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327393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BA研究生作业(近期我国煤炭国际贸易形势与未来分析)目 录1.前述22.应用的国际贸易理论53. 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背景分析74. 近期我国煤炭贸易形势分析95. 对下半年煤炭贸易趋势的预测126. 总结157. 参考文献161. 前述7月份初我关注了多家财经媒体发布的关于煤炭进出口国际贸易以及煤炭证券板块的数据分析、新闻与评论,让我对近期我国煤炭的进出口以及未来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产生了一些思考,主要关注的新闻消息如下:(以下是两篇媒体报道原文引述摘取)第一篇是2012年07月14日,新浪财经标题“煤炭告别黄金十年 经济周期的隐秘信号”,文章大致内容为:一路下跌的价格,加上越来越多的库存,煤

2、炭业的黄金十年正以迅雷(微博)之势离去。7月12日,海运煤炭网公布了7月4日-10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本期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652元/吨,较前一期再次下降24元/吨,环比跌幅达3.55%,创下了5月份以来的第十次下挫,累计降幅达到135元/吨,和去年同比下跌已多达22%。最为关键的是,这一轮悬崖式下跌还看不到头。尽管夏季的持续高温烧掉了一部分煤炭库存量,但截至7月8日,环渤海煤炭库存量仍有2006.5万吨,下游电厂库存量也处于高位,主力电厂燃煤可用天数高达28天,较前一周增加2天。“计划电”和“市场煤”的煤电顶牛由来已久,但这一次,被动的不再是电力企业。“煤老

3、大”的强势地位戏剧性地被颠覆了,一直以来让电企求之若渴的重点电煤合同,瞬间变成了煤企消化不良的山芋。“煤电这些年,颇具戏剧性。之前煤炭供不应求,对于重点电煤合同,煤企对政府阳奉阴违,限制发煤;而今,因为经济形势低迷和进口煤的冲击,国内煤炭供过于求,电厂库存超高,加上市场煤价追低重点合同电煤价格,电厂也只能限制其进场。”河南一家电企负责人李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记者采访看到,在河南,往年都是电厂派人盯住煤矿,一旦有煤要出就立即抢购;近段时间,煤企反过来盯住了电企的煤场,一旦电厂的煤场有了一点空地,就赶紧设法送煤。尽管如此,流火的7月,却难以烧掉电厂高达一个月的煤炭库存量,煤企负责人只能望“煤”兴

4、叹。而在秦皇岛,往年抢煤的主要阵地,现在却成了全国最大的煤炭积压地。因为在秦皇岛各港口,煤炭的库存量数月高达2000万吨以上,“黑金”压港,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在山西、内蒙古等各地调查煤炭生活和销售情况,但是对于煤炭高库存以及煤价悬崖式下跌,政府和贸易商们一样无计可施。记者看到,秦皇岛港口的库存情况呈现出一个惊人的巨大反差:外贸煤库存量几乎为零,而内贸煤库存量却接近100%。“进口煤价格远远低于国内煤炭,这是上半年国内煤炭严重压港的一个重要原因。”煤炭市场高级分析师李朝林告诉记者。7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2012年前6个月煤炭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口1.4亿吨,增加65.9%;而1-

5、6月累计出口578万吨,同比下跌34%。整个上半年,国际煤炭价格远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从2010年底开始,国际煤炭价格开始了其下跌的旅程,国际三大港纽卡斯尔港、欧洲三港和理查德港煤炭价格从当时的125-130美元/吨的价格一路跌至今年6月中旬逼近80美元/吨的价位,虽然从6月中旬开始,国际煤炭价格开始持续反弹,目前重新逼近90美元/吨的关口,但仍低于国内煤价。第二篇是一条来自凤凰网站财经频道的新闻:2012年07月13日“煤飞色舞启动两连阳 煤炭股最坏时刻或已过去”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徐岚昨日沪指盘中曾一度下探至2152.68点,而“煤飞色舞”行情再次出现,并成为了救市功臣。煤炭板块全天暴涨6

6、.13%冠绝两市,美锦能源12.43 2.05% 股吧 研报等7只煤炭股携手涨停。大盘也在其拉升下最终翻红,收盘沪指涨0.46%报2185.49点,深成指涨幅则达到了1.72%,A股迎来了久违的两连阳。对于6月以来就遭遇了全面“寒流”、普遍跌幅超过20%的煤炭股,市场普遍分析认为,虽然短期内仍需继续规避煤价下跌风险,但煤炭股年内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从以上两篇行业财经报道新闻我们发现,近期特别是2012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煤炭出口量大幅下降,大幅上升的进口煤炭量,使得国内煤炭生产企业压力很大,煤炭企业在7月初纷纷用以大幅度的降价来挽回之前的颓势,但是目前国内煤炭生产、交易与国际贸易确实处于近年来的

7、一段底部区域。这是否意味着煤炭贸易深受国际外部经济大环境的负面不利影响,并且在股票证券市场是否到了一个可以抄底的时机,接下来让我一一分析一下。2. 应用的国际贸易理论首先我回顾一下我国煤炭国际贸易中,应用了哪些国际贸易基础理论,这也是我通过学习谭林教授的国际贸易实务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总结与体会:一、“绝对贸易理论”在煤炭贸易中的应用,国家之间不同的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成本的优劣,造成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能源消耗量大幅增加的快速发展周期,另一方面主要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蒙古国等将继续加大对我国的煤炭出口,相对于价格略高的国内煤炭价格,进口煤炭拥有物美价

