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9912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习题集2(版本二).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练习一一、 填空(15分)1、 甲骨文又称( )()等,主要是指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2、 ( )历史上也称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3、 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说中的六书指象形、( )、会意、形声、( )、假借。说文解字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指的是“六书”中的( )。4、 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有异的字。5、 原来记录数个义项或意义比较广泛的字,到了后来,分成两个或数个字,分别承担不同的义项或广义的不同方面,这些职能分细的字,叫做( )。原来职能未分的字叫做母字或(

2、)。6、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汉代的()。二、 用传统的“六书”对下列汉字进行分析。(10分)向 休牧取比益 闻然刃衷三、 多项选择题(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10分)1、下列各组字中,都是异体字的一组是_。岩巖泪淚烟煙 发發谷穀干乾岩巖泪淚谷穀 泪淚烟煙发發2、下面各组字中,不全属于上形下声的形声字是_。 芝芷蕴芸艾蔼荣茅茄葭蒹菅葡萄莲藕3、下列字体中属于古文字阶段的有 A隶书b甲骨文 c楷书 d小篆 e金文4、下列各组字中,都是会意字的是A臭寒逐息b从问安莫c即未眉伦 d信武比息5、下列属于假借字的是 A举错不可不察也。(措) B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矣。(上) c行李之往

3、来,共其乏困。(供)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叛)四、简答题(22分)1、举例说明因形求义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8分)2、举例说明分化字的类型。(7分)3、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7分)五、标点(错3个减1分,计15分)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贵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众臣百姓桓公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

4、者非夫二言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作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得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富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注:麦丘:地名六、翻译下面两段文字(第一段落15分,第二段13分,计28分)1、 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

5、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2、古者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城郭不集,沟池不掘,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有不由命者,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尤其上,知罪之在已也。 (史记礼书)注:1诎,读q 。2时使,役使民力以时也。3尤,与成语“无怨无尤”的含义同古代汉语练习一答案一、1、卜辞、殷墟文字 2、隶书 3、指事 、转注、假借4、构形5、分化字、源字 6、许慎二、1、象形,象窗子之形 2、会意;从牛、从攴;表放牧意3、会意,从人从木,表人靠在树上休息之意4、会意;从耳

6、从又(表手形)上古在作战中杀死敌人须割取其左耳以邀功,以又、耳 会意,表示所捕取。5、会意;从两人前后并列之意5、会意;从皿从水;表水从容器中溢出之意7、形声;从耳,门声 8、形声从火然(去掉四点水)声9指事;从刀、一点是指事符号指明刃的所在10、形声;从中衣声三、1、2、 3、BDE 4、AD5 ABD四、(一)、以形索义的方法和步骤:1还复字的古形。2、辨明字的构形方法。3、参考和利用说文的正确解释。4、查找例证。以形索义需要注意的问题:1、所依据的字形要正确。2、分析和判断字的构形要正确。3、证据要充分。4、并非所有的汉字都能以形索义。(例子和具体内容参见王宁先生主编古代汉语54页)(二

7、)1、母字表引申义,分化字表本义。 2、母字表假借义,分化字表本义。3、母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分化字专表某一引申义。4、母字表本义,分化字表假借义。5、母字与分化字分开表示广义的两个方面。(参见教材62页)(三)所谓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隶变实现文字的符号化;实现符号的简单化,便于书写;奠定了实用汉字的基本形体。隶变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的严密裹刺的纠缠,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面目焕然一新、简洁明快,能更好地适应毛

8、笔的性能,便于书写,大大提高了汉字作为汉语工具的功效。又在本质上保持留着汉字的表义特性,从而使古老的汉字面貌焕然一新,大大增中了它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两千我年过去了,实用中的汉字形体(指文字构形),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可见,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所以被看作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另外隶变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的需要,对汉字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改造,既从书写形式上实现了革新,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使用效率,又在本质上保留汉字的表意特征,从而使古老的汉字面貌焕然一新。五、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

9、。”公曰:“美哉寿乎! 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贵。”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众臣、百姓。” 桓公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作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得罪于其臣

10、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 公曰:“善。赖国家之富,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六(略)古代汉语练习二一、 单项选择题(20分1、 下列各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有a牛犬月手戶;b牢刃鳥鹿埃;c牧本象虎启;d上日魚步鬥2、 上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双音词,下列各组不属于双音复合词的是a仓廪b天子c知道d膏腴3、 夫齐国天下莫强焉”中“焉”字是a代词b语气词c词尾 d兼词4、 古之人不余欺也”可分析为a疑问代词宾语前置b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c用助词“之”作提宾标志。d强调前置。5、 对“故不能推车而及”句中“及”字解释正确的是a本

11、义 、被动用法 b引申义、使动用法 c假借义、连词d比喻义、为动用法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句中“明”字意为a清楚b明智c视力、眼光d明亮7、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据此“琀”为a省形字b省声字c亦声字d会意字8、“豕人立而啼”可分析为a“人”主语。“豕人”,放猪的人 b“豕人”共作主语;“立”作“啼”的状语 c“豕”作“人立而啼”的状语。d“人”状“立”,“人立”再状“啼”9、奈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中“其”字的用法是a第三人称代词 b表示测度语气 c表示希望语气 d加强反问语气10、下列各组字中,都是狭义异体字的一组是a发發谷穀干乾b岩巖泪淚烟煙c共供奉捧谷穀

12、 d泪淚昏婚舍捨二、 多选题(20分)1、 下列各组字都是会意字的有a涉伐爭鬥牧b本末天步受c秉及武信采d其首走出2、 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a按音序排列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d按时代排列3、 下列各句中,属于被动句的有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c卫太子为江充所败。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 下面各句中下加括号的词语,分别是两个词的句子是a为人勇有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d魏公起自叛徒,奋臂大呼,四方(响应)。5、 下列各句中“与”字是介词的句子有a齐候陈诸候

13、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b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c秦伯纳五女,怀嬴与焉。d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三、 解释下列词在句中的含义和本义。(40)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勤2、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色3、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病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5、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越6、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7、今彗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 向8、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9、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烛10、城朔方城。 城11、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贰12、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田13、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趋1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果15

14、、恭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臭16、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 睡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购1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19、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兵 20、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羹四、标点(10分)世称纣之时夜郊鬼哭及仓颉作书鬼夜哭气能象人声而哭则亦能象人形而见则人以为鬼矣鬼之见也人之妖也天地之间祸福之至皆有兆象有渐不足然有象不猥来天地之道人将亡凶亦出国将亡妖亦见犹人且吉吉祥至国且昌昌瑞到矣故夫瑞应妖祥其实一也而世独谓鬼者不在妖祥之中谓鬼犹神而能害人不通妖祥之道不睹物气之变也(论衡订鬼篇)四、 翻译下面两段文字(每段10分,计20分)1、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2、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