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263051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试行)汽车运用技术及相关专业 108学时(6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2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3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基本能力;4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5能够正确

2、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技能;6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7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1) 了解工程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2)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基本内容以及学习方法。(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 了解常用的绘图仪器与绘图工具,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绘图仪器与绘图工具。(2) 了解图纸幅面、格式的规定。了解比例的规定。了解字体的规格和写法。(3) 掌握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其画法。(4) 掌握标

3、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尺寸的组成、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5) 会利用绘图仪器与绘图工具进行等分线段、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与圆弧连接。(6) 掌握斜度和锥度的表示、符号、作图方法及尺寸标注。(7) 能对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进行分析,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能绘制正确的平面图形。 (二) 正投影法和三视图(1) 理解投影法的概念。(2)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特性。(3)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及投影规律。(4) 掌握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并会按照模型或立体图绘制简单立体的三视图。(三) 点、直

4、线、平面、基本几何体的投影(1) 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及其规律、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画和读点的投影的方法。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2) 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熟悉直线上点的投影。熟悉平行、相交、交叉两直线的投影特性。(3) 掌握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熟悉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投影。(4) 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概念及种类(5) 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体、回转体的投影特征和三视图画法。(6) 会根据平面体、回转体两视图或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5、。(7) 理解回转体上特殊素线的投影意义。(8) 会对平面体、回转体表面上的点的投影进行分析,并判断它的可见性。(9) 理解回转体的轴线、物体的对称线、圆的中心线的含义,并在视图中正确表达。(10) 掌握基本体的尺寸注法。(四) 轴测图(1) 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其用途。(2) 了解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的形成过程。(3) 掌握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的投影特点及基本性质。(4) 了解斜二等轴测图的形成及其投影特点。(5) 会作平面体、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6) 能

6、根据简单立体的三视图画出其轴测草图。(五) 机件表面的交线(1) 熟悉截交线的性质,掌握求截交线的基本方法。(2) 掌握求平面立体截交线及截断面真实形状的方法。(3) 熟练掌握求回转体(圆柱、圆锥、球)截交线的方法。(4) 熟悉两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性质及决定其形状变化的因素。(5) 熟悉曲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贯线的性质及决定其形状变化的因素。(6) 掌握用简易法绘制两圆柱体相交的相贯线。(7) 掌握过渡线的绘制方法。(六) 组合体(1) 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处的画法。(2) 掌握形体分析法

7、和线面分析法。(3) 能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能进行相应的尺寸标注。(4) 能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5) 熟悉组合体模型测绘的方法。(七) 机件的表达方法(1) 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概念、画法及其使用条件。(2) 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标注方法及有关规定。(3) 掌握剖视图、断面图的有关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4) 初步掌握选用恰当视图表达方案的方法。(八) 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1) 能在零件图、装配图中识读螺纹、螺栓、螺柱、螺母、齿轮、轴承、键、

8、销、弹簧等标准件和常用件。(2) 能识别各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标记、标注、代号。(3) 熟悉各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查表方法(4) 能特征绘制螺纹、螺纹连接件、直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常用轴承、键联结、销连接等标准件和常用件。(九) 零件图(1)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 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特点。(3) 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初步掌握典型零件的尺寸标注。(4) 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与识读。理解极限与配合的概念、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系列,掌握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

9、标注与识读。熟悉常用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以及标注与识读。(5) 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6) 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7) 熟悉常用测量工具,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十) 装配图(1)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 熟悉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视图选择、规定画法、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3) 基本掌握一般装配图的尺寸标注。熟悉配合代号等技术要求的标注与识读。掌握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及明细栏和标题栏的填写方法。(4) 了解装配结构的合理性。(5) 掌握简单部件的测

10、绘方法和步骤。(6) 掌握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并能看懂一般的装配图。(7) 掌握由简单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8) 了解几种示意图的识读方法。(9) 了解几种结构图的识读方法。(十一) 计算机绘图(1) 能正确启动CAXA电子图板。(2) 熟悉CAXA电子图板界面、各菜单区的内容及功能。(3) 掌握CAXA电子图板的基本操作。(4) 初步掌握CAXA电子图板常用绘图指令与编辑指令的使用。(5) 掌握绘图过程中显示功能的灵活运用。(6) 掌握存储文件与打开文件的方法。(7) 能用CAXA电子图板绘制全剖

11、视图、标准件、轴套类零件图、各种技术要求的标注及一般装配图。四、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108,包括测绘实践。具体学时分配可参照下表。序号课程内容总学时讲 课实践课绪论11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4681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使用10.50.52有关制图的国家标准52.52.53几何作图6244平面图形的画法211二正投影和三视图64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112三视图2113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321三点、直线、平面、基本几何体的投影226161点的投影112直线的投影和线的相对位置4223平面的投影4224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投影图画法115基本几何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624

12、6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41.52.57平面体和回转体三视图的画法21.50.5四轴测图6421轴测图投影的基本概念0.50.52平面体的正等轴测图及画法21.50.53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及画法21.50.54斜二等轴测图简介10.50.55轴测草图的画法0.50.5五机件表面的交线12841截交线53.51.52相贯线6423过渡线10.50.5六组合体1484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112组合体的三视图6423组合体视图的识读114组合体视图的读图及组合体的测绘624七机件的表达方法13851基本视图与其他视图3212剖视图5323断面图2114其他规定画法2115各种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

13、11八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10731标准件、常用件简介4312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642九零件图26521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0.50.5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0.50.53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2114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8175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116读零件图2117零件测绘1212十装配图28721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0.50.5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及规定画法、特殊画法223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及零件编号114装配结构的合理性0.50.55部件测绘20206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2117示意图118结构图11十一计算机绘图16412十二机动2总课时108五、说明1本大纲根据高等

14、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确定了以读图为主、读图与绘图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与训练的教学内容安排,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2本大纲将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熟悉、能够或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或熟悉: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比较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够或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3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次序和学时分配等,可根据具体需要作适当的调整。4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强计算机绘图的教学。5测绘实践是学完制图理论课后的综合实践环节,应集中进行。完成实际测绘学时有困难时,可适当给出部分零件图代替些零件的实际测绘。6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课件、音像设备等教学手段。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