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祭》教学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26365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灯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灯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灯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灯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灯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祭》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灯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迟子建的散文灯祭,文章围绕玻璃瓶灯讲述了“我”对童年父亲做的灯的怀念,以及对父亲的追思。两代人的灯,两代人的情。文章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将父女深情的场景真实地重现于我们面前,让人感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写本课生字;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3能仿照“做灯”过程,写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出来的“我”对“父亲”的感情。2、通过学习“灯”的制作过程,引导写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情感、态度与

2、价值观理解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我“对父亲无限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通过研读、讨论重点语句,体会“我”对父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读、悟、探究、讨论”等教学策略,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迟子建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板书:祭。师:谁来读一下这个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预设:人死了要纪念他。师:对,一个人死了,他的亲人要纪念他。那人们是怎么纪念死去的亲人的,用什么来纪念的?预设:烧香,纸钱,还有祭品。板书:灯

3、。师:这是什么意思?预设:用灯来祭奠。师:用灯来祭奠谁呢?(父亲)为什么要用灯祭奠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走进第16课灯祭,一起来品读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2、开火车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作者为什么要用灯来祭奠父亲?预设:因为“那灯是不寻常的”。 “灯”包含着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3、为什么说“那灯是不寻常的”?表现在哪些方面?预设:因为这是父亲亲手做的。这盏灯里有父亲的爱。这盏灯是独一无二的。4、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父亲的爱?三、品读课文。1、“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师: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从这一段中,

4、你读出了什么?预设:我知道了这灯是父亲亲手做的。而且,做灯的过程很麻烦,很不容易,可父亲每年都这么有耐心的做给我,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或词语感受到做灯的麻烦的?词语:捡、倒、擦、钻、穿、牵引、扭结、钉、固定。再读感悟。师:还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父亲做灯的不容易?预设:虽然做这样一盏灯总要花上一些功夫。师:花上多少功夫?一天、两天、还是三天、四天。?预设:因为做灯的过程非常不容易,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延误时间。师:会遇到哪些问题?你能想象吗?预设:比如找不到合适的罐头瓶,或者瓶子打破了,或者擦不干净,或者钻眼不小心弄坏了。师:父亲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中气馁了吗?为什么

5、面对失败不放弃?父亲为什么不想放弃?为什么一定要做成这盏灯?生:因为这盏灯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因为父亲知道我有了这盏灯会如何地高兴,他也会高兴。师:做灯的时候,父亲会想些什么?师:当作者拿到这盏充满父爱的灯时,她高兴吗?从哪里体会到的?2、“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就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师:请大家发挥想象,当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把灯高举着给邻家看的时候,那些邻居们会怎样夸奖我的灯呢?预设:哇!这灯做得可真细巧啊!(赞美手艺)哇!那灯黄色的光多像星光灿烂的焰火啊,我也想有一盏这

6、样的灯。(羡慕)预设:这盏灯真美啊!还是手工做的呢。市场上都买不到。(羡慕)师:听着别人的夸奖,我的心里一定非常地预设:自豪、美滋滋的、骄傲、得意。师:书上一个词(预设:心满意足)。师:你觉得提在手上的仅仅是一盏灯吗?预设:还有父亲对我的爱。师:我把父亲的爱提在手上走东家,串西家,怎么能不自豪呢?带着这种感觉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3、那时父亲会笑吟吟。亮丽之极。师:一个孩子提着灯、提着父亲的爱走在乡间的路上,那该多美的场景啊!等她转回到家时,蜡烛只剩下一汪油了,可父亲却没有丝毫责怪。瞧,父女俩有了一场多么有趣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同时探讨一下从父女俩的对话里还能感受到一些什么?生分角色读

7、。师:谁先来说一说?感受到一些什么?一个怎样的父亲出现在你面前,一个怎样的孩子出现在你面前?预设:这是一个风趣的父亲。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父亲笑吟吟地问:把这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师板书:风趣预设:这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师:怎么知道的?预设:因为她把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父亲没有责怪我。板书:慈爱。师:我呢?“全给丢在路上了,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预设:深爱着父亲的孩子。因为作者把最亮的光留在家里给父亲看,让父亲感到开心。师:文中,“我”是怎样说话的?“全给丢在路上了。”你会这样说吗?因为有这样一个笑盈盈的、说话风趣的、爱和我打趣的父亲,所以连女儿说话也很幽默也很风趣。父女俩的一

