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63700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名96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金柱同志在全县县域经济观摩交流总结会上的讲话 2010年9月1日(根据录音整理) 全市、全区县域经济观摩交流会召开后,我们组织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固原市各县、区和中卫市进行了观摩学习,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前两天,我们组织全体县级领导、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县内观摩了19个乡镇和县城49个点,涉及马铃薯种植、肉牛养殖、特色蔬菜、旱作节水农业、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计生站、学校、医院等方方面面。这次观摩会安排得很紧凑,大家看得也很认真,大家边看边想,边看边议,看别人,想自己,在对比中看自己的不足、在对比中找自己的差距,既增强了信心,也有了压力,达

2、到了预期的目的。刚才,4个部门、4个乡镇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继红同志结合这次观摩情况,对前八个月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对后四个月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很到位,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我到西吉工作刚40天,可以说还没有深入地调查研究,与分管领导、部门、乡镇的同志还没有进行深入接触,参加观摩会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真实体验了近几年全县科学发展的成果,所以在这儿我只能是讲几点感受,讲几点体会,对发现的不足再讲几点我个人的看法。一、如何科学评价前8个月的工作刚才,继红同志对这次观摩作了很好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取得的成绩,

3、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工作当中出现的不足,大家听了也很受震撼。我作为一个外来者,可以说我是用外来者的眼光看大家前8个月的工作,大家工作干得很尽责,而且通过点上、面上的工作,延伸一下看西吉近三年来科学发展取得的成效,也是一次感受西吉科学发展的机会。总的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好。历届县委、政府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突出抓了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项目带动,着力改善民生,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二是工作思路和办法好。各乡(镇)、各部门(单位)都能够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安排部署

4、,发挥各自优势,细化工作措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招数,走出了发展的新路子。三是特色产业效益好。马铃薯、草畜、劳务、西芹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四是城乡面貌好。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和县城品位明显提升,县城的柜架已经拉开。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村水利、生态环境、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这不仅是我的感受,近段时间我接待外面来的同志大家都有感受,好几年没来西吉的人,来一看都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从直观上来讲,说明我们的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是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各级干部和群众工作踏实,热情高

5、,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日益浓厚。普通群众觉悟比干部高、思想认识比干部好,通过与群众接触,很多群众对这几年经济发展和县城的变化,谈起来可以说喜形于色,感激之情写在脸上。这次观摩对我启发很大,我觉得有几条经验应该是值得我们坚持:一是旱作节水农业推动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西吉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主要是水的问题,如何做好“水”的文章,是历届县委、政府的难点问题,去年,我们通过学习邻省旱作节水农业经验,在自治区项目支持下,大手笔规划,大规模实施,去秋今春完成覆膜23.8万亩,这次观摩涉及农业的22个点中覆膜种植占一半,火石寨、新营等乡的地膜马铃薯,田坪、西滩、马建、沙沟、震湖、红耀、什字、偏城等乡的地膜玉米

6、示范点,马铃薯和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路走来,让人振奋,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抗旱增收的新路子。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华林公司和佳立公司两个农字号企业通过土地合作社以土地流转形式在我县建立了特色蔬菜和马铃薯种薯繁育两大基地,可以说是我县土地流转的一次革命,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起点,从而实现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农民增收。同时,“华林模式”在全区推广,提升了我县产业化发展品位。万亩马铃薯繁育基地进一步奠定了我县“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基础。三是项目建设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全县上下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共识,我们这次观摩的农村公路建设、廉租房

7、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县城葫芦河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迎宾大道、北山公园及新迁建的西吉中学、二小、县医院等建设工程,还有我们前些年建成的西部引水工程、固西引水工程、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等,近十年来投资了30多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优良的作风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氛围。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培育典型,是对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检验。这次观摩的点,个个都凝聚了我们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个个都反映了我们的干部群众创业创新、坚韧不拔的精神,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的胆略,竭尽全力、苦干实干的拼劲。比如,葫芦河县城过境段综合整治工程,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部门联动、整合资金”的原则,投

8、资8000多万元,建设、交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齐心协力,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完成了5.38公里的综合整治,开通了6公里滨河路,走进滨河路,宽80130米的绿化休闲景观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角冲击力,震撼人心,令人叹服,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不仅是生态景观线、城市风景线,更是一条广大干部群众想大事、干大事、成大事的作风展示线。总的来说,今年安排部署早,干部热情高,群众干劲大,工作措施实,全县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但通过观摩,也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县域经济虽然总体上发展进步了,但总量不大、水平不高、实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在上半年几项经济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全市排在前面外,其他几项

9、主要经济指标都排在后面,所以我们相比之下县域经济总量还是不大的。二是工作亮点不多,这次观摩点,都是乡镇和部门今年的亮点,也是乡镇和部门的重点,但是真正能算得上是示范点的恐怕不多,一些乡镇和部门确确实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培育了典型,工作效果显著,但是有的点确实没有达到示范效应,看的时候没有看头,讲得时候也没有讲头,工作一般化。三是工作创新不够,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缺乏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被动抓工作,主动性不强,办法不多。我们在参加全区县域经济观摩时,无论是在中卫还是其他县(市、区),大家都是在看亮点当中总结经验,在总结经验当中谋划明年的发展方向,而我们在观摩当中,大多数同志都没有讲他们建的示范

