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71561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戏曲演艺行业逆境求生 文化体制改革适宜而行 编者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中,国有剧团体制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文化部、中宣部于2009年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指出了国有剧团的改革方向。国务院在2009年9月下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虽然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列为首要目标,但我们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弄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区分改革的对象是属于经营性文化单位或是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是必须的,一些国有剧团鉴于种种因素,可以采用企业管理经营模式,但不一定非转为企业不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不等于把“

3、事业”都变成“产业”。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那么究竟如何改革?如何才能让国有剧团摆脱现在的困境?我们需要来进一步探讨。 国有剧团困境形成的起因中国现行的文艺表演院团体制,其缘起至少可以追述到1947年前后随着国共战事推进,政权易帜的同时,“戏改”也随之展开。1951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剧团登记制度”是“戏改”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以后几十年院团的基本体制和演艺事业发展的走向。按照这个制度,经过登记的剧团可接受政府资助,从此形成了“民办公助”的剧团新模式。而那些没有通过登记的剧团,基本就处在自生自灭

4、的状态,或被称为“黑剧团”。经过登记的“民办公助”剧团,其性质仍然是民营的,政府会提供部分资助;同时政府给这些团派“指导员”,这些指导员最初并不涉及剧团的艺术范畴,其功能是帮助剧团改制,主要是要调整剧团的分配制度。在1950年代初,多数戏曲剧团都希望能够通过登记,转为“民办公助”剧团。这固然是因为“民办公助”可以得到政府的物质支持,但是当时财政能力有限,政府对于剧团的直接资助非常有限,因此希望转为“民办公助”剧团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不登记就是“黑剧团”,演出就不合法;另一方面,能够转为民办公助的剧团,也使演艺人员获得了荣誉感。从1956年的“一化三改造”到1958年的“大跃进”,合作化

5、乃至国有化成为一时的潮流,大量地方剧团在这一时期也纷纷要求转为国营。这次剧团改制的主要推手是地方政府,各地政府把剧团国营化的进度看成体现政绩的重要成就。当时有相当多的戏曲剧团转成了国营,可是它们仍然是营业性的演艺团体只是有可能享受文化部门补贴的国营企业,相应地,有盈利时也必须上缴,但文化部并不愿意太多剧团在短时期内都转为国营。因为假如剧团的生存出现困难,国家必须补贴,而当时国家的经济力量并不雄厚,文化部将会面临不小的负担。从1964年开始,因传统戏受到严厉禁止,剧团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急剧下降,剧团的收入也急剧下降。这一趋势于1971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了推动样板戏的演出,中央开始鼓励各地

6、上演“样板戏”,也鼓励地方剧种改编“样板戏”,地方剧团逐渐恢复。但是这些重新恢复的剧团和文革前的剧团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文革前的剧团是企业,以演出经营为主要目的,始终需要注意盈利指标;但在文革期间,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对艺术功能的理解发生根本变化,艺术表演团体从经营和营利性质的企业,转为宣传和教化的工具。文革结束之后的“拨乱反正”时期,出现了体制的逆转:各地的集体所有制剧团以“落实政策”的理由,又一次大规模转成国有剧团。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各行各业逐渐向多种所有制形式转化的大背景下,演艺行业却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剧团大批从集体所有改为国有,且“事业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文革前、包括文革期间,

7、政府对剧团的补贴程度并不高,“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比例开始急剧提高。政府补贴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剧团经费的自给率不断下降,是整个改革开放30年来非常突出的现象。这一变化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以养人为主轴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改制最大的障碍,形成了很多人抱着:公家的事,干也是这么多钱,不干也是这么多钱,到月就能领工资,公家的事不干、私人出去挣外快更舒坦的思想,高薪养廉并未给剧团带来生机,却使其逐渐陷入逆境。我们可以从文化部提供的几组统计数据来分析演艺行业现在面临的困境。这里的演出场次指的是政府文化部门所管辖剧团的演出场次,相对而言比较可靠。1958年全国在统计口径内的剧团共演出205万场,1964年

8、演出171万场,1978年65万场,1990年49万场,2000年41万场,2006年42万场,2007年回到41万场。总的来说,演出场次在不断萎缩。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财政拨款逐年增长。1964年国家各级财政给国有剧团的拨款总共5290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剧团在文革前是企业、是经营单位,3000多个剧团,国家一年只给5000多万,而且其中包括补贴程度较高的那些由文工团转制来的话剧团和歌舞团,戏曲剧团得到的补贴是很少的),从1978年开始就增加到了2个亿,1980年2亿多,1990年就4亿多,2007年已经到了48个亿。从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于文化部门的投入提高幅度很大,这一方面体现出

9、2001年以来国家政策对于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但另一方面,演出场次并没有因此提升,说明戏曲演艺行业并没有因为国家的高投入而产生相应的收益。随着戏曲演艺行业的不景气,也给国有剧场(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就商丘市的而言,70-90年代,全市有宋城影剧院、豫东影剧院、人民电影院、原商丘县北关电影院、原商丘县政府礼堂5家集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国有剧场(院),而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我市目前仅存宋城影剧院1家国有演出剧场(院),也只是偶尔才会有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和会议等,其余几家剧场(院)纷纷因电影行业萧条和戏曲行业低迷,相继走向关门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出,演出剧场近年来在急剧减少