8、场对话看似没大没小,实则向我们展示了浓浓的父女情。师:“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灿烂的光,亮丽之极”,那光真的“蓬勃灿烂、亮丽之极”吗?为什么作者觉得那光是“蓬勃灿烂、亮丽之极”呢?预设:因为这盏灯里体现了父爱,父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他要用自己的心疼爱自己的女儿。预设:因为这盏说明了父亲付出了爱,这盏灯凝聚着深深的父爱。预设:我觉得女儿也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不然她不会觉得这灯光“蓬勃灿烂、亮丽之极”,在作者眼里父亲是那样的爱她。师:我想亮丽的何止是灯的光呢,那是父亲独特的表达方式,是父亲的慈祥与幽默,是我和父亲之间那没大没小的浓浓的父女之情。齐读这句话。4、但是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

9、给我的灯美丽。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带我们进入了另外一个灯世界,一起来看第七自然段。师:我忽然想作者明明是说父亲给我做灯,怎么写到了红灯和冰灯去了呢?预设:这是拿父亲给我做的灯和红灯、冰灯作比较。师:为什么?预设:因为这样更能体现父亲对我的爱。师:可是为什么作者说红灯也好冰灯也罢,它们都不如父亲给我做的灯美丽。这是为什么?预设:因为父亲的灯里有浓浓的父爱,让作者感受到了温暖。 这句话也写出了女儿对父亲的热爱和无限思念。师:说得真好!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快乐源泉就是父亲。生读得非常好。师:学着读出那份情感。齐读。师:因为有父爱,再丑陋也是美丽的。再读一遍。齐读。5、因为有了年,就觉

10、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父亲送给“我”的灯,让“我”感觉生活是多么美好,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无限依恋和挚爱。父亲是无可替代的,他在作者心目中是所有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因为有了父亲,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我的生活是“不寻常的”。三个分句一个比一个更递进一层,更深一层,强调了父亲,强调了父亲做的灯在我心中的地位。师:因为有了父亲,因为父爱,我就有了快乐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作者的父亲很早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对于挚爱着父亲的女儿一个又是怎样的打击呢?6、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

11、们家却是黑漆漆的,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在路上接他回来呀。师:从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预设:父亲去世那年我们没有点灯。 我对父亲的怀念。师:为什么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预设:因为有了父亲的灯,我们家院子里就灯火辉煌了。如今父亲去世了,我们不再点灯,这是为了纪念他。师:父亲在世的时候,做得灯给作者带来了很多快乐,而父亲去世了,作者的快乐被带走了,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再也见不到父亲做的灯了。作者多么想念父亲啊。师:我多想提着灯在父亲的路上接他回来啊。我迎来生命中的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亲手送我的灯。而如今,我却买了灯,在墓地送父亲一盏灯。我为什么要送父亲一盏灯?预设:因为父亲送给我许多灯,

12、而我却没有送父亲一盏灯。如今父亲去世了,我要送父亲一盏灯,表达我对他的爱,同时也表达我对父亲的思念。师:“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你认为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预设:灯是爱的使者,传达着父亲对我的爱,也传达着我对父亲的思念,这是一盏爱之灯。这盏灯是一座桥,我和父亲的爱可以在这座桥上走来走去,我会通过这座灯桥表达对父亲的爱和怀念。这盏灯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不只是一盏能发光的灯,这是一盏能传达爱的讯息的灯,这盏灯承载的是我对父亲深深的爱,那爱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托这盏灯告慰父亲,“我想您!”师:所以我们的文章题目叫做预设:灯祭。师:我用灯来祭奠父亲,以表达我对父亲的齐:爱与思念。四、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慈祥、风趣、和蔼可亲的父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永远是那个默默无闻却一直在关爱我们的人!虽然他的话语不多,但是他的行动是那么的真实,那么地无私。希望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后能好好感受父亲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