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237139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叔的核心套路(东方整理方案作图经验-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黎叔的建筑方案作图核心套路文章在整理中都是每看一楼层复制到word中,做到没有遗漏并清楚、另外本文大家在看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删除某些空格,我也曾经删除过,但会删掉很多图片和文字,又得重新查一遍就怕有遗漏影响大家,希望大家切记。如果你有幸看到这篇文章并看懂的话,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本文很有可能第一遍您没有看明白,但不要放弃,结合2005年法院真题自己试做一遍,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会迎刃而解的,您会发现这篇解题思路的好处的。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自己的学习和方法几次以后不能通过,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没办法练习学习,那去参加培训是有点必要的,毕竟自己的方法行不太通,本着学习的态度去,学习老师的、考友的、身边

2、同事的、听听别人的,可以少走些弯路-本文由方案讨论群龙口+东方 整理汇总(网名yvzhou3308)引用ABBS论坛玉掀子在http:/ wrote:我很纳闷黎老师画的那些圈圈,不画心里也可以想出来大概就是那样布置了吧,关键是要把房间放进去玉掀子回答:根据你的表述,对你的情况我有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你在学校没有学过气泡图的方法。这是个很成熟的功能布局的方法,很成熟,原创空间的深化,功能布局都是按照气泡图法深化功能设计的,尤其是规模大的建筑空间,如果你是一直用“抄与超”的方法来搞设计,那不知道气泡图功能布局方法,那是有情可原的;如果你不搞设计的话,也没有相关的训练的话,那需要从头学学为好。针对考

3、试,黎叔的讲解够用了。第二:你很纳闷黎老师画的那些圈圈,我判断你没上过黎叔的课,隔岸观火。大家发图的泡泡是个终稿,前置的气泡设计程序还有任务书面积分析、空间设计、功能团布局(合并同类项后),最后才是你看到的最终的小泡泡图。所以,不经过老师的现场指点,容易出偏。正常的方法在表达上还存在“能指与所指”的问题,现场一语点破的写不清楚,能用文字写清楚的,大部分已经是没啥用的,这是个很常见问题。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先拜师,再学艺,口授心传,当面请教,现场指点为好。推荐阅读:haikinghang 兄的帖子“也谈谈方案做图”,其中气泡图的基本套路很详细,前半部分对任务书的破解也是黎叔的“核心套路”,仔细体会

4、,加以练习就可以。http:/ 及清茶必过群里的各位兄弟,也受益于鲁班、本色兄的“双线笔”发明,让我省下不少时间来完成总图。知道成绩后,考友祝贺之余也不忘讨教些方法,自觉愚笨之人,没什么好方法可贡献的,认为勤能补拙吧,当有了相应的准备,剩下的就是运气。各种教材、培训班、论坛的方法不少,各取所需,黑猫白猫,只要适合自己就行。下面做点小总结,诸位认为有帮助能吸取点HK自是开心,觉得没啥帮助就且当是交流。也祝福诸位早日顺利通过考试,以便更专心的投入工作!复习心得一方案复习心得 (二)-关于“房间布局”我的前几次考试,都是没办法按时完成,原因是自己的建筑学功底浅薄,没办法快速厘清那大摊子的房间。黎老师

5、的方法,加上自己多次的练习,总算大使馆第一次提前完成,急救中心也勉强按时完成。相信许多考友和我有一样的困扰,这里总结了几点愚笨的小经验供大家借鉴。一.有目的徒手练习1.线条练习。像我这样平时方案做得少而且基本依靠电脑做图的人,是很必要的,横竖线条、门扇开启、卫生洁具、楼电梯、树和草、箭号等等,利用单位的废纸反面,上班开机时间,下班前,上班闲暇时间动手画画,哪怕每天练习3-5MIN。2.模块练习。这名称将就着认同,就是画个框,然后细分,比如先4/6开分成两部分,再在每部分内部分成几部分,且每次分不超过四个模块为宜。如此逐级细分,三到四级即可(参见下图,完成后就是上图左上角)。3.组合练习。比如A

