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调研).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7999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房改造(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危房改造(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危房改造(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危房改造(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危房改造(调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房改造(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房改造(调研).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先争优调研报告圆困难群众安居梦的做法和启示 大通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 大通县委党校二0一0年十月圆困难群众安居梦的做法和启示 大通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 县委党校内容提要:危房改造是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大通县在全省率先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列为全县为民办实事重点建设项目,在2009至2010年间完成6000多户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诠释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为进一步推动大通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关键词:危房改造 农村困难群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全力推

2、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与统筹发展的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大通县把贯彻“四个发展”精神变成实际行动,坚持产业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改善民生“四轮驱动”,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高效型转变,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是各级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是体现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我校组织教师就大通县服务群众,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大通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现辖9个镇,11个乡,289个村民委员会,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农业人口8万户、35万人

3、,其中农村低保户9532户,3.02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大通县在全省率先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列为全县为民办实事重点建设项目,带动了全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的全面铺开。一、2009年2010年大通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2009年,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47户。其中,农村低保户373户,优抚对象30户,分散供养五保户17户,残疾户207户,贫困户1520户,共拆除危(旧、倒)房10691间,12.83万平方米,新建住房11922间,17.88万平方米。全县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5030.7万元,其中,省、市补助资金2816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256万元,个人自筹1958.7

4、万元。在危房改造工作中,通过和扶贫开发项目、农村“三集中”项目结合,完成了青林乡棉格勒村122户,新庄镇李家山村50,塔尔镇东庄村136户,石山乡下丰积村、小沟村179户,小沟村45户的整体搬迁工作。2010年危房改造工作在全县20个乡镇全面实施,全县计划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3300户,通过本人申请、各乡镇调查审核、公示等“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程序,共确定危房改造户3905户(其中与“三集中”建设相结合有8个村512户)。至8月底,1734户主体已完工,1798户正在建设,408户已备料待开工。近两年的危房改造工作,为6000多户农村困难群众圆安居梦。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的主要做法

5、及经验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知难而进,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才能取得应有成效。大通县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确保危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大通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由民政、城建、监察、财政、审计、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镇长为成员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具体负责本乡镇工作。各级政府制定了实施方案、工程规划,县、乡、村及危房改造对象层层签订了危房改造工程目标责任书和项目建设协议书,从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上保

6、证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针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沟通,紧密协作,整合资源,共同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0年,城建部门设计出了符合大通本地风土人情的4套房屋样式,以供危房改造户选择;安监、城建部门对全县各乡镇的危房改造质量监督员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明确安全责任目标;国土部门加强用地批复的审核把关,确保不在林带内、主干公路两侧、旅游景区内建房。同时,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办公会议,全面了解工

7、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掌握情况,摸清底数,民政工作人员在以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走村入户、征求意见等形式,逐村逐户了解情况,对住房困难群众的人数、基本状况和分布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和登记造册,建立危房改造台帐,拟定具体落实措施,做到了情况明、底子清、对象准。并采取“倒排队”的办法,对需改造危房分批次安排,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 “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程序,确定危房改造户。同时,为确保危房改造对象的准确性,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又组织监察局、财政、城建、民政、安监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分片

8、对各乡镇确定上报的危房改造对象采取抽查和整村入户的形式,进行了复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审批。四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坚持因户制宜,分类补助,根据农村困难群众家庭差异,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对一般困难家庭、易灾地区整体搬迁户,每户一次性补助资金10000元;对农村低保对象、优抚对象一次性补助资金19200元;对农村五保户,每户一次性补助资金35000元改善条件,由乡镇中心敬老院供养。这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稳步推进的要求,本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政府补助标准上,根据困难群众住房困难的实际,结合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拉开档次,分级补助的办法,即解决了农村特困家庭住房困难,又保证了

9、农村低保户、优抚对象、残疾人家庭中的住房困难问题,同时,也惠顾了部分低保边缘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五是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根据省民政厅印发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规划指导框架,科学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坚持“三个结合”,即将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三集中”项目相结合,要求与村镇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将重点优抚对象和残疾人危房改造与助残等活动相结合,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帮扶;将低保优扰对象与一般困难户相结合,力争两个都要照顾到。对于整体搬迁的危房改造户,在项目实施前,民政、扶贫、新农办等部门联合做好整体规划,确保整体搬迁户的危房改造符合本村规划和整体环境要求。六是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工程

10、质量。按照“建得起、住得下、不浪费、重质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建房标准,科学选择建房地址,严格按照统一图纸进行施工,尽量做到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面积标准根据救助户的家庭人口和家庭人员构成确定,保证按修建标准完成34间、4560平方米的住房,坚决杜绝浪费及二次致贫现象发生。严格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各乡镇一把手负总责,并确定一名危房改造质量监督员,由县安监、城建部门联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同时,各村专门确定了一名安全监督员,分别在2009年、2010年由各乡镇组织两期培训班负责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七是坚持按照整村推进、先易后难原则开展工作。首先着眼于整合资源、提高效益,优化方案,将危房改造与扶贫

11、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整体捆绑起来,做到了危房改造工程紧密结合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率先完成公路沿线、旅游景区周边的改造。其次合理分配危房改造户,在已完成规划编制的村按照村级规划先行实行危房改造工程,对未纳入整村推进而今年急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重点对象优先照顾。同时,统筹协调扶贫、农牧、交通、水利、林业、电力等部门,解决通电、通水、通路等配套设施,为建房对象提供发展农业、种植养畜、特色产业等优惠措施,帮助建房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增强抗灾能力。八是积极筹措配套资金, 确保配套资金全额到位。根据西宁市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关于下达全市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计划的通知,2010年全县农

12、村危房改造政府补助资金 6336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5280万元,市级补助资金528万元,县级补助资金528万元。根据青海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全县危房改造对象补助资金,实行个人银行账户“一折通”形式直接发放到危房改造对象手中。九是推广节能技术,促进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绿色发展。省、市、县政府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中大力推广和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大通县农村危房改造中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通过多方调查、走访,了解征求干部群众意见,从燃料成本和群众接受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节能热炕为农村危房改造节能技术之一,在危房改造中进行推广应用。目前节能热

13、炕安装覆盖率达88%以上。3、 大通县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的几点启示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诠释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展示了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体现了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大通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实践证明,农村危房改造是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一是高度重视,整体联动。大通县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农民收入低,农村危房数量大,涉及困难群众多,危房改造的难度大。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建立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强化部门协作机制,抓好农村困难群

14、众危房改造过程中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监督等方面的衔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立了强大组织领导体系和完善责任体系,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力和工作优势,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大通县在工作中坚持规划先行,做到了危房改造工程的科学性、前瞻性,用规划指导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农村危房改造与大通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乡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促进农村生态建设,为乡村旅游等农村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发挥了农

15、村危房改造的综合效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打组合拳,形成工作合力。在危改工作的关键环节上,把资金筹措、质量监管作为重点,采取各级政府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部门帮扶一点的办法,除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外,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户自筹、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将扶贫、优抚、移民、残疾人救助等资金整合使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统筹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四是强化管理,措施到位。工作中认真总结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建的经验,探索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补助标准、申报程序、验收条件、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和乡镇的职责等,坚持民主评议、公开公示、逐级审定、建档立册;坚持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严格建设标准和质量,进一步加强了对危房改造工程的管理。五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农民是受惠者,更是改造的主体。由政府出钱补助农民建房,千家万户得到实惠,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政策。再好的政策,只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把好事办好。大通县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农村危房改造的根本标准,着力“三个”坚持,即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公开政策、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