10、点起到了什么样的典型,带动农民增收了多少,明年像样的规模点再搞几个。大家都在观望等待,这样的话等谁来讲,等待分管领导来讲,等待部门负责同志来讲,等待县委、政府来定目标,定任务,被动调整产业结构,被动地抓工作,这也是我们在工作创新不足存在的一个问题。四是投资拉动的效果不明显,农民增收幅度不大。我们每年新上项目多,投资额度大,比如有些乡镇新农村建设投资一千多万,但吸纳当地农民工务工的很少,拉动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因为我们用的水泥、钢筋、砖瓦等建筑材料都在临近省份去买,务工的也是临近省份的农民,这个问题大家要认真思考,包括我们在重大项目的实施上、县城重点工程的建设上要引导本地农民工来打工增收。还有

11、消费不旺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居民购买东西要到固原去买,也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创新不足的问题(一)在创新中抢抓发展机遇。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和闽宁协作的纵深推进,自治区第四次固原工作会议的召开,全市发展战略的转型,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那么怎样在创新中抓住机遇呢?实际上抓住机遇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一是抓项目。我到西吉后,很少听到项目投资部门来讲有多少项目进入了自治区盘子,哪些项目还需要我和黄县长去自治区争取,哪些项目需要去跑北京,哪些项目我们挤入固原市的盘子还需要加快进度

12、,我听到的很少。衡量机遇抓住了没有,首要的是抓住了项目没有,抓了多少项目,自己抓了多少,部门联合抓了多少,需要领导出面协调抓了多少。二是抓资金。今年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进帐的资金是多少,去年全县进帐近14个亿,今年需要进帐18个亿,下一步我们还有哪些资金,还要做哪些大的项目规划,所以我们要争取资金,这方面如果没有抓住,说明我们把政策没有领会,把工作没有抓好,把本子没有做好,把人没有找对,就没有抓住机遇。三是抓招商。这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我县,年初定的招商任务是多少,现在完成了多少,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来了,福建挂职县长也到任了,怎么配合来抓招商这个事情,这方面要深入思考。(二

13、)在创新中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我们调整了多年,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认准的事情要坚定不移地干,绝不能含糊,哪些点觉得好,就要全力以赴地推进,扩大面积,实际上农业方面我们创出了很多路子,川道区怎么搞、山坡地怎么搞,西芹、葫萝卜在哪个地方适合种,马铃薯怎样做好三篇文章,提高单产和品质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亩产2000斤,有的亩产4000斤,怎样发展种薯的问题,怎样提高单价的问题,我们如果说把亩产由2000斤提高到4000斤,马铃薯种植面积是不是由现在的120万亩扩大到240万亩了,我们把市场做好了,单价由原来的1元卖到了2元,马铃薯产值实现了翻番,如果种薯面积扩大到10万亩,种薯价格提高到10多元

14、,种薯产业是不是做大了,所以我们要在这些方面要多思考。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要调整结构,怎样把产业的规划、布局做好,做得越大越好,看起来大家是一个整体,做起来是一个布局,就是以一个产业带带动更多的产业园,比如山坡地,旱作节水农业可以做一个100万亩的产业带,然后一带带动10个或15个园区,一个乡镇做一个园区,捆绑起来形成规模,项目资金好争取,对外讲起来也很宏观,算增收帐也有帐可算;对山下来讲,川道区怎样来形成一个100里产业带,适合结构调整的产业是什么,要高起点、高品位、大气魄地做好产业规划,山区也好、川区也好,要主动打造产业带,努力形成一带带多园、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格局。在结构调整上,县委、政府

15、定下来的,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三)在创新中突出产业带动。长期以来我县走的是农业主导的路子,尤其是缺乏工业的带动,民营经济相对落后。多年来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是水的问题、交通的问题,我们要适应固原市经济转型这一要求,针对我县发展格局,怎样在工业经济上有突破,所以我们在研究闽宁产业园的问题,怎样抢抓闽宁合作的平台。闽宁合作7年来,福建向宁夏投入了很多的资金,但闽宁合作真正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园区还较少,我们要争取建设闽宁产业园,严把环保关,引进更多的企业落户园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绿化、环保、低碳经济。闽宁联席会议召开期间,我们也考察了很多的福建

16、企业,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建设闽宁产业园,对我县工业经济、财政收入、农民增收方面将会起到一个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要着力打造以佳立公司为龙头的10亿元产值的马铃薯加工业集群,打造1亿元产值的单家集清真牛羊肉加工业,以园区带动我县工业经济上台阶。(四)在创新中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我县发展慢,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来我县观摩县域经济时指出,像西吉县这样一个有10万人的县城,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应该更足,应培育更多的本地化小老板,更多地吸引外面的企业来融入民营经济发展当中。下一步县委、政府要研究怎样制定优惠政策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注重营造发展环境,最近大家看到芹菜销售很旺的时候,有些不法分子进行挡车、压价销售等阻挠行为,我们及时召集公安、农牧等部门对不法分子进行了打击,确保了群众芹菜卖上好价钱。我们各级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优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创业环境,旗帜鲜明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决破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障碍和机制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