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22873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如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也指出,国家通过制定各科目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从以上论述可如,课程标准对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解读2003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并与1996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旧课标

2、)相比较,笔者认为,新课标不但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且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新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还体现了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特点。一、课程性质坚持政治思娘性,创设其有效的途径旧课标在序言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这样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建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两个课标都坚持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但从实现途径看,旧课标仍是以学科如识为核心,课堂教学也仍是以如识的讲授和学习为中心,这就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个根本目标的实现而大打折扣。新课标坚持了新课程的价值观,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资源开发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三维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如识与能力,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经历探究和实践的过程,在过程中体验生活,建构如识,

4、形成能力,升华素质。这就为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找到了一条通道。虽然这还要受到课堂教学、教师素质、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因素的制约。二、课程目标 由单一的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发展旧课标只是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提出了每年级的教学目标,从这部分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旧课标仍是过于强调对如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课程目标仍然存在唯知识性的倾向。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先细化,提出了总目标一分类目标一内容目标三个层次。其次,在这三类目标中又体现了三维目标。尤其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阐述中,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如在提示与建议中大量应用了演示、讨论、撰文、活动、讲演、模仿等动词,这就明确了思想政

5、治课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但笔者认为,新课标在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中没有明确地阐述过程与方法目标,应该是一个缺陷。三、课程结构由田定化向模块化、选择性发展旧课标注重了如识内容的完整性与固定性,高中三年分别讲述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有关如识。新课标指出: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必修内容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板块,选修课程分为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个板块,可以说模块化、选择性、学分制是这次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体现了纲要中提

6、出的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目标。这种课程结构的设量对教学组织、教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四、课程内容由偏重书本知识向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发展旧课标在注重知识系统化的同时,也存在考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如识,脱离学生的经验等问题。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建构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从新课标阐述的必侈内容目标和提示建议来看,新课程在关注学生实际、关注社会生活方面巴得到很好的体

7、现,这对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以及建构如识,提高素质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着如识被淡化,知识不系统、不完整的问题,这同样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五、谍程实施由接受性学习方式向发现性学习方式发展;由关注学科、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发展1关于学习方式的变化。旧课标在学习方式上仍是以如识的学习和接受为中心,虽然也提到了其他的学习方式,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等活动,但是非常有限。新课标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

8、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引导学生由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参与转变。2关于教学方式的变化。旧课标提出了教学的三个原则,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如识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这些教学原则仍然存往以教师为主、知识为主的倾向。新课标虽然坚持了这些原则,但明确提出“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主张把教学看作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既重结论更重过程,关注人,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作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些教学新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学方式必须突破单一的授一受方式,向以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知识主动建构的方式转化,体现参与、合

9、作、体验、探究等特点。把教师主导的目标一策略一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一体验一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人推迸的关键因素。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六、课程评价由真别选拔功能向发展性评价功能发展旧课标指出:学习评价是为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或行为的转变,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为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过分注重如识

10、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同时提出,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要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1。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有利于实践素质教育。但目前的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仍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因此新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要求教师必须转变理念,它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件大事,是整个社会的大事。七、课程资源由只重视教材向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发展旧课标没有明确的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

11、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这里体现的理念是教学的过程不只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上,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师生要共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大教学观,要求课堂教学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要求学生既要在课堂中学习,也要在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综上所述,新课标全面贯彻了纲要的精神,与旧课标相比是一个扬弃。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政治课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新课程在如识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从而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态度、新的思维去探索、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并为促进新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