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261551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护心灵的家园校本课程纲要一、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与学校背景(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他们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诸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发展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厌学、逃学、冷漠、自私、不尊重老师、不理解家长、甚至冲动闹事、无视校纪校规及道德约束等等,有很多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

2、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不仅要有着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到了提高,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德育的内容,扩展德育的方法,增加德育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德育的地位和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背景1学校的发展思路我校有着一百余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也注

3、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在快乐轻松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希望孩子们心灵充满阳光。2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多数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能够轻松的学习,快乐的成长,但是,也有少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自身的性格因素,幼年的不同经历等等,成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许多事情和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不能正确的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做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走出心灵的盲区,努力维护他们的心灵家园。二、 课程目标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

4、色之所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我校是“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实验的主要总目标之一是培养“健康快乐、阳光向上、自主会学、善于交往”的学生。作为学校的个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人际交往和人格形成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交往、人格形成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方法指导、榜样作用及阳性强化等方面涉入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方法指导、阳性强化等方面的权重,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点之一。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心

5、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坚强、乐观、宽容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模仿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健康轻松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中。三、课程内容及构思    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主要环境是校园和课堂,他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自我发展、人格形成上,所以,校本课程内容以“学习篇、自我篇、交往篇、品质篇”四个板块来呈现,涉及到学习

6、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调控,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既有相似的连续性,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辅导内容适合36年级的学生,每一课内容计划用一课时。第一板块:学习篇1 作息时间 2 奇异的记忆 3 面对考试 4 博览群书第二板块:自我篇5 接纳自己 6 相信自己 7 贵在参与 8 面对青春期第三板块:交往篇9 学会沟通 10 男女生交往 11 超越嫉妒 12 学会说“不”第四板块:品质篇13 走近专注 14 学会感恩 15 面对挫折 16 贵在坚持17 拥抱宽容

7、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一)通过课堂教学,分类展开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利用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些身边的案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这些案例具有典型性,学生易于理解,容易联系自身进行感悟及自我教育。2结合伟人故事,引导领悟生活中充满了故事,故事中处处有哲理,在课堂上借用伟人的小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可以不断地开启学生的心灵智慧,可以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也可以提高学生模仿学习的能力。3引用理论知识,指导解释学生对心理

8、学知识大都缺乏了解,常常会产生许多疑虑和恐慌,对学生讲述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比如,人的记忆特点、少年期的心理特点等等。通过这些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学会积极面对自身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4利用大量的名言警句、心灵感悟,对学生进行阳性强化和心理暗示5科学使用一些心理测量量表,对症下药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更加有目的的实施教学,还可以发现个别学生所存在的典型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二)开展心理游戏,启发体悟心理游戏活动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学生都愿意

9、参加,通过心理游戏活动,不仅让每个学生从中表现了自我,更让他们从中体悟到一些有益身心的体会。教材中没有设计活动(游戏)内容,这样可以让授课教师灵活、自主的选责适合本节内容、适合本班学生的活动。(三)利用咨询室,个别辅导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是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利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指导。(四)开设咨询信箱,书信交流让学生通过心理信箱咨询,再通过写信回答他们的问题,这种方式学生更喜欢,效果也很好。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

10、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紧张的忧虑,而且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五)开设读书活动,净化心灵读书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读书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美化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由于学生在上学的年代里智力兴趣很贫乏,所以造成他们毕业后的精神生活的狭窄和内心的空虚,而这些正是青少年当中发生许多不健康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书籍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老师,懂得感恩,学会承担责任等。(六)实施家校联合,共同关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

11、老师,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七) 加强领导和教师培训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逐渐使全校教师参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课时、师资安排,资源开发课 时:每周1课时,需要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若干人课程资源:1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    2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收集)

12、    3心理测量量表(搜集、挑选)    4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    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成长档案共同存放)六、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实施按照规定的课程方案严格实施。教学教案、活动案例及时整理收集,并不断总结完善:心理档案按时填写和评价,发现特别的个案及时处理;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要善于互相交流学习,善于总结有效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为以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七、课程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采用平时考察和学期末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评价,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点及不足,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学校名称:酒泉市南苑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 计 者:日 期:适用年级:3-6年级课 时:17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