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37082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标题: 城市经济因素对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导控作用 英文标题: 作 者: 刘滨谊 作者单位: 刊 名: 年 卷 期: 分 类: 城市绿化 中文摘要: 针对城市经济体制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提出二次绿地地价效益和集约型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两大概念,寻求两个转变过程中,城市经济发展的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新的特点和机遇。探讨当今城市经济因素对于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引导控制作用。 中文关键词: 环境建设; 1引言城市景观园林环境的建设发展,同样面临着两个具有全面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景

2、观园林环境是城市经济部门的组成部分,其实物形态的存量和价值形态的资本财富是社会经济活动成果的一部分。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波及到城市景观园林发展问题。所以,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起的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的转变,如何运用发挥城市经济因素对于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的引导控制作用,是当前中国风景园林界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对城市经济学原理及其在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中的作用,从两个转变着眼,提出二次绿地地价效益和集约型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概念,探讨当今城市经济因素对于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引导控制作用。2前提假设与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相关的城市经济因素对于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城市

3、绿化用地地价,城市绿化用地的分布方式,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投资,以及城市景观园林环境直接产生的经济产出,这些是属于城市经济与之直接相关的因素。对于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城市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聚居环境水平,以及由于园林绿地带来的周边地块功能的增值(本文称之为绿地联动效益),这些是属于城市经济与之间接相关的因素。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领域中,正是通过这些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而具体地发生作用的。3历史回顾城市经济因素对于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消极作用城市绿化用地地价,直接受城市经济的控制。符合城市地价的一般规律,是中心地块地价大大高于城市边缘区域地价。地价这一基本经

4、济因素控制了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致使城市中心区发展绿地极为困难,且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区绿地不断被其他用地蚕食取代。在20世纪以追求直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城市发展中,这一现象已屡见不鲜。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投资,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和发展。回顾以往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投资总是少得可怜,一是投资绝对值少,二是在整个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的比重少。以上海为例,1995年尽管其园林绿化建设投资已达到2.36亿,但也只占城市建设维护资金总支出的1.9%。按照一般的城市规划标准,园林绿地通常要占整个城市用地的30%左右,这一用地的比例与园林绿地建设投资的比例显然是

5、不相称的。城市产业结构,也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园林环境的建设发展。一般,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二产业对于景观园林环境的需求远不及第三产业。就城市功能区绿地比例而论,第一、二、三产业对于园林绿地的需求分别为10%、20%、35%。传统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停滞,除了环境观念的主观因素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这种产业结构所致。不论任何时代的城市,居住是一个最为基本、面广量大的功能内容。仅仅满足以居住建筑面积为目标的聚居环境,就不可能对于公共开敞空间和景观园林环境予以更多的需求和关注。这种低水平的、违反人们天性的聚居环境,在工业革命初期的城市发展中最为典型,在

6、我国前些年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建设的居住小区中也大量存在。这种低水平聚居环境极大地阻碍着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进程和发展。4当代展望两个转变中城市经济因素对于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积极作用4.1运用绿地联动效益和市场经济的观念与思路景观园林环境用地本身一般不直接盈利,但是,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些绿地,其周边的商业性用地,才得以正常发挥功能而获取高收益,也正是因为有了高质量的景观园林环境,在有限的地块内,居住房产才得以成倍地增值。“以环境创造价值”1,这种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为各级政府所重视。这里还存在着一个效益计算问题,不能仅仅就绿地本身计算效益,而是应当与其周边用地共同计算。如果把城市绿化用地地价效益

7、称为一次绿化地价效益,把城市绿化用地与其周边用地效益共同构成而形成的同一绿化用地地价效益称为二次绿化地价效益,那么,可得出两种绿化地价效益与城市空间分布的关系,即空间分布通常城市中心二次绿化地价效益大大高于城市边缘区域地价效益。近年,国内许多先进城市的实践已经表明,利用二次绿化地价效益可以有效地引导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用地的合理分布,解决城市中心区发展绿地的难题。即使对于中心旧城区,随着城市发展,中心区绿地也可以不断增加扩展。传统城市中心区景观园林环境建设难的主要原因并非只重视绿地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环境、社会效益,问题在于它只利用了一次绿化地价效益。两个转变过程中的景观园林环境建设仍然是基于城市

