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38160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建设之“新城市主义”进入深圳视野 上传:2004-4-5浏览:68 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提出 据课题组专家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北美地区城市面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的、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称之为“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有关房地产的命题,但实际上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人与社区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否平衡时,就会发展这一问题,联系着城市发展观是否科学的大问题。中国的城市社会并没有走过完全类似西方的“郊迁”往返的过程,但是,同样涌动着追求新城

2、市、追求新生活的思潮。房地产、建筑本体特质是什么,我们在与环境争空间时,是否能平衡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重视人居文化、打造优美的社区环境、完善的社区配套,使人们能享受到良好的空气、便捷的交通、繁华的商业、高雅的文化、优美的环境。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们借鉴西方城市发展的理念,从而扯起这面“新城市主义”的大旗。城市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思路的确立,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政府启动内需的政策,都加速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但是这种快速发展必定会带来各种问题

3、,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犯罪增加、水源短缺、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在所有城市爆发出来。(1)城市交通压力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城市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加重。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海等城市中心区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平均车速下降到10kmh。交通问题已经日益引发各城市政府的重视,并已成

4、为民众关心的焦点。(2)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集聚、交通增长等问题使城市支付了较高的环境成本。城镇生活的每一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垃圾,而目前处理率较低,全国23的城市和绝大多数集镇都处在垃圾包围中。城市水体污染也相当严重,由于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许多城市尚未实现雨水与污水分离,城市污水直接排到河里,黑色河流恶气熏天。一些城区湖泊水体由于污染富氧化较为严重,湖中鱼类大量死亡。过去城里的涓涓清泉、湖边的鸟语花香亟待恢复。(3)城市失去特色,千城一面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景观或气氛,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城市不能是缺乏个性的华丽外表,应当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和文

5、化内涵。自然条件无法更改,历史文化的沉淀条件,则是城市品位赖以提高的不可忽视因素,也是当代城市个性化追求的必然趋势。如今,“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愈演愈烈,在中小城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其典型表现之一,是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硬标准,从而忽略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文化底蕴因素。(4)城市历史文化遗迹不能得到良好保护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或是历代王朝的都城,或是自古繁华的商贸中心,或是中外交流的港埠,或是巍巍的军事重镇,或是别具民族风情的都邑,或是近代史上的革命圣地。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如何保留、保护那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精华,是个严峻

6、的问题。(5)城市规划过分强调功能组团,没有考虑相对的集中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依然可以看到是功能分区,组团结合的模式,固然有它一定的优点,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功能组团,没有考虑相对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集中,导致城市失去它应有的活力,比如说在中心城区,由于位于CBD(商务中心区)的位置,土地价格的高昂导致它只作为商务和商业用地,而城市近郊区因为低价相对较低城市人们的住宅区,这样必然导致通勤时间的增加,而且整个CBD在夜间失去白天拥有的活力。(6)城市缺少人文关怀城市作为复杂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它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即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向新的现代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整体

7、的社会发展,尤其是要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现代化是全面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主义”专家们指出,我们在发展中“拿来”了新城市主义,正是针对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上述问题,并在中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背景下进行的。人类的发展,有时会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引入先进经验,事实上就可以减少我们自己的发展成本,少交学费。但借鉴外国的经验,还要适应我们的国情。北美的“新城市主义”是由于郊区无序蔓延而出现的,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尤其是经济条件都与中国城市化过程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引入西方新城市主义理念

8、的同时应该把它赋予更为广泛的中国“本土化”内容,贴上中国的标签。用中国的新城市主义来解决我国不断加速度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问题。(1)城市特色的地域化与个性化保护与发掘城市的文脉与景观特色,弘扬地方文化,极力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成为城市政府在城市经营与城市竞争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对过去城市特色模糊、城市发展模式雷同的理性反思。突出城市特色,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的关系。要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创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环境。二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城市建筑应当多样化,同时又要维护城市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三是新与