8、廉的优势,因此,我国沿海地区用煤单位企业仍拥有从海外进口煤炭的强大动力。二、“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即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我国正处于生产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煤炭生产企业要花大量的资金与时间进行技术创新,使国内煤炭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国内煤炭的需求量的连年递增,煤炭供不应求的态势也使得国内煤炭生产企业放弃提高自身生产率的机会。三、“规模经济理论”的运用,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国内

9、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正是通过兼并小型企业,来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从而提高生产量,尽管影响或支撑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但能否确保规模经济始终是国内煤炭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基础,国内企业仍然会采用这种方式在较快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而放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追求规模经济也成为中国煤炭生产与加工企业提升与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综合以上三个基本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也是煤炭企业放弃把主要资金精力放在生产技术升级方面的重要原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特别

10、是中小型煤炭企业,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而另一方面虽然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及兼并重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煤炭企业无序竞争依然存,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在仍需要对整个行业进一步进行整合,提高行业规模经济优势。3. 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背景分析3.1煤炭进口方面数据分析: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大国,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当年累计进口煤炭1.26亿吨,同比增长212%;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1.66亿吨,同增32%;加上2011年,我国已是连续第三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1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口先降后升呈V型反弹,下半年始终高位运行,全

11、年煤炭进口总量再创新高。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月到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达到1.61亿吨,同比增长94,预计2011年全年煤炭进口总量将接近18亿吨,同比增长9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1.65亿吨)。从月度走势来看,2011年,我国煤炭进口数额呈现前低后高、先降后升态势。2011年1月到11月,煤炭进口量分别为:1656、676、905、1111、1340、1361、1753、1659、1912、1569、2214万吨。其中,11月更是超越9月1912万吨的历史天量,比9月的高峰期还要高出15.8%。从2010年12月开始,国内外煤价价差快速缩小,进入2011年1月

12、之后,国内外煤价快速形成倒挂之势,进口煤的价格优势逐步消失。而到了2011年下半年国外煤价出现下跌,价差缩小使进口煤的价格优势重新显现,我国煤炭进口量继续震荡回升,2011年7月到10月,我国月度煤炭进口量同比增幅均在25以上,其中11月份同比增幅高达603。与此同时,国内煤炭产量加快向“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集中,中东部部分地区煤炭结构性供应偏紧持续存在。受制于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运输瓶颈,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部分用煤企业只能将供给转移至国际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煤炭进口维持高位的同时,进口渠道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以价格敏感的焦煤为例,由于焦煤的价格和区位优势,蒙古国已经取代

13、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焦煤进口国。3.2煤炭出口方面数据分析:出口贸易方面,中国煤炭出口量延续同比降幅呈现扩大的趋势,2011年全年全国累计出口煤炭1466万吨。从国家海关总署了解到,去年12月份中国煤炭出口量为80万吨,较11月份94万吨的出口量减少14万吨、下跌14.9%,较去年同期延续低位运行,跌幅高达44.83%(2010年12月中国出口煤炭145万吨)。2011年全年,中国出口煤炭共计1466万吨,同比减少437万吨、下滑22.97%,延续了同比降幅扩大的趋势。当前,我国煤炭出口地主要为东亚地区国家如日本、韩国,地理位置上的靠近使得我国在运费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其他地区我国的煤炭

14、出口已经不再具有优势。2011年全年,中国煤炭出口金额为271684.5万美元,较2010年出口金额225275.8万美元同比增加了20.6%;全年出口均价185.32美元/吨较去年均价142.77美元/吨同比上涨29.8%。来自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还显示,去年12月份中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0万吨,环比上涨了11.12%;去年全年,我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330万吨,较去年335万吨减少了5万吨,同比下降了1.4%。完成出口金额1487346美元,较去年出口金额1388601美元同比小幅增长7.1%。总之,根据以上对近期(2010-2011年12月)煤炭进出口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2010年下

15、半年以来,国际煤炭价格上涨势头明显,目前国际煤炭价格与国内煤炭价格相比,竞争优势已经不大。4. 近期我国煤炭贸易形势分析近期煤炭进口的形势分析:2012上半年进口总量稳中有升, 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进口量不会出现大幅上升,主要由于在亚太需求拉动下,国际动力煤价格仍具有较强的支撑,而中国进口增加将推高国际煤价并反过来制约进口。首先,国家政策鼓励煤炭进口。综合近几年来的煤炭进口数据,不难发现,煤炭进口量增加得越来越快,内需固然是主因,但政策上的支持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011年12月15日,财政部下发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关税将进行部分调整。7

16、30多种商品将实现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其中能源性产品,包括煤炭、焦炭等。这也意味着扩大煤炭进口的方向不会变。以下是2011年1月以来我国煤炭(包含褐煤)的进口额统计:其次,由于运输瓶颈的存在,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难以满足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需求。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缺口主要通过进口来弥补。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未来我国煤炭产量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西部地区,但煤炭的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种供应地和消费地逆向分布的格局导致目前我国跨省调运量约占煤炭总消耗量30%以上,以内蒙、新疆为代表的西部省区更是形成了“以运定产”的煤炭供应格局。此外,受资源整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