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36206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阅读能力突破策略研究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 马玉内容摘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七条这样说:“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笔者想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几点策略:一、激发持久的阅读兴趣;二、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五、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六、遵循科学的阅读规律。只要我们采取各种方式,创造各种条件,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发现、

2、讨论、申辩中张杨个性、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学生的阅读思维会真正活跃起来,我们的阅读前景也将是一片灿烂。关键词 初中生 阅读能力 策略正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79年级阅读教学中有很多建议,我简单概括一下:1、强调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2、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4、重视朗读和默读;5、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6、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个性化阅读放在第一位,显然,阅读本身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3、,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阅读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尝试。一、激发持久的阅读兴趣(一)强化朗读,点燃激情。“文章情铸成”,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通过朗读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在朗读中走进作者,把握文章的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品味课文所揭示的人之美、物之美以及语言美,把对美的体验内化为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韵味无穷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这种方法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4、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彰显了审美情趣,语文课堂也具有了“文学味”。(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导入时我插入了父亲这首歌曲,学生听了特感动。导语: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 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这节课我们就来看朱自清是怎样写父爱的。(2)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时,在课间我用韩红的天亮了去渲染氛围,同学们听着歌曲,看着图片,一下子就沉浸在那悲壮的情境。我紧接着用煽情的语言介绍:这首歌曲来自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19

5、99年10月,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两岁的孩子坐缆车游玩,缆车却出了故障,在那一刹那,这对夫妇同时举起了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可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韩红知道后,很感动,认养了那孩子,并创作了歌曲天亮了。有这样一种感情,她至清至纯,无私无畏有这样一种感情,她悄然无息,却又撼天动地,这种感情,叫做爱我们有,动物呢?我们和动物之间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触摸那扣人心弦的惨烈与悲壮。这节课的感情基调已经定好,学生很快产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一节课能否上成功,好多时候都是得益于氛围的营造。(三)挑战自我,享受乐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

6、置。为了把课堂教学从无效、低效转变为有效、高效,教师的角色应该也必须发生变化,教师应该把课堂这一阵地还给学生,精心设计具有思考性、挑战性、开放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挑战榜样,挑战自我中享受成功带来的自信。 如:九年级下册那树的拓展迁移:作为一位智者,请你与人类进行一次严肃的沟通:可用警示标语、对联、公益广告、诗歌、书信,日记等形式。示例:1、树倒了,鸟飞了,水黑了,鱼死了,人还会笑吗?2、自然的明天在哪里,我们的明日就在何方?3、城市的繁华掩盖不了人类的罪行,无边的沙漠与无数动物的尸体是大自然颁给人类的荣誉证书。学生佳作:1、一花一鸟皆风景,一草一木皆兄弟。2、人类,谱写着历史,而大自然在

7、无休无止的破坏中发出怒吼时,这部历史就画上了句号。3、 晚风习习,夜悄悄,月上竹梢。望月笑,幽幽潭水,竹林密茂。水波粼粼净烦恼,茂林修竹引曼妙。泪雨漂,梦世外桃源,心浩渺。 尘世吵,竹林萧;风轻悄,月正好。千山涛影消,孤蓬飘摇。欲将心事付瑶琴,孤寂弦断有谁听?暗香动,看鱼翔浅底,任逍遥。(四)创新设计,保持乐趣。课堂是我们的“主战场”,而教材是我们的“主战地”,教师和学生是“战士”。面对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战士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并没有获取相应的“战利品”。因为我们在大多情况都采用按部就班、本末倒置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无非是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出示问题组让学生去

8、冥思苦想、讨论、交流。想不出,没关系,由老师讲析,滔滔不绝,最终把课文分析的“相当透彻”、“体无完肤”。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得手发麻,每篇文章的边边角角都工工整整记下了重难点的分析。日复一日的这种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阅读教学早已没了“文学味”。老师讲得“苦”,学生埋头“记”,这样必然导致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了无生气,何谈阅读能力的提升。 如:天净沙秋思中的设计的一个创新的问题: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与书中描绘的意境有什么差别?等同学们找完,对这首曲的理解也差不多了。(五)联系生活,丰富乐趣。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

9、域自然延伸和拓展,只有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走出文本,从课内到课外,纵观日新月异的生活,去领悟人生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阶段内,因个性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使他们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风格,并逐渐养成富有个性的、自觉的、健康的阅读行为习惯。个性化阅读的出发点就是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个性。学生的个性不同,就决定了

10、他们对作品的阅读感受,情感意志,想像理解都将打上鲜明个性的印痕,这种因个性差异而产生的对作品的多元化理解是常见的现象,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我在教学鲁迅名篇社戏时,关于“六一公公”这个人物形象曾展开自由而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六一公公”淳朴、善良;有的同学认为他热情、好客。有一位同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说“六一公公”是个很有价值意识的人,他对迅哥儿对他种的豆子的赞赏态度十分感激,送豆致谢,是出于迅哥儿对他的劳动价值的肯定。送豆子行为是尊重自我价值的表现,这是他在平桥村其他人口里得不到的评价。这个同学敢于面对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做法,作为教师的我,

11、积极地赞赏了他,并大胆鼓励其他同学学习这种精神,因为我觉得,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予适当肯定。如果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了孩子们的智慧的火花,那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将是思想陈腐、因循守旧的一代,这样将是教育的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习惯(三)培养学生阅读时圈画批注的习惯(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五)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六) 养成学生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七)培养课外自读的习惯只有学生把课外阅读变成了自觉自愿的行动,才能有

12、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才会使书卷的文采精华融化到他们的血液中去,才会使他们口长于言,笔长于写。坚持让学生自读文章,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 “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八)培养与强化学生与文本之间良好的对话习惯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是这种对话的过程,是在为学生构筑对话的平台;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

13、养成学生与文本之间良好的对话习惯。1、个体与文本:养成独立地与文本积极对话的习惯 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来看,应该包括: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与作者心心相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以自身的生活阅历进行意义的重构(即创造性地进行解读)。 2、学生与学生:养成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习惯在现有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学生与文本的高效对话往往需要把个体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联系在一起。阅读教学中,一个人交流了看法,其他人就是一种吸收,学生之间的对话无处不在,可以帮助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走向成熟、全面。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让他们通过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14、,相互唤醒,从而实现个体对话中经验、意义、情感的共享,以期养成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习惯。3、教师与学生: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的习惯阅读教学中,养成学生与文本良好对话的习惯,师生间的对话是关键。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更重要的是促成学生与文本对话话题的不断生成,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断走向深入,深刻而有创造地展开对话。教师更多地要充当学生的向导,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路人,以真诚的信任、巧妙的引导、耐心的期待、满腔激情的鼓励及榜样的示范,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创造灵气,深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4、学生与自我:养成学生在反思中完善自我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阅读教学过程中

15、学生与自我的对话。自我对话就是对自身的反省审视,反映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学生经常问自己:我充分读书了吗?我与同学真正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并参与讨论了吗?我读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吗?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此反思自己与文本对话的行为,不断完善,逐步养成自己与文本独立、充分、深刻对话的习惯。 四、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阅读一篇篇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一次次的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地切换阅读视角,引导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从本质上讲,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中存在的空间和多义性,尽量撤去定好了的框框,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张扬个性,放手让学生讨论争鸣,与作者作倾心的精神对话,从而形成开创性的见解。对于皇帝的新装中的两个骗子,读者一般都持有憎恶的态度。 上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大胆思考,多角度、多侧面来评价这两个骗子,有同学说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也有同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