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32900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与节能探讨作者/来源:孟新东 (湖南金信化工有限公司 冷水江 417506) 日期:2007-2-130 前言据了解,在我国合成氨生产中,中小型氮肥大厂占有很大比重,而中小型氮肥厂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80以上采用固定层煤气炉生产。煤气炉生产原料气的能耗和成本占合成氨总能耗和总成本的 60左右。因此,如何搞好固定层煤气炉的调优与节能,是当前中小型氮肥厂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从固定层煤气炉的生产原理及制气效率入手,根据本人多年来工作实践及近年来兄弟厂的技术改造经验,谈谈如何进行固定层煤气炉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及技术改造,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

2、 固定层煤气炉的生产原理及其制气效率在合成氨生产中,需要制备氢氮比为 31 的原料气。在中小型氮肥厂中,大都以空气和蒸气为气化剂,间歇通入固定层煤气炉,与灼热的炭起反应,生产半水煤气。根据生产工艺和安全需要,制气循环为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吹净五个阶段,概括起来可分为吹风和制气两个阶段。吹风阶段将空气通入固定层煤气炉中,空气中的氧与灼热的炭起反应,其主要反应式如下:2C+O2=2CO+234.08kJ (-1-1)C+O2=CO+401.93kJ (-1-2)CO2+C=2CO172.28kJ (-1-3)进行吹风的目的是将碳与氧气的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贮存于炭层中,供碳与蒸汽反应生

3、成水煤气使用。这一阶段中,在消耗一定炭量情况下,贮存于炭层中热量越多,其吹风效率越高。E 吹风 =(Q反 Q 气 )Q 燃 100 (-2)式中:E 吹风 吹风阶段的效率;Q燃 吹风阶段消耗的燃料所具有的热值;Q反 吹风时反应放出的热量;Q气 吹风气带走的热量。在制气阶段中,将蒸汽通入固定层煤气炉中,蒸汽与灼热的炭反应,生产半水煤气。其主要反应式如下:C+CO2=CO+H2131.38kJ (-3-1)C+2H2O=CO2+2H290.196kJ (-3-2)CO+H2O=CO2+H2+41.19kJ (-3-3)其主要副反应有:C+2H2=CH4+74.898kJ (-3-4)这一阶段反应主

4、要是吸热反应,吹风阶段贮存于炭层中的热量越高,制气反应越有利,制气效率越高,其制气效率 E 制气 是指所获得的水煤气的热值 Q 气 与气化时消耗的燃料所具有的热值 Q 燃 、气化剂所带入热量 Q 蒸 与吹风时蓄积于燃料层内可利用的热量 Q 利用 三者和之比,可用下式表示:E 制气 =Q 气 (Q 燃 +Q 蒸 +Q 利用 )100 (-4)吹风时蓄积于燃料层内可利用的热量 Q 利用 应相当于气化反应时所吸收的热 Q 反 ,反应后水煤气所带走的热量 Q 煤气水 与热损失 Q 损 三者之和。制造水煤气的总效率 E 总 ,即为 上述两阶段的综合结果,可用下式表示:E 总 =Q 气 /(Q 燃 +Q

5、蒸 +(Q 反 +Q 水煤气 +Q 损 )/E 吹风 )100 (-5)2 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如何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减少热损,以提高制气效率非常重要。工艺操作条件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气体的产最、质量及消耗。下面,从吹风速率、炉温、蒸汽用量、炭层高度等几个主要方面加以阐述探讨。(1)提高吹风速率,缩短吹风时间 在吹风阶段,炭与氧反应放出热量。入炉空气总量的多少,决定了煤气炉生产负荷的高低。入炉空气总量的调节,可通过吹风速率的大小和吹风时间长短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在原料允许的范围内,应尽量提高吹风速率,缩短吹风时间,可使炭的燃烧反应加快,即有利于-1-1,-1-2 反应进行,而缩短二氧化碳和赤热炭