6、、B两个模块,有几种组合方式,上下?左右?包围?而ABC三个模块又有几种组合方式,ABCD四种呢?也也谈4.房间面积拆分练习。以8.0*8.0开间为例,细分出96、64、48、32、16、12、8等等面积的房间。5.楼电梯、卫生间练习。6*6或者8*8的开间,如何布置楼电梯(前室),卫生间(含无障碍)。二、读面积表练习1.功能的归类。分析房间的关系-相同性、相近性、相关性、相斥性(功能的理解只能依靠看资料集和各相关类型建筑规范)。2.面积的统计。大房间面积自己成单元,重复多的房间自我归类,直接相关的归类合并,每个大分区内的房间尽量合并成4个单元即可。分别统计出各单元面积。3.特别注意特别要求的

7、房间,比如高度、景观、贴临、采光通风等等。三、布局练习当有了前面的工作,布置房间就显得轻松,在各大分区内按比例逐步分级,按照模块练习和组合练习的方法布置各单元,依据环境分析和图底关系的基础上,在各单元内一级一级往下布置各房间。然后按功能关系理顺局部调整房间,注意保证主要使用房间及大房间。注意主要房间的日照、景观、高度及专业等特殊要求,尤其是题目要求的。这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外部到内部的设计方法,各个阶段考虑各个阶段的条件,解决完该阶段的矛盾并以此作为下阶段的限制条件,才不会过早陷入局部问题的思考。个人情况不同,刚开始不习惯的时间不允许的可降低难度,找题目的其中一个功能区进行练习,比如大使馆的签

8、证区从功能图和面积表开始如何细分、如何步步为营的完成(参见前面带箭头的几个草图)。虽说这样的区域房间不多,不用这么罗嗦同样能够完成,甚至可以做得更有灵性,但当我们一下子面对多个功能区许许多多的房间时,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得尽人意。建筑是由若干个这样的区域组成,一个区域可以处理好,别的区域一样可以处理好,相信这练习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却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练习多了,跟推箱子游戏一样有趣,也比偷菜省时间。HK试解05法.院历数03年后的大设计,法院应该是较难的题目,房间众多,功能相对复杂,流线特殊。多年的考试和复习,不少老师和朋友给予很大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鼓励,今年终于跌跌撞撞地通过考试,在此特别

9、感谢黎志涛老师、随工、southcountry 及必过群的各位兄弟,也受益于鲁班、本色兄的“双线笔”发明,让我省下不少来完成总图。知道成绩后,考友祝贺之余也不忘讨教些方法,没什么好贡献的,认为勤能补拙吧,剩下的就是运气。各种教材、培训班、论坛上的方法不少,只要适合自己就行。黎老师的方法就很不错,学得老人家一点点皮毛,很是受教,这里就试着用黎老师的方法解解05法院这个题目,不算设计,权当应试练习。一、任务书理解:1.设计对象审判楼,主要使用者:参与审判的控辩双方、公众、信访人员;特殊使用者:犯罪嫌疑人;内部使用者:法官、合议、审判员等,找出各自的使用空间。2.地形及设计条件:在原有用地内改建,与

10、办公楼使用的审判楼,用地四周均为城市道路,北侧为内部办公入口,拟建审判楼在办公楼南侧,周边无影响条件,除了几个道路的宽度不同,就是可建设范围呈矩形。3.面积表:上下层面积没差别(没挑高或露台),几个区块面积未给予(得自行统计,找出其中规律)。4.功能图:至少4个独立出入口,几个区块相对归类圈选如图。5、其他:大法庭7.2m,其他4.2m;制图及规范要求:1800、3900、3600。二、功能流线分析:清楚了使用者及其相应的使用房间,分区就相对了解。流线通俗讲就是使用者如何从场地到达建筑最后到达其使用房间,做到不影响别人又不受别人影响的就不会流线交叉。题目要求以审判区为中心,合理划分各功能区,严