10、,本来应是文化兴旺发达的城市,戏曲演艺行业却在大幅度萎缩。我们还可以把剧团演出的总收入拿来做个对比。1978年时候,政府给2个亿,剧团挣1个亿。到了2007年的时候,政府给50亿,剧团演出收入12亿。这里有物价提高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国家投入和演出收入的比例失调。政府越来越高的投入跟剧团收入提高的轨迹就越来越不相称了。我们还可以看观众人数的变化。1958全年的观众人数是万,那时候是6亿人口,国营剧团的戏可以保证每年每人平均看两场戏;1964年观众人数下降到84293万,每个人可以看1.5场戏。1981年观众人数是61519万,1990年是51012万,2000年是4.5亿观众,2005年

11、的时候,下降到谷底3.6亿,到2007年、2008年重新回到4亿多一点。按现在的人口平摊,这意味着人均每年看戏不足1/3场。老百姓看戏的数量从1958年的每人每年平均两场下降到2000年以后的不足1/3场。一方面,是政府的投入在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演出场次减少、观众人数减少。这充分说明了演艺行业的现状。我们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很多人认为中国剧团演出的困境,都会将它归之于影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认为在娱乐多元化的时代,剧场艺术注定要被欣赏者遗弃。这完全是想当然的臆测。电视、网络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才有,然而,并没有哪个国家的剧场艺术陷入像中国这样的困境。国有剧团“转企改制”的成功经验改革

12、开放以来,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多,而与之相矛盾的是现实中充当文艺演出市场领头羊的国有文艺团体因为旧体制的约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运营与竞争,也就谈不上能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的上演好剧目。2002年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专门阐述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面向市场的问题。一系列的方针指导和现实矛盾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行业的思考,文化的产业化,文艺团体的改制成了人

13、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究竟怎么改?怎么才能适应当前需求?我们来做进一步比较分析。我们河南省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国有文艺团体也开始了体制改革的尝试,商丘市豫剧院就是一个较好的改革典型。商丘市豫剧院在院长陈新琴的带领下,在原商丘市豫剧团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他们改革用工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和末位淘汰制,真正实现了职务能上能下、角色能大能小;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基础工资加效益工资,拉开了收入档次。 对于文化企业来说,改革就是生命。2004年年初,经过多方协调,商丘市豫剧团与知名企业张弓酒业有限公司“联姻”,更名为“商丘市豫剧院”。张弓酒业有限公司每年为商丘市豫剧一团提供20万元的资金

14、支持,购买一台演职人员专用客车和一辆流动舞台车。“戏企联姻”为商丘市豫剧院拓宽了新的生存之路。 2006年下半年,商丘市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以商丘市豫剧院为龙头,将宋城影剧院、商丘市文化艺术学校、商丘市豫剧二团、三团、永城市豫剧团、柘城县豫剧团、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市杂技团、歌舞团及有关表演团体、研究单位、中介公司等21家文化企业,以资金、技术、人才等为纽带相联系,组建了一个既松散而又紧密的新型文化经营实体商丘演艺集团。 商丘演艺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集团与各成员单位,集团、院团与演职员之间建立契约关系;各成员单位自愿加入、资源共享、自负盈亏、互利互惠;在用人

15、机制上,全部实行招聘的办法,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 文化体制改革同样有利于民营剧团民营剧团本身就是企业,其性质属于经营性演出单位。但一些民营剧团在看到了文化体制改革后带来的良好形势,吸取了国有剧团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也根据自身与国有剧团的不同性质,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体制改革。拿商丘市解放村艺术团来说,该团是1995年从家族式文化团体转扩而来,团长侯荷花带领该团40余人在豫、鲁、苏、皖四省的山区、煤矿、城镇、村庄进行演出,后于中州办事处的解放村联姻,改名为“商丘市解放村艺术团”,由于该团演出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欢迎,群众又以团长侯荷花的名字称该团为“荷花豫剧团”。商丘市解放村艺术团遵循市场经济竞争

16、机制,广泛吸收戏曲人才,注重后备人才培养。首先,在演员行当专业、专攻的模式下,一个剧目因缺少某一演员可能无法演出,戏曲行业有句话叫“救场如救火”,荷花团长想出了演员必须“一人多能、一人多角”的办法,使剧团演员往多元化发展,演员不但可以唱生角,也可以唱旦角、丑角,使每个演员都有发挥的机会,剧团少了主角、配角的差异,演出报酬也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其次,该团打破了以往“坐等顾客来请戏”的旧思想,他们把自己推向市场,主动到城镇、乡村联系台口,与当地群众“会首”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演出场次的不断增加,“荷花豫剧团”在四省范围内占有了一席之地。综合国有剧团和民营剧团的改革经验,现有剧团应寻求适合自己的改革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戏曲演艺行业的生存形势严峻,尚未进行改革国有剧团怎样才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改革方式,是一个值得去深刻考虑的问题。拿商丘市豫剧二团和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来举例,这两个剧团与全国许多演出单位一样,有着多年演艺历史,也曾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