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333015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学业水平)说明: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认为:“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是没有现代民主化进程的。”下述史实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 发动光荣革命B. 颁布权利法案C. 形成责任内阁D. 1832年议会改革【答案】D【解析】从材料“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以得出民主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对英国民主化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B选项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C选项是英国民主化进程的一部分,没有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D选项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本题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对民主进程的影响,所以满足条件的选项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因此排除A、B、C选项,因为这三个选项都在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直接选出D选项。2.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曾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时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时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这反映了英国首相A. 统而不治的政治地位B. 与内阁成员共进退C. 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D. 经济待遇极其低下【答

3、案】C【解析】【详解】根据责任内阁制的特点,以及材料中的“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可知英国首相作为内阁首脑必须接受议会监督。故答案为C项。首相代表内阁行使行政权,具有实权,排除A项;材料中未反映出英国首相和内阁成员的关系,排除B;材料并未提到首相经济待遇低,而是侧重强调首相没有特权,排除D项。【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提干的理解,即英国首相并没有特权,体现了其权力受到议会监督。3.“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的这一惯例A. 制约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B. 意在为国

4、王的过失进行开脱C. 落实权利法案基本精神D. 体现国王“统而不治”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来看,“国王不能为非”原则是对国王权力的制约,由于要保证国王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国王实际上不能作出任何决策,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原则,故答案为D项。这一原则制约了国王的权力,排除A项;B项对这一原则理解错误,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4.在1787年制宪会议期间,曾有代表说:“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够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为了能够使“政府管理自身”,美国决定实行A. 代议制B. 三权分立

5、C. 责任内阁制D. 两党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对政府的管理是通过三权分立实现的,因此选项B正确;代议制涉及的是国会,作为立法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因此不能体现出“政府管理自身”,排除A;美国并未实行责任内阁,排除C;两党制无法实现“政府管理自身”,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政府管理自身”的理解,即政府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5.针对美国的联邦体制,托克维尔曾认为这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此理解全面的是A. 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 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加强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6、结合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答案】C【解析】【详解】美国的联邦制下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中的联邦制与三权分立不同,排除D项。【点睛】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表现一国的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职权划分关系。国家依据这种关系确定行政区划,设立行政单位。联邦制实际上是一种联邦和州的

7、纵向分权,二者在各自权限范围内都享有自由行动的权力。当然,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合众国的宪法、法律和同外国缔结的条约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必须遵守。州可以有自己的宪法或法律,但是,凡同联邦宪法、法律和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6.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但是如果国会重新表决,以2/3以上的

8、多数通过的话,则总统的否决无效,故选A。BC与题意无关,D不符合美国宪法的规定,故排除。【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7.某宪法被认为是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的宪法,在这部宪法之下,国家成为“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国家。由此可知,该宪法是A. 英国权利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德意志帝国宪法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D【解析】【详解】“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体现出这部宪法中民主的成分不够高,又有君主制的可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785年宪法是一票共和下的产物,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

9、误,权利法案对君主权力进行了明确的限制;B选项错误,美国历史上不存在君主的传统,建立之初就实行民主制;C选项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完全君主制的体现,故排除。【点睛】解答本题要对“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即这部宪法中应该既有民主制的成分,又有君主制的可能,结合所学解答即可。8.有人在评论德意志帝国(1871-1918)时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这里的“大猛兽”是指A. 俾斯麦B. 帝国议会C. 普鲁士D. 奥地利【答案】C【解析】【详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因此这里的“大猛兽”是指普鲁士,C正确;俾斯麦属于帝国宰相,不是联邦构成

10、部分,A错误;帝国议会属于议会机构,不符合题意,B错误;奥地利实力低于普鲁士,不符合材料中“大猛兽”的信息,D错误。9.如下图漫画丢弃领航员所示,德皇威廉二世在继位之后不久决定革除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首相职务。由此可见A. 俾斯麦在议会中失去多数人的支持B. 威廉二世的决定符合帝国宪法精神C. 德意志帝国军国主义色彩十分浓厚D. 德意志帝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有权任免首相,德皇并未违宪,所以答案选B。免除俾斯麦职务的是德皇而非帝国议会,故A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干显示的是德意志帝国的专制色彩,但德意志帝国已经是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1、,故D项的“封建”君主制表述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德意志帝国的宪政运作体制的理解,即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免除宰相职务是符合宪法精神的。10.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它们的相同点是A. 政府首脑均由选举产生B. 民意代表均由普选产生C. 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D. 法律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英、法、美、德的代议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法国与美国政府首脑由选举产生,故A项错误;英国上议院、德国联邦议会代表不是普选产生,故B项错误;英国国王没有行政实权,故C项错误;四国法律都规定立法权归议会,故D项正确。故选D。11.某历史著作中有“火车的发明”“

12、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由此推断,这一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世界B. 晚清政府的挣扎与徘徊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 东西方之间的隔绝与冲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B是错误的;他没有反映“火车的发明”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C项是错误;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与材料无关。D项是错误的;他没有反映“火车的发明”。所以选A。12.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相继发生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三大工人运动的先后兴起表明当时A. 工人阶级拥

13、有完善的组织机构B. 资本主义制度失去多数人支持C. 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D. 工人阶级拥有成熟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突出,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选项C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多是自发组织而起,因此选项A排除;资本主义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不可能失去多数人的支持,因此选项B排除;当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因此工人并没有成熟的指导思想,因此选项D排除。13.马克思出身于富有的犹太律师家庭,恩格斯出身于工厂主家庭,在深入调查了解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后,两人立志为改善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而斗争,逐渐转变为彻底的共产主义者

14、。由此可知A. 家庭出身不能完全决定政治立场B. 家庭出身对政治立场没有影响C. 政治立场选择具有很大偶然性D. 两人选择是基于国家发展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出身不同,但是志向和政治立场相同,可见家庭出身不能完全决定政治立场,选项A正确;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出偶然性,排除C;两人的选择是基于其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同情,因此选项D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恩格斯和马克思出身以及最终立场选择的准确解读,即出身不能决定政治立场。14.列宁曾高度评价某著作,认为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

15、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这一著作可能是A. 人权宣言B. 法兰西内战C. 四月提纲D. 共产党宣言【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中列宁的话“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可以得知被评价的文献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奋斗。它的发表标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局面,成为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故D项正确;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与材料不符,排除选项A;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与材料中的辩证法思想不符,排除B;四月提纲认为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由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