9、旧的关系。城市在发展长河中,总是新建筑与旧建筑并存,有特色的现代城市,一方面要珍惜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旧建筑,另一方面又要建起一批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的新建筑,但不能把旧的统统拆毁,以新盖旧。四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城市的各项建设量大面广,要使城市体现特色,一定要突出重点,照顾一般,不可能处处体现特色,重点是搞好总体构思,精心设计和建设好重点街区和建筑群。(2)城市环境的生态化与园林化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对于中国的城市来说,生态化与园林化建设既是对以往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破坏生存环境的一种补偿性、修复性的被动行动,又是基于对人类建设性破坏活动理性

10、反省的一种前瞻性、预支性的主动行为。可以看到,各级城市政府都已经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城市的环境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建设生态城市与花园城市的费用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政府城建投入中上升比例最快的一项财政支出,其中用于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投入所占的比例最大。(3)城市建设理念的人性化与人本化坚持人性化与人本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城市建设史所做的重要贡献。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中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人性化与人本化的规划建设强调,无论大中小城市均应具有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与尺度,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与呵护的匠心设计。城市空间作为一种提供交流活动的场所空间,只有当特定

11、的线索对应了人的行为规范时,设计才具有意义。后现代主义的城市环境设计与建设在发达国家城市中所受到的冷遇表明,强调大尺度的城市景观远不如创造宜人的有情趣的城市环境空间更受百姓的欢迎。(4)城市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与效益化集约化经营与效益化经营是城市资源稀缺性日趋突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经营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内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追求多元城市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将在土地开发与其他空间资源的经营中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转化;从关心量的扩大到关心质的提高;从注重政府政绩到注重城市经营的实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都将在认真考虑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前提下予以实施,为此注

12、重提高城市开发建设的集约化与效益化水平与质量将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长期以来,城市的粗放型发展以城市范围无限制的外延扩展以及空间的无序蔓延为主要特征。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十年间,我国城镇用地规模平均扩展了50.2%,一些城市已经超过200%。造成单位用地的平均产出远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因此,如何在城市经营过程中以最少的土地利用容纳最多的城市人口、提高城市资源的开发效益将是城市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一方面今后工作的重点将检讨城市各类开发区的政策,杜绝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作为城市充足的后备空间资源将得到高度的重视。可以预料,今后我国的城市尤其

13、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土地在内的城市资源利用模式将发生重大的改变。(5)城市空间扩展集中化与分散化的有机结合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是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趋势,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上是城市空间的集中化与分散化两种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过程,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化将随之加快,一方面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分散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两种力量在不同时空内表现出不同的强弱对比,因此城市空间集中发展还是分散发展历来成为城市空间发展中两种思想、两种主义争论的焦点。我国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逆城市化空间分散现象,同时城市中心区集中程度将加剧,这对我国选择合理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提出

14、了严峻的课题。(6)城市资源分配的公平化与公开化公平化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平地占有城市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不仅体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公平,而且也体现为代际公平和代内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在以结果公平为特征的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所谓“公正”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市场经济强调效率优先的作用机制又使公平与效率的天平失衡。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真正体现出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规划建设理念将成为保障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作为城市演化发展的一种趋势,社会空间的分异将不可避免,城市核心区与周围边缘区、城市开发与城市保护、富裕阶层与社会

15、普通阶层以及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等为分配城市土地、环境以及其他资源的矛盾将日益凸现,因此,城市政府将通过提高资源分配的透明度,采取公众展示、参与,以及市场调节与政府管治相结合等一切公开化的手段来杜绝一切暗箱操作及由此而产生的腐败行为,不遗余力地保持城市的稳定发展。深圳市在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双赢走出了新的道路,被专家称为“深圳模式”。新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发展首先要科学制定一个比较好的城市规划,合理地配置环境资源,从而取得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市同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这是以人为本、绿色GDP的重要概念。深圳商报记者张小禹摄编者按: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家城市化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并一直延续到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扩张的阶段。目前我国城市总数已超过670个,居住城市人口5亿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以人为本、郊区城市化和旧城改造等问题如何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达到协调一致,使城市建设有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高速发展中的城市深圳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深圳现实层面的“净畅宁”工程的实施,我们突然有种感觉,真正意义上的“净畅宁”与科学地发展一个城市有关。“新城市主义”进入我们的视野,还是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