6、接触时间,使得吹风中反应不朝-1-3 式进行,以减少吹风中一氧化碳含量,从而减少吹风带走的潜热,亦即有利于提高 Q反 ,减少 Q气 ,提高吹风效率和提高煤气炉气化强度。但过高吹风率,将会使炭层吹凹,甚至吹翻,轻者使带吹物增加,重者使气化层受到破坏,因此,吹风速效大小,应以炭层不吹凹为原则。不同的原料选择不同的吹风速率。同时,吹风速率增大还受到风机能力的限制。(2)采用高炉温高炉温是指煤气炉气化层维持较高的温度,提高炉温对气化反应是有利的。气化反应属气固相系统的多相反应。整个过程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过程,物理过程和气体扩散有关,化学过程和化学反应速度有关。当这两个过程中有一个因素较慢时,该较慢的因

7、素就决定了整个气化过程。根据质量作用定律,以各组分气体压表示平衡常数 Kp。Kp=(PmC+PnD)(P pA+PqB) (-1)上式中,P A、P B、P c、P D各为 A、B、C,D 气体组份的分压。温度对平衡常数 Kp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等容反应:dlnkcdT=Q vRT 2等压反应:dlnkpdT=Q pRT 2上式中,Q v和 Qp为等容等压下的反应热效应。在吹风阶段,反应-1-1 和-1-2 属放热反应,经研究表明,在煤气炉操作温度范围内反应认为是不可逆的。反应-1-3 是吸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在一般煤气炉操作温度下,反应处于动力学控制,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还原反

8、应速度加快,即有利于-l-3 式反应进行,从吹风效率分析,由于高温,使带走的显热和潜热增加,会使吹风效率降低,但在中型氮肥厂均设有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回收其潜热和显热,其能量损失不大,而煤气炉的气化强度却可大为提高。在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气反应是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将加快反应速度,有利于-3-1,-3-2 式反应进行,而不利-3-3,-3-4 式反应,提高气体质量,提高蒸汽分解率,即 Q气增加,制气效率和气化强度都可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提高炉温对提高气体质量和降低消耗都是有利的,因此,在不超过原料灰熔点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炉温。目前气剂层温度难以直接测得。一般以上气道出口温度表示,上气道出口与气化

9、层温度及气化层位置有关,因此,操作中要综合判断。在人工加炭时,上气道温度波动幅度大,自动加炭,温度较稳定,应根据不同原料,不同加料方式,制定不同的温度指标。一般情况下,人工加炭时上气道温度控制在 650700,自动加炭时控制在 600650。(3)适当的蒸汽用量在吹风阶段结束开始制气,水蒸汽送入炉内和灼热炭反应生成水煤气,蒸汽刚入炉时由于气化反应温度高,蒸汽分解率高,气体质量好,但随着时间加长,气化层温度逐渐降低,其蒸汽分解率也逐渐降低,使制气效率下降,在生产中,选用适当蒸汽用量十分重要,蒸汽用量过大,蒸汽通入炉内速度快,使水蒸汽和燃料层接触时间短,部分蒸汽来不及和原料反应流走,这不但降低了蒸

10、汽分解率,同时未分解的蒸汽量增多,带走热量增多,热损失增加 Q损增大,温度降低,煤气质量差,制效率低,若蒸汽用量过小,虽然满足了蒸汽与燃料层接触时间,能获得优质煤气,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燃料层的蒸汽用量过小,降低了发生炉的生产能力,有时还会发生结块结疤,使气化层恶化,因此,选用蒸汽用量以维持炉温为原则,可根据煤气中 CO2含量,灰渣情况综合判断蒸汽用量是否合适。(4)合适的炭层高度 煤气发生炉内炭层高度,对气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从吹风阶段看,炭层高,会使吹风气与炭层接触时间延长,CO 2被还原,CO 含量增加,热损失增大,这是不利的一面;但当制气时,高炭层使气体与炭层接触时间增长,有利于 CO2

11、的还原,可提高煤气质量和产量,这是生产的主导方面。因此,选择高炭层操作对整个生产是有利的,炭层太薄,使气体质量变差,甚至引起吹翻,使气化状况恶化,严重时会使煤气中氧含量增高,威胁安全生产。选择炭层高度,还要根据鼓风机性能进行,风机压头高,炭层可适当提高:风机能力小,则不宜采用过高的炭层,否则,会影响吹风速率。在选择炭层高度时,还应根据原料的不同粒度进行,大粒度原料可适当提高炭层,小粒度原料则适当降低炭层。总之,选用合适工艺条件,对稳定炉况,提高气体产量和质量,提高气化效率降低消耗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原料,选择相应的工艺条件。3 固定层煤气炉气化过程中热损失及回收在固定层间歇法煤气炉生

