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26605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干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推广工作喜忧参半,有的早已被事实证明成效显著的新技术,如旱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等,但推广多年覆盖面仍然不够理想。可以说,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现象。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1、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实际上,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经费严重短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站无址,更谈不上

2、技术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量的试验、示范不能正常开展,整体工作长期置于弱势的低谷中,使农技推广人员有心无力,有能无力,严重制约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2、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首先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生活清贫,过去多年培养起来的农业技术人员有些离开了工作岗位,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其次是农民群众的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群众是农业推广的受体和基础,农民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

3、的能力。近几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处于尴尬的境地。3、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后,井入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行政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工作由乡镇统一安排,且多站在一起办公,上面又没有相对应的单位,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而且主要是做乡里的一些多而杂的工作如部分乡镇在农事季节任意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征收税费、计划生育等工作,加之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落实,农业生产现状的低格局

4、,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失去了进取心。由于农业服务体系经过改革后,农业服务中心的大部分职能都由乡镇管理,农业局只有职称评定的这唯一权利,不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实在在的管理多种业务活动相对受到较大削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一些农技人员由于受“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服务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和经济实力,从而很好的服务干农业。4、基础设施不全。信息和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部分地区农技推广设施设备严重滞后,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无法配备。只有尽快配置现代化的设备

5、,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将农业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村户,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三电合一”的现代推广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二、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从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此,我们建议:1、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例如: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三级网络(区、镇、村)、3

6、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2、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

7、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颐之忱。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3、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努力使农技推广机构由“空心”变为“实心”良好的运行机制是搞活农技推广工作,增强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技术开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积极参与农

8、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开展良种统繁统供、化肥统测统配、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产品贮运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开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薪。农机人员要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开展个人或集团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4、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首先,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与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教农业体系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9、其次,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一再次,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5、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为直接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

10、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企业一般可在支付平台上备案多个用于税费电子支付的账号,法人卡用户可通过点击“修改可操作账号”,将这些银行账号的操作权限给予指定的操作员卡用户,并设定最大可操作金额。County continuation records has examined and approved the draft, spirit, believe, comprehensive Yearbook of zhuanglang already prepared draft, entered the phase of evaluation. Civil air defense wo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