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066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责任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UC-BK-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医疗责任保险市场缺失原因分析 作 者: 钟 旭 东 学 院: 财政金融学院 专 业: 保 险 学 年 级: 2006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王 颖 论文成绩: 日 期: 中文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维权意识和人本观念逐渐加强,医疗纠纷诉讼呈上升趋势。在当前医疗执业风险激增、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医疗责任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机制,理应发挥维持医疗机构财务稳定性、补偿患者损失和协调医患纠纷的重要作用。但在该险种的实务经营中,医疗责任保险却面临着市场缺失的现状。本文在相关学者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从需求层面、供给层面和制度层面对医疗责任

2、保险国内市场缺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力求找出症结所在,以期解决之道。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As a result, medical disputes and lawsuits are on the rise. In current,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as a risk transfer mec

3、hanisms,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providing compensa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solving medical disputes. However,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are faced with the status of poor circulation in practice. Relying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4、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reasons of the market distress of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from the level of demand, supply and system. By analyzing, we hope to find a solution.关键词医疗责任保险 市场困境 供需矛盾 制度缺失第一章 导言一 医疗责任保险概述与我国的发展现状医疗责任保险是以医务人员在从事与其资格相符的诊疗护理工作中因过失发生医疗事故, 导致医疗机构承担经济赔

5、偿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属于职业责任保险。 张洪涛, 王和.责任保险理论、 实务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从实务角度界定,根据太平洋医疗责任险总则第三条的表述,医疗责任保险是指“被保险人由于执业过失行为造成医疗损害事故所致患者伤害,依法应由其负责时,由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规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或因医疗损害事故所致医疗机构医疗费损失给予经济补偿的一种职业责任综合保险”。鉴于医疗行业的高风险属性和赔偿责任的高额度属性,医疗责任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在损失赔偿社会化、解决医患纠纷和完善医疗服务机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医疗责任保险起步较晚。1999年,云

6、南全省由政府发令试推行医疗责任保险;人保、平安等保险公司于2000年前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也推出了商业医疗责任险。这一险种的引进,是与我国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与日俱增的局面密切相关的。近年来,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的维权意识和人本观念逐渐复苏,医疗纠纷数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个案赔偿金额可高达数千万元。以北京地区为例,2003年发生医疗纠纷共8000多起,赔偿总额达5000万元,占医疗机构业务总支出的1%2%,单笔最高赔偿额为130万元。 陈玲.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的供需矛盾分析.上海保险, 2005 (6)另据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疗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

7、03年,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医院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10.81万元。医疗索赔案件数量的上升,索赔标准和金额的增加,以及随之恶化的医疗执业环境,使得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对转移赔付风险有了更迫切的需求。这本应是医疗责任保险在国内开拓市场,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契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该险种实务经营的现状不容乐观。以2005年开始强制推行该险种的北京市为例,当年参保机构仅400余家,缴纳保费2000多万元。但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招标文件预测,参保机构应为700家,预计保费在4000至5000万元。 许飞琼.责任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

8、7 2005年至2007年,参保医疗机构呈明显下降趋势(图1),参保率从61.2%下降到46.8%。 数据来源:北京市卫生局图1再来看一组数据。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人保财险保费收入如下:车险保费收入192亿元(商业车险同比增长了24.6%,交强险同比增长了5.1%),农业险7.7亿元,责任险14亿元,意外及健康险9.7亿元,财险(包括企业财险和家庭财险)43亿元,船舶货运险22亿元。 数据来源:证券时报第七版 徐涛 2008.4.18 其保费结构如图2所示:图2责任险保费占人保财险保费总收入的比例仅为8%,而这其中产品责任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又占较大比例。由此不难看出,医疗责任保险在财险公司

9、的销售与经营中所占份额实在是微乎其微的。对比可见,在医疗执业风险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医疗责任保险却陷入了市场缺失的困境。保险运行机制是建立在规模效应和大数法则基础之上的,该险种过低的参保率使得保险公司运营成本增加,聚集的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分散,也就不能实现损失赔偿的社会化,进而影响医疗服务的稳定与发展。2010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国内医疗责任保险市场缺失的原因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期对症下药,寻求医疗责任保险得救

10、之道,进而维护医疗公共服务事业的健康与和谐。二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回顾国内学者对医疗责任保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侧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介绍国外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的历程与模式,并与国内的条件进行对比,借鉴先进经验。二是对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地区的调研,通过数据统计和市场分析,总结医疗责任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解决建议。三是从供求关系和法律层面对医疗责任保险实施现状作出理论性的论述。陈玲(2005)从供需矛盾的角度分析了医疗责任保险发展陷入瓶颈的原因,认为当下该险种潜在需求巨大,但是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效供给,并肯定了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的必要性。 陈玲.我国医疗责

11、任保险发展的供需矛盾分析.上海保险, 2005(6)李国炜(2005)对中美医疗责任保险的市场主体、产品供给、运营环境、运作实践和医界的保险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强调法律、政府和专业化的作用。 李国炜.中美医疗责任保险之比较研究.医学与哲学, 2005(4)俞彤(2008)从效用原理定价策略和贝叶斯风险估计两个方面对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定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从而为医疗责任保险的合理定价提供了一种数理性参考,使国内关于医疗责任保险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 俞彤.医疗责任保险的定价分析.中国卫生经济, 2008(9)王婉(2008)从医疗职业风险、法律政策、经济管理及

12、社会因素等四个角度对影响我国医疗责任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认为需要建立适合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运行的长效机制。 王婉.医疗责任保险需求分析.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李国炜(2006)介绍了美国非商业性的相互保险公司提供医疗责任保险的运作模式,指出其具有弹性的保险计划、有力的风险管理、多功能的法律服务和低成本的运作四大优点。认为国内可以借鉴相互保险的模式,建立健全医疗损害赔偿制度。 李国炜.相互保险: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取向美国医疗责任相互保险公司的启示.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6(13)王保真(2007)论述了政府在医疗责任保险推行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认为医

13、疗责任保险的发展,关键不是靠行政外力,而在于保险公司的内部动力。卫生部门能否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化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医疗责任保险的推广。 王保真.医疗责任险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中国医院院长, 2007(9)黄志萍(2009)分析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审判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适用“二元化”现象,对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和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加快统一立法,从根本上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黄志萍.论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9(3)王婉(2007)系统介绍了国内学者对医疗责任保险概念界定、国内外发展实施现状、发展模式和法律制度问题的研究成果

14、,并对未来几年的研究做出了展望,认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深入研究的突破口。 王婉.医疗责任保险研究现状述评.湖北社会科学, 2007三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的介绍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医疗责任保险市场缺失的原因探析,找出问题所在,为进一步设计解决方案以实现医疗责任保险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医疗责任保险在国内市场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供需双方的矛盾,也是制度层面的问题,甚至关联到最根本的文化属性。本文主体部分,将从需求层面、供给层面和环境制度层面三个角度,逐一分析医疗责任保险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本文第二章从需求层面切入,通过对医疗执业风险、风险转移方式选择和医生收入水平的分析,解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投保人)的投保动机和投保能力,寻找需求不足的原因。本文第三章从供给层面展开,通过对保险公司(保险人)一方所提供的该保险产品的价格与服务的具体分析,揭示供给不足的原因。本文第四章围绕环境制度层面,对医疗责任保险实施所依赖的法律环境、税收政策和社会文化氛围逐个分析,诠释在市场缺失背后所隐藏的制度缺失。第二章医疗责任保险市场缺失需求层面原因分析一 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投保动机1.医疗执业风险从理论上讲,随着人类对生命与疾病的探索逐步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