卫生整洁、秩序规范”。要加强集贸市场内部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集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秩序化、规范化、常态化。5、狠抓施工现场管理,切实治理扬尘污染、工地乱象等突出问题。建立完善建筑工地文明施工长效管理机制,全县所有工地都要达到标准化管理。要注重工地围墙和施工现场装饰美化效果,加强治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及建筑垃圾污染城市道路等突出问题。运输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车辆必须采取加盖密闭等措施,禁止带泥上路,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对随意撒漏和倾倒建筑垃圾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的行为要严厉查处。二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规范垃圾处理上求新突破。要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