12、产过程中,由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供蒸汽与炭反应生产煤气。其制气效率由Q 损 决定。因此,如何减少 Q 损 ,提高制气效率显得十分重要。表 1所列为一制气总过程热量平衡计算实例,其总过程效率为:15994022717848100=58.8()。由此可知,由于过程热损失大,其效率很低。其热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吹风气潜热 q1;(2)吹风气显热 q2;(3)混合煤气显热 q3;(4)混合煤气水汽焓 q4;(5)带出物显热和潜热 q5;(6)灰渣热量 q6;(7)散热损失 q7。下面就如何尽量减少热损,回收热量浅谈几点意见:(1)吹风气潜热 q1。该项热量占整个热量的 13,如果不采取措施回

13、收,损失是惊人的,吹风气潜热主要是吹风气中的 CO,CO 越高,热损失越大,在选择工艺条件时已经谈到在吹风阶段,要尽量加大吹风速率,减少 CO的生成。如何回收这部份的热量?在中氮厂煤气炉系统均设有燃烧室,吹风气送入燃烧室,加入二次空气使之完全燃烧,产生的热一部分贮存于燃烧室耐火砖中,供加热下吹蒸汽用,另一部分热量通过废锅炉回收产生蒸汽;在小型氮肥厂或不少中氮肥厂(如我公司新建的 1#造气系统 25t/h 和 2#、3 #系统的 35t/h低温吹风气潜热集中回收系统),近年来也设置燃烧炉,将吹风气集中燃烧,回收热量,如果二次风使用得好,将燃烧后吹风气中 CO含量控制在 2以下,可回收吹风气潜热

14、80以上。(2)吹风气显热 q2。此项热量占热量的 6.8,热损失也比较大,生产中应控制气化层位置和空气、蒸汽用量,防止上部温度过高,一般采用吹风气通过废锅炉回收热量,产生蒸汽,如果锅炉设计合理,操作得当,此项热损可回收 60左右。 (3)混合煤气显热 q3。此项占总热量 3.6,生产中主要是选择最佳工艺条件,稳定炉况,保持正常火层,不使上下出口煤气温度过高。目前,上吹气通过废热锅炉回收热量,生产蒸汽,下吹气温度较低,一般未回收。热量总回收率在 30左右。(4)混合煤气水汽焓 q4。它占总热量 4.6,此项热损主要是加入炉内蒸汽部分未起反应,随煤气带走,生产中应选择适当的蒸汽用量和炭层高度,尽

15、量提高蒸汽分解率,上下吹平均蒸汽分解率应控制在60以上,以减少此项热损。(5)带出物显热和潜热 q5。此项热损虽占比例不是很大,但应尽量避免,应选用热稳定比较好的燃料,减少燃料热裂,同时还应加强煤的运输加工管理,减少入炉煤带粉率,对已带出物进行回收,用作它用。(6)灰渣热量 q6。此项热量占总热量 7.3,其热损较大,生产中应选择最佳工艺条件,控制好炉条转速,尽量降低灰渣残炭,使其控制在 20以下,同时,还应作好炉渣综合利用。目前,我公司已建有35t/h沸腾炉和 75t/h循环流化床粉煤锅炉,将造气炉渣全部烧掉,是一项重大节能措施,使灰渣热损可回收 80以上。(7)散热损失 q7。此项热量占总

16、热量 4,其中一部分传给夹套锅炉产生蒸汽,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从生产上应尽量稳定炉况,避免产生局部过热,同时,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以减少散热损失。以上所述说明,固定层煤气炉制总效率之所以较低,主要是因为热损失大,但只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工艺条件,可回收热损的 67以上,使消耗和成本下降。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展节能降耗近年来,由于燃料不断涨价,使合成氨成本持续上升,各厂家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对固定层煤气炉从工艺到设备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选,取得明显效果,下面作一简要叙述。4.1 加强燃料管理燃料的好坏关系到煤气炉的生产。因此,各厂近年来对燃料采购,管理,加工都很重视。在采购燃料时,尽量选用固定炭含量高,硫含量和挥发分含量低,机械强度高,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