8、经济效益的,不过,在注重一次绿化地价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绿化地价的二次效益,这种二次效益在以市场经济为杠杆的商品房产开发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作用。4.2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与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城市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同样,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也存在着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粗放型景观园林建设环境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底质量地实现园林发展。主要表现为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搞大而全或小而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集约型的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特点是高效率、高产出、高质量、低消耗地实现园林发展。注重的是内涵发展和高附加值,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

9、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充分利用。那么,如何实现这种集约型的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呢?具体而言,绿地建设上,就是要运用景观生态绿化的手段,在有限的绿化用地上,合理高效地利用绿化土地资源,尽可能地提高绿化的容积率;绿地空间分布上,做到城市中心高地价地区和城市边缘低地价地区的兼而有之、平衡布局。尽管,城市中心区的绿地地价要高出城市边缘地区绿地地价数十倍,但是,对于同样大小的绿地,城市中心区绿地所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甚至要比城市边缘地区绿地大数百倍。4.3抓住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机遇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改变,第三产业的比重正在不断加大,如前所述,这也意味着对于景观园林环境需求的加大。除了人类社会环境意识增强

10、的主观因素之外,未来以第三、第二产业为主的信息城市,景观园林环境建设发展的势在必行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4.4从面广量大的聚居环境绿化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居民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足够的居住建筑面积,人们已开始对于公共开敞空间和景观园林环境予以更多的需求和关注。作为面广量大的景观园林环境,这种聚居环境的需求,将大大促进城市景观园林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在这方面,目前我国的商品房产建设最能够说明问题。在房产市场中,当住房建造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住宅售价及房型设计臻至一定标准而大同小异时,人们自然会将目光投向住区的环境质量,而住宅外立面、建筑形象、室内外景观绿化环境,则是形成其对住区印象好坏的重要

11、因素。开发商当然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回收投资,提高资金周转率,因此,掌握业主需要,成为产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的7979Westheimer多户住宅区即为一例,它减少了不必要的停车位,营造出植物繁茂的亚热带景观。其住宅的出售率在7个月内就已达到95%,入住率高出其竞争对手约12个百分点。趋向理性发展的上海楼市也掀起了“绿洲”旺销热潮,景观环境对房地产业起显着作用的一个实例即为苏州河改造工程。随着沿岸绿化段的建设及河水治理工作的深入,两岸楼价逐渐升涨。原先近乎停工的楼宇建设重新抬头,已建楼盘价位骤增,即使是苏州河支流沿岸的住宅(如支流兰州河一侧的长阳新苑)亦呈良好售绩,表现出景

12、观环境工程对居民的强大吸引力。如领先一步的“世纪之门半岛花园”不仅借环河而成的有利的半岛地势,更在住区内部引进2万m2的大型花园,使住户内外皆有景可观,从而取得喜人的销售业绩。它进一步证明,在房产市场中,人们已不再是单纯地为购房而购房,同时也在“购买”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景观园林环境是有价的。5结论尽管景观园林环境具有社会、环境、经济的三大综合效益,但是,客观上,城市景观园林环境的建设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城市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景观园林环境的发展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发挥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二次绿化地价效益,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更加符合生态化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客观规律。总之

13、,城市经济体制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将有助于我国景观园林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是历史赋予中国风景园林界的良机。注释:1 赵民,唐子来,侯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2329.2 刘滨谊,姚雪艳.以环境创造价值居住小区景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 1999,(9):1619.作者简介:刘滨谊/1957年生/男/哈尔滨人/中国景观建筑学博士、景观规划设计留美博士后/风景科学与旅游系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着作5部、论文120余篇/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本会理事、本刊编委。全区卫生系统,特别是我院在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业务工作量也正在逐年同步明显增长。老百姓有病大都能够走进医院并看得起病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