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28031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5.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1: 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思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求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惟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请结合教材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哲学为惟一的自由学术”,“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求智慧”。这是对哲学这门学科的最好解释。这也是古希腊人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哲学的定义: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 而不

2、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 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 为学问而学问, 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在谈到哲学的这一特性时,曾以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的不同动机为例,生动揭示了哲学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之间所具有的这一本质区别。毕达哥拉斯把前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是奔奖杯而来的,且大有志在必得之势;第二类人虽自忖目前尚无夺标之实力,但希望籍此观摩,为下一次运动会竞逐宝座而积累经验;第三类人并无功利动机,他们来此的全部目的仅仅是出于好奇,想对有关的东西弄个究竟。毕达哥拉斯认为,只有第三类人才属于我们所说的哲学家。“希腊城邦的公民不用为生活操心,加上他们对饮食

3、要求极其简单,不知高消费为何物,因而有条件沉溺于无休止的精神空谈:logos。希腊人崇尚空谈是贤人智士的气质和风范,认为这是才是真正的sophia(智慧)的活动。这种崇尚空谈之风恰恰是哲学诞生的温床。这种智慧“空谈”中的佼佼者,便被人们誉为sophos(贤者)或sophistes(智者)。这些贤者都是有身份有产业的人,无需为生计操心。他们利用闲暇空谈世界的构成,人的本性,预言城邦的未来,讨论城邦的立法。凡是有智慧,意见高人一筹者,大家便听从之,使他的意见变为立法,或付诸实施。我们在哲学史中看到的苏格拉底之前的所谓希腊早期哲学家,都是这类人物。他们当时并不被人称为哲学家,哲学家的头衔是后人封的,

4、就如同我们今天把孔子叫成哲学家一样。”问题二: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什么叫“已经检验过的生活”或“未经检验过的生活”?请概括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答:一是这表明了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的一个转向,即由宇宙论转向了人生论。现在,人们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都追溯到苏格拉底。不错,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他们主要还是探讨宇宙论问题。到了苏格拉底,他确实是自觉地把哲学对象限制在人生问题范围内的第一人。他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

5、”或“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创造这种意义,如果要他们停止这种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克力同)。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免他的罪时,他拒绝了。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二是所谓“未经检验”和“经过检验的区别”在哪里?这可以结合哲学对人类的思想文化所具有的重大作用来理解。作用有三个大方面:一是对日常意识的反思,二是对学科前提的批判,三是对

6、自由意识的促进。而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核心,我想就是“理性精神”。这可以拿苏格拉底和孔子探讨伦理道德问题的不同来比较一下。苏格拉底固然探讨“美德”和“善”的问题,但他不是探讨“男人的美德”、“女人的美德”和“老人、孩子和青年的美德”,而是着意探讨“包括一切的普遍的美德”。支撑着这种探讨的是对某个概念的定义的追问,也就是柏拉图所谓的“对话”的“辩证法”。而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在讨论“仁”这种抽象的道德标准的时候,恰恰是通过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表现的,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观过,斯知仁矣”(里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等等,绝不像苏

7、格拉底那样执着于纯粹概念的辩论。对于儒家的这种伦理态度,冯友兰解释说:“儒家哲学所求之理想生活,是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而又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这种理想生活,对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不即不离,用现代的话说,最理想的生活,亦是最现实的生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中国的哲学家们有许多的人生箴言和伦理思想,但几乎没有建立什么伦理学的体系。只有奠基于思辩和“超越存在论”之上的西方哲学,才有各种各样完备的伦理学体系。问题三: 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答:首先,要了解这是对本体论(Ontology)的“本体”即“存在”的三种不同观点。什么是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基

8、本上划分为这三个。也就是“是”、“在”、“无”,由此也就是构成了本体论中的“是论”、“在论”、“道论”三种不同形态。那么,什么是“是”或“是论”呢?“是”与“在”是英文“being”的两种涵义,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本体论立场。从“是”的角度来看“being”,就形成了“是论”。它试图说明的是: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当我们说,“这是什么”的时候,就是这种思维的反映了。“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和传统形式,也是本体论之为本体论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逻辑必然性是“是论”所演绎的哲学原理体系的真理性的依据,以“求是”为终极目标的概念论哲学,代表了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悠久的传统;在西方人看来,所谓“求真”在某种意

9、义上就是“求是”。从“在”的角度来看“being”,则形成了“在论”。它试图说明的是:存在怎么存在的问题。当我们说,“某物存在”的时候,就是这种思维的反映了。“在论”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赋予本体论的新的形式。海德格尔说:西方哲学的历史就是“在”的遗忘的历史,因此要追问这个“在”。从“在”的角度来理解“存在”(Being),也就是主张“返回事物本身”;由“在论”来看,“在者之在”乃是经验性知识的范导和内在推动力量;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就是回归真理和心灵的精神家园。因此,在西方哲学看来,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是者”的世界,它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探求存在的真谛;一个是“在者”的世

