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3332290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14年2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 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A.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 就业率低问题C. 移民迁入过多问题D. 人口负增长问题2. 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A. 中国B. 美国C. 德国D. 印度【答案】1. D 2. C【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2、,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对人口增长率低的国家需要鼓励生育。【1题详解】由题中材料可知,根据该项政策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惩罚不生育,因而主要解决的是人口负增长问题,D正确。【2题详解】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且出现负增长,最相似的是德国,中国、美国、印度人口正增长,C正确。【点睛】本题以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政策及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读“某国1960年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3、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A. 1963年1972年B. 1975年1986年C. 1985年1990年D. 2000年2010年4. 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就业压力大B. 城市人口比重大C. 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 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3. C 4. 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增长模型与人口老龄化问题。【3题详解】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应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时间,也就是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读图得知,该国在1981年1990年期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数量有减少。故C正确。【4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国人口目前增长情况为低

4、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人口增长模式的现代型,而且维持这种状况的时间较长,一般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严重,故D正确。【点睛】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低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根据下列两个北京市人口数字表,完成下面小题。5. 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 大量外来人口迁入C.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D. 人口基数较大6. 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A. 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 环境人口容量为1961万人C. 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D. 人口合理容量为

5、3000万人【答案】5. B 6. C【解析】【5题详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是常住人口增加很快,是由于机械增长导致的,由于北京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故选B。【6题详解】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本题中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的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故选D。【点睛】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

6、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科技、对外开放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科技、对外开放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性;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性。读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 从欧洲迁往非洲B. 从北美迁往拉美C. 从亚洲迁往拉美D. 从亚洲迁往欧洲8.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人到海南定居,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 气候B. 地形C. 政策D. 经济【答案】7. D 8.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等知识点。【7题详解】二

7、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为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甲地为迁出区,应该为发展中国家,乙为迁入区,为发达国家。北美和欧洲是发达地区,是迁入区,AB错误;亚洲、拉美和非洲是发展中地区是重要迁出区,C错误;从亚洲迁往欧洲符合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的主流迁移方向,D正确。故选D。【8题详解】东北地区比海南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老年人居住,因此东北地区的老人到海南定居的原因主要是气候,A正确;东北大多数地区为平原,适合老人行走,海南岛多山、丘陵,平原多在沿海,面积小,不适合老年人,B错误;我国没有老年人人口迁移的政策,C错误;老年人多数已经退休,经济因素是吸引年轻人迁移的因素,D错误。故选A。【点睛

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家庭)、生态环境变化(工程建设、自然灾害)、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9.如图为某地示意图,计划在图中、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和普通服装厂,则、四地的工厂分别是 A. 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B. 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C. 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D. 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详解】图中处适合布局钢铁厂,因为这里邻近铁矿石产地,可就地获得原料供应;邻

9、近铁路线,交通运输便利;位于河流下游,既可就地取得工业用水,又不会对市区造成水源污染;这里又地处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可减轻钢铁厂排放的粉尘、有害气体对市区的污染。图中处适合布局自来水厂,因为自来水厂要求有洁净的水源。处位于河流上游,可就地获得洁净的水源。处适合布局普通服装厂,因为普通服装厂基本属于无污染的工业,又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邻近市区可以方便职工上下班。处适合布局化工厂,因为位于河流下游,可减少对市区的水源污染;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地带的郊外,可减少对市区的空气污染。故C正确。【点睛】工业区的布局要求: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

10、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带,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等。读某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第阶段表示的是A. 城市化起步B. 郊区城市化C. 逆城市化D. 再城市化11. 关于第阶段出现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地租上扬,就业困难B. 城区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C. 中心商务区外迁,带动人口向郊区迁移D. 城市外围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答案】10. C 11. 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阶段出现城区人口除了向郊区

11、转移,还有一部分城市人口向村镇回流,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C正确。【11题详解】阶段为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居民为了追求好的生活环境,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二是郊区和小城镇的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交通便利。故C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结合城市化的基本过程综合分析即可。建设卫星城是缓解中心城市“大城市病”的重要措施,然而,大多数卫星城不仅没能缓解“大城市病”,反而变为了一座座“睡城”: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的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配套设施、人口虽大量入住,但

12、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大部分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域,形成一个钟摆式的城市交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睡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 中心城市产业转移B. 中心城市房价不断攀升C. “睡城”所在地区环境质最好D. “睡城”所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13. 卫星城要摆脱“睡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可行的措施是A. 改善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B. 控制卫星城的房产开发C. 降低中心城市房价,减少跨区域上班D. 大力发展卫星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答案】12. B 13. 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逆城市化问题。【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所以距离市

13、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收人水平较低的人购不起市中心附近的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如商业活动较少,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也不是所在地区环境质最好的,C、D错;白天人口主要流入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市上班,说明中心城市没有出现产业转移,A错,故B正确。【13题详解】由题干可知,“睡城”由于缺乏成熟的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配套设施等问题导致,因此卫星城要摆脱“睡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大力发展卫星城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减少跨区域上班,故D正确。【点睛】“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

14、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下图为某城市过去五年内城市人口变化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为26%左右,主要是由于近郊区环境质量好交通通达度提高土地价格高 政府机构集中A. B. C. D. 15. 该城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B. 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C. 城市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D. 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16. 该城市中心主干道实行“出租汽车单双日行驶制和公交优先

15、”的规定,目的主要是A. 扶持国有企业,促进其快速发展B. 削弱出租汽车相对于公交车的竞争力C.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D. 提高公交系统职工经济收入【答案】14. A 15. D 16. 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城市化及交通规划。【14题详解】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地价较高,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近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导致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高,近郊区土地价格相对中心区较低,政府机构也较少,即错,故A项正确。【15题详解】近郊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变好,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好,吸引了核心区人口的外迁。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根本原因。故D正确。【16题详解】由于城市中心交通拥堵,在主干道实行“出租汽车单双日行驶制和公交优先”的规定,可以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可以有效缓解高峰期交通拥堵状况。故C项正确。【点睛】近郊区人口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