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5812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品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危险品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危险品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危险品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危险品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品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品管理办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品管理办法一、为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和项目部财产免受损失,防止危害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办法。二、项目部及各场站易燃、易爆危险品(氧气、乙炔、油漆、汽油、柴油等)应按此办法对危险品进行严格管理。三、危险品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计划,由采购部负责采购,设专库分类存放管理。四、危险品的管理实行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由使用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到仓库领物,不得由他人代领,各单位的危险品保管员名单应送交办公室备案。五、领用危险品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原则上应需要多少领多少,一般危险品一次领用量最多不得超过两天耗用量。使用单位的保管人员应严格跟踪危险品的使用消耗,并有详细的使用消耗记录。用剩危险品应及时退

2、回仓库,退库物品必须标签清晰,数量准确,使用后的残渣废料、空容器,严禁随意抛弃,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六、使用危险品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的危险品性能,使用方法,贮存方式,必须严格按物品的特性进行操作和贮存。各部门主管负责人应经常教育、督促、检查有关人员按章办事,以确保安全落实。七、凡使用危害性大的危险品,应制定有效的事故处理方案,有具体的应急措施和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发生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八、外单位前来借用或调拨危险品,须凭该单位的介绍信、公安部门证明和危险品使用证,经我有关业务部门批准办理。九、办公室要经常对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等安全措施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并对使

3、用危险品部门和保管危险品的仓库,设置相应的防范措施,配备不同类型的消防灭火器材和其它防护用具。十、各级管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来维护企业生产安全,凡违反以上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查清责任,视情节轻重分别处理,凡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事故者,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一切责任,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者,加重处理。危险品管理制度 什么事是危险品危险品:指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性质的物质。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等。 工作职责 1.安全部负责收集、编制安全数据 和“危险品清单”,并负责本部门危险品的使用、贮存管理。2.采购

4、负责采购、运输及与相关方的协调。3.仓库负责危险品的贮存管理。4.生产负责本部门危险品的使用、现场危险品存放管理。5.办公室负责处理危险品废弃物。6.安全员负责对有关危险品的各环节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分类管理 1.易燃液体。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3.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强腐蚀性酸、碱等。 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采购在购买危险品时,须要求危险品供应商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或者化学物质的成分、名称及其危险特性。2.品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技术说明书的适用格式,并统一保存管理。3.安全员负责组织对危险品使用及保管人员进行危险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培训。 定制标识 1.根据危险品安全技术

5、说明书或其危险特性,安全员应制定包括危险品的名称、危险特性、防护措施、急救、储运、泄露处置等内容在内的危险品标牌大纲。并提交采购统一定制标牌。2.危险品的贮存和使用场所都应设置醒目的危险品标牌。 危险品管理 1. 在生产储存时,应杜绝一切火源,严禁烟火。2.电器设备、照明等应采用防爆装置,做好防静电措施,保证通风。3.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储存地方必须干燥,特别是要与酸类物品隔存,灭火时注意选择灭火器类型。4.使用时一定要按规定做好防护措施。危险品的废弃物必须放置在工厂的垃圾站,不得任意抛弃废弃物,污染环境。 危险品的异常、紧急事件处理 1. 泄漏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

6、区域;如发生人员受伤或环境受到污染时,应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实施。2.对发生异常、紧急事件后必须及时召开专项会议进行讨论分析并作出预防措施。危险品应急预案危险品应急预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明确责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防患意识,加强对危险品的提前预防工作及应急能力和安全防患,保证人员的安全及企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该预案如下: 设立领导小组: 组长:张国彬 副组长:丁小平、张新芳成员:梁明灿、杨爱兵、郭占明、王清明、李聚收、孟宪亮、栗子兵、蒋作发 设立各行动组: 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车辆运输组、物资供应组、抢险抢修组。 职责职责职责职责: 2.1领导小组职责:发生事故时

7、,由各部门负责人或内勤及时通报指挥部,由指挥部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必要时向临近的医院发出救援请求,并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2.2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3副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2.4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小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2.5负责事故抢救、警戒、治安保卫人员等参与抢救并对工作和事故现场保护好。 2.6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2.7负责抢救物资的供应工作及抢救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急救专业队组 3.1通信联

8、络组: 任务:确保各小组和领导小组间广播和通讯的畅通,通过广播知道人员疏散和自救。 3.2抢救组:任务:该组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进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关闭系统,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以至危害范围的扩大。 3.3医疗救护组: 任务:抢救、护送、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中毒人员。 3.4车辆运输组: 任务: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的运输。 3.5物资供应组: 任务:为急救行动提供物资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讯器材等。 化学品泄漏事故 4.1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为防止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发生意外破裂,

9、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险,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4.1.1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4.1.2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4.1.3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

10、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4.2化学品泄漏控制 4.2.1如果在仓库内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4.2.2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4.2.3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4.3泄漏物的处置 4.3.1气体泄漏物处置:应急处理人员要做

11、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 4.3.2液体泄漏物处理: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 4.3.3固体泄漏物处理: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全区卫生系统,特别是我院在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业务工作量也正在逐年同步明显增长。老百姓有病大都能够走进医院并看得起病了,老百姓“看病难”

12、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a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special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overfulfilled the province upper and lower knots of up to 500,000 yuan fee collection tasks. 5, further standardize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e staff quality. Adhere to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