11、格区分各流线,要求羁押区与大中法庭相联系。使用者路径分析:a.公众一般只参与大中审判,路线是门厅-过厅-大中法庭,顶多到新闻发布。b.控辩双方(含辩护人)人数不多,门厅-过厅-原告、被告室-法庭;c.审判人员由后侧入口-过道-各用房-法庭;d.嫌疑人羁押室到前室到大中法庭;e.信访人员,信访门厅-信访接待、立案接待。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使这些流线不互相影响。三、设计:1.场地设计a.出入口选择。四边道路,没其他条件交代,除了办公楼在北侧,内部出入口在北侧,建筑控制线为长边东西向的矩形,可以确定主入口在南侧,以增强建筑性质形象的认同感;东侧路窄,人流适合较少的羁押流线;信访人数较少,考虑设置在西南

12、侧;西侧路宽建筑面窄,作为车辆入口避开南侧人流。b.图底关系。作为法院审判楼,适合集中式布置(考试最先想到的还是采用集中式为好),选择合适的图的形状,可以帮助我们较快的贴近标准答案,但作为建筑设计,是构思和加工,每个人的经验和水平不同,选择思维和处理手法千差万别,就造成设计成果的差异,所以答案不可能唯一,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依据自己的选择,把每个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说是3.0h)做到尽量满足设计条件。这里尝试按矩形建筑的“图”如何去设计到相对合理。底层的面积按上限设计,取3300,所以3300/5400=0.6,在建筑控制线范围内大致画出个相应比例的矩形,前面留出广场而建筑靠后布置,并依据场

13、地出入口位置就近拉入建筑各流线出入口,如下图2.功能分区根据面积表和功能关系图,大致归类分出几个区块:底层(中法庭+羁押区及其它面积约850;小法庭+信访面积约900;公共区域及部分交通约700。二层(*庭约890;小法庭860;公共部分含交通约700),各功能区靠近各出入口,公共区域是大众的主要出入口,居中布置,左右堆成按约5/4/5的比例横向布置,上下两层均符合这个布局,如图。3.房间布局房间布局前,先做个细分的工作,即依据任务书、功能图、使用性质的各种相关性在面积表里把一些用房归类细分,并把其面积分别统计出来,比如底层中法庭的红色区域面积为150,参见下图。前面的工作很繁琐,要求对建筑功

14、能相对了解,知道各使用空间的相对关系,可结合功能图甚至是生活影像点滴来归类。原则上是大房间、基本同类归类、重复房间组合、相互关系密切合并。这样对于每个区块内的众多房间可以归纳为较少的“房间”,就可以较快的进行“排房间”,此时可以按相互关系和相对比例来布置房间。由于公众门厅设于中间,则内部法官区应设于另一端,即东西两侧,控辩区靠近公共厅,法庭区是公众与法官的交界处,设于两者之间,而对于中法庭区,图形显得宽扁,如按小法庭一样的布局,则法庭的空间比例明显不合适,先把控辩和法庭合并、法官和羁押合并,先左右按面积比例分一次,东西分两块。对于法官和羁押区,因为法官从北侧过来,则把羁押放偏南一侧(这样会带来羁押太靠南,与公众太靠近,但终归还是朝东,只要在东南角设置些绿化障碍进行分隔和隐蔽,该是可以满足的);而审判和控辩区,考虑控辩分流,加上是两个法庭,把控辩分成三部分与法庭呈汉堡式布置,如下图。下一步就剩下每个小区块里面的几个小房间,布置起来就轻松了,几个法庭对应排列,成上下等分,每个法庭对应的控辩和律师、法官和合议,均对应按比例布置。信访区,因为里面除了信访门厅特别大,其他都是小房间,且都与大厅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