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35445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1、 目前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长期以来,中学阶段教育在应试教育指导下了,在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家长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在学习生活中,多注重智育教育,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多注重成绩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多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而导致许多中学生道德缺失,存在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缺乏基本爱心,集体主义淡漠,责任感不强,没有正视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协作

2、精神差等不良表现,有的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美好前程毁于一旦。常言道: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1。中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全面分析新时期中学生道德现状,了解问题形成因素,寻求适合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对中学生道德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1、中小学生道德现状及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他们有着乐观向上的生存观、市场经济的头脑、法制观念以及民主意识等特点,勇于抛弃旧意识、旧观念,渴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们勤奋好学,争取成才,善于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

3、,这些都是中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良好表现。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部分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 (1)基本道德情感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表现出来,令一些中学生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撒谎、作弊、违纪等现象在部分学生中相当普遍。一些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成绩欺骗老师和家长,以获取名利,不守诚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从而缺失正义,对于不平、不公之事不是据理力争,而是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社会责任意识弱。 (2)日常行为规范缺失当前,在校的中学生绝大部分社会公德意识是比较好的,认

4、为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社会公德的实践中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粗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知而不行,有的知而不完全行,有的知却要求他人行,这是典型的知行偏离。还有部分学生虚荣心强、攀比成风,分强调自身的物质基础,穿名牌、用名牌、赶新潮、赶时髦、比阔气,甚至为了显阔,不惜欺骗家长和老师来达到自己炫富的目的。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2 。 (3)自我中心过于突出当代中学生在日常

5、生活中逐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久而久之,将这种“家中我为王”的观念,带进了学校,带进了社会。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强调个人意志,以至于宁可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处事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性格特征,率性而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考虑事情所造成的后果。学习上不思进步,生活上追求享乐,浑浑噩噩度日,缺乏做人常识,心理放荡反逆,无视校规校纪,甚至以顶撞老师、捣乱课堂逞能,这一小部分学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此种种问题,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非常不协调,着实令人担忧。 2.中小

6、学生道德缺失影响因素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自身、社会、学校、家庭四个方面,其中客观原因是由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部分不当和三者没有有效协调造成的,同时加上自身年龄阶段的特点和个人局限,致使道德行为规范缺失。 (1)自身客观条件限制中学生某些自身的因素是思想道德消极的主观原因,由于中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不是很系统、不是很精深,加上他们半成熟、半幼稚性的心理,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把无聊当有趣,在诱惑面前往往把握不住自己。有较强的模仿性和依赖性,同时由于阅历少,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

7、的影响,对书报杂志、电影电视中的不健康情节盲目模仿,对低级趣味津津乐道,不分是非,盲目模仿,对青少年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道德结构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有些学生往往缺乏坚强的道德意志,不能用正确的认识战胜不合理的欲望而发生不良行为,发现一些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经批评教育后认识到是不正确的,但不久又会出现同样错误。 (2)社会不良氛围影响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种经济形式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与多种经济形式相对应的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3,使得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甚至矫枉过正,从“无条件”服从集体趋向有条

8、件服从,甚至趋向于尽量巧妙地保护个人利益。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4;不讲信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给中学生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离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使一些青少年产生信任危机和价值观混乱。一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网络开放,对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鲜花与陷阱并存的世界,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又是一伤害源5。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场所较少,

9、许多学生只有到网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营业性场所参加娱乐活动,不少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越陷越深,甚至有人因此走上歧途。因此社会大环境大气候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消极的问题不容忽视。(3)学校道德教育偏差重智育轻德育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对这一代中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应试教育仍导致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升学率依然是衡量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对思想道德教育大都是流于形式,使教育活动偏离了教育目标,影响了学校正向功能的发挥。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影响,有的老师对道德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产生烦恼厌恶情绪,甚至采取过火的批评和体罚等错误手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导致师

10、生关系恶化。也有一些素质低、缺乏责任心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原则,不分是非,同样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淡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加上学校和教师拼命抓教学质量,对思想上的困惑、感情上的挫折则视而不见,使思想上消极倾向得不到及时正确引导,导致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越堆越多。 道德教育不到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学校往往重视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伟人、名人的榜样示范作用,而忽视当代的、现实的、身边的、普通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在教育方法上,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理解成知识的教育,于是道德教

11、育就成了教师在封闭的校园内解释道德条目,学生在封闭的课堂上背诵、默写道德条目,教育要解决的似乎仅限于学生知道不知道,而无法解决学生怎么做的问题。道德实践趋向形式主义,现在学校虽然认识到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学校也只是将道德实践理解成一两次“作秀式”的活动6 ,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深入开展。 (4)家庭教育误导缺位家庭教育松弛和误导,妨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父母、长辈行为不检,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水平较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违法乱纪,吃喝嫖赌,行为放纵;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黄色录像、登录黄色网页等。这都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

12、当,正面引导不够。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往往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不健全的家庭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失去家庭温暖,沐浴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内战”,令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部分父母忙于工作商务,对孩子不闻不问,缺乏情感的交流,疏于管教,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着缺陷、不良的家庭教育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

13、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3、 推广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

14、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行为成为社会公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这已成为时代的疾声呼唤。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爱国卫家、忠烈刚直、勤俭节约、克已奉公、孝敬长辈、和谐相处等思想品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虽历尽岁月的淘洗越发

15、闪出熠熠的光辉。 1、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传统?一般说来,传统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是长期以来积淀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理中,并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的一种现象。传统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整个人类的各种传统中,文化传统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文化传统是对人类在今天以前所创造的精神现象的一个总称,它的内容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包括从一定价值导向出发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各种思想观念的综合。文化传统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但它又有着自己的核心。文化传统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人们对真

16、、善、美的追求。这一追求,是贯彻于一切思想的一根主线,即向往美好贬斥丑恶,对人类幸福的渴求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向往。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时,要着重研究它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因为在人类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值得我们借鉴、吸收和弘扬的因素和内容,对人类社会继往开来,保持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崇尚伦理,自强不息。 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所谓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