10、界,它以循环论证的或者艺术的形式探求存在的真谛。前者的悬设目标是存在的普遍必然性,借着工具理性,它导向了科学;后者的悬设目标是存在的自由自在性,借着价值理性和艺术实践,它导向了道德和审美无论是“是论”还是“在论”,都是以存在优先于非存在为前提的。但是,在中国哲学中,非存在是优先于存在的。中国哲学习惯上将非存在叫做“无”。这种以“无”作为研究对象的本体论,我们可以叫它“道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哲学认为,“绝对的存在”和“绝对的虚无”都是不存在的,真实的存在恰恰可能同时也是非存在,这就是中国道家所说的 “无”和佛家所说的“空”。中国道家和佛家所谓有,固然首先指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但因为它并非“

11、真有”,所以这种存在就不具有绝对性;所谓无固然首先指的是客观事物的“缺失”和“缝隙”,但因为这种“缺失”和“缝隙”的重要性,所以也非“真无”。在这里,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谓“有无相生”是也。道论的意义:首先,它拒绝所谓的绝对存在而只承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其次,它主张“有生于无”,这孕育了中国人处世为人的达观性格和逍遥山水的心态;最后,它主张“一切皆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维。问题四: 如何理解“是”与“应当”之间的关系?答:“是”与“应当”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所谓“是”,是指人们实际上做了什么;所谓“应当”,是指人们应当做什么。显然,在人们实际做什么和他们应当做什么之间, 也就是在

12、“是”和“应当”之间, 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伦理学就是研究“应当”的学问:人应该怎么做才是道德的,而本体论是研究“是”的学问: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从从这个描述性的“是”中,无论如何也推不出规范性的“应当”来。因此,道德很难被推论出来,但人们相处又很难不讲道德,这就是伦理学的难处。顺便说一下,新儒家坚持“道德的形上学”,原因就在这里。如果没有一个道德本体,这个世界简直无法可说。所以新儒家坚持,世界本身即是道德的。二是在有关人的行为的是否道德的问题的判定上, 重要的就不是看人们实际做了些什么, 而是看人们究竟应当做些什么。实际做的也许是全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当时

13、不得已而为之的,但如果是不应当的,也是不道德的行为。问题五: 一位男子有很长时间的家庭暴力史。在一次他于酒后滥施暴力的过程中,他的妻子为了保护自己和两个孩子不受到伤害,用当时随手抄起的一根擀面杖击打他的头部,导致他休克死亡。这位女士的行为是道德的吗?请说明你认为这种行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理由?答:这是涉及“自卫”的一个案例。首先,什么是自卫?所谓自卫,是指为了保护无辜而杀人。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按照怎样的原则,自卫在道德上才是正当的?一个人出于保护无辜的目的而实行自卫时,他可以走得多远?这里关键是要区分自卫和侵犯的关系。人当然都有自卫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没有一定的条件而

14、实施攻击,这不是自卫者而是侵犯者的行为。自卫的条件是:(1)动机只能是出于自卫。如果自卫被作为报复的一个借口,则这一行为就是一个邪恶的行为。(2)武力只能是在受到攻击时使用。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在他的生命受到现实的威胁的时候才使用武力的,而不仅仅是出于主观上的推断。(3)武力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只要还有可能求助于警察和当局,就不应当选择使用武力。(4)不能超过自卫的限度。换句话说,假如侵犯者已经被你击昏,你就不要把他打死。在这个案例中,丈夫酒后滥施暴力,妻子拿起擀面杖自卫,致使丈夫死亡,我个人认为应该属于正当的条件之内,是道德的行为。这里看不到妻子想将丈夫杀死的故意,是受到攻击时

15、的正当防卫,是一种本能的反击。问题六: 对于凡高的绘画农鞋,海德格尔曾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他从这双破旧的农鞋中看到了存在之被遮蔽的真理。请欣赏这幅画(见教材),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谈谈你自己的看法。答:据说,荷兰画家凡高留给后世的名作中,有幅极独特,画面上仅一双农妇的鞋。然而这个简单之至的画却引起了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诗意之思,驱使他写下了二十世纪最著名的鞋论:从农鞋磨损的内部黑洞洞的敞口中,劳动者艰辛的步履显现出来。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集着她在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永远单调的田垄上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夜幕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农鞋里,回响着

16、大地无声的呼唤,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及其在冬日的休闲荒漠中无法阐释的冬冥。这器具聚集着对面包稳固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再次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时阵痛的哆嗦和死亡逼近的战栗。这器具归属大地,并在农妇的世界中得到保存。 学者王晓华写 了一篇关于鞋 的文章,曾经谈到这个绘画:“鞋在这里是响应大地呼唤的可靠器具。农妇穿着它走在路上,经历着四季的轮回,承受希望与失望的永恒交替,进行着只有疾病和死亡才能打断和终结的劳作。鞋在最实在处担当着农妇与世界的交道,收留着农妇与大地的亲密接触,以其坚韧品格不断伸展着农妇的世界。农鞋聚集着天地人神的四元游戏,记载着农妇赞天地之化育的个人履历,收藏着她为生存而苦斗的日常生活。它是世俗的圣物。”非常有意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