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20969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2012-07-30 信息来源 : 工作一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合肥市委员会提案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第84号 提交日期:2010.1.14 案 由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提案者高晓光界 别社科提案类别经济建设附议人委员建议承办单位审查意见主办单位规划局、公安局会办单位建委、人防办、房产局当前,合肥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汽车时代。全市机动车登记量已达42.1万辆,并以月增13.6的速度快速增长。加上外地常驻合肥的车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万辆。汽车时代的到来,除了大大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之外,第一后果是道路负载急剧增加,通

2、行难的问题突出;第二后果是车辆存放处所紧张,停车难的问题突出。近几年,全市全力投入推进大建设,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出行难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但是,停车难的问题仍然继续恶化。其表现,一是全市停车位数量极少,难以满足存放需求。市区公共停车位约有1万余个,其中,老城区泊车位超过100的停车场有16个,泊车位超过200的停车场仅5个,其它都为分散停车区。据统计,合肥当前平均每百辆车不足3个停车位,与全国畅通工程专家组提出的“城市每百辆机动车拥有20个停车泊位”的最低标准相差甚远。二是现有的公用停车场利用不充分,由于信息不畅和路边违章停车成本较低,经常出现车辆在停车场门口的路边违章停放而停车

3、场内部车位空置现象。三是小区地下车库出售率低。由于地面停车和拥有地下车库的管理收费接近,小区居民车辆宁愿占道停车不愿购买车位,造成地下车库资源浪费。四是为了解决停车难的燃眉之急,市区采取了在街道两边设置临时停车位的办法,使占道停车合法化,反过来影响了车辆和行人通行。可以预见,停车难的问题如果继续下去,势必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冲淡和抵消大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顺应汽车时代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纳入大建设的范畴,专题研究和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老城区改造应该统一规划和合理设计充足的车辆停放场所或者立体车库,向天空和地下要车位,缓解老城区停车难和行车难交

4、织的困难状况。新区建设必须预先规划公共地下停车场所,鼓励小区和单位建设地下或立体车库,避免造成新的停车难现象。现有的地下人防工程应稍加改造为停车库向社会开放,以缓解当前的停车矛盾。二是解放道路资源,还路于民,适时取消占道停车场,严厉打击占道停车现象。大建设的丰硕成果是成功地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可是目前设置的道路临时停车场属于占用公共资源,在社会公平问题上授人于柄;同时路边停车使原本不堵的道路也开始拥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车难的程度,抵消了大建设的成果。因此,建议待城区停车难得到缓解之后,及时取缔路边停车场,还路于民,还路于车,恢复道路畅通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大力打击违章占道停车现象,维持良

5、好的路面秩序。三是挖掘潜力,消除现有停车场所闲置现象。公共停车场的闲置与收费较高和信息不畅有一定关系。建议在显著位置设置电子信息牌,及时通报停车场车位剩余情况,引导车主入库停车;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降低停车场的短时间收费标准,提高长时间收费标准,提高利用效率。变革停车收费办法,大大提高居民区占道停车的收费标准,大大降低地下车位的收费幅度,推动小区未出售的地下停车位的使用,解放这一批沉寂多年的资源。四是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和鼓励单位停车场向社会开放。有单位大院的公共建筑,可鼓励自建机械式地上车库,或贴建仓储式智能地上停车楼;对有地下室,但地下空间未被充分利用或改做他用的公共建筑,要求其作为停车库使用

6、,并鼓励改造自建仓储式智能地下车库。房产管理部门应给予配建的机械式立体停车泊位办理产权或使用权证明,以解除开发商和购买者的后顾之忧,促进配建停车场的建设。各单位的自建停车场所或富余停车位,周末或高峰时段应向社会开放,允许其按照社会停车场收取管理费用。第84号提案答复 高晓光委员:您在市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上提的关于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大建设范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但伴随道路交通的改善,是日益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截至2010年3月底,合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8.3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

7、加,导致停车需求不断加大,特别是老城区,部分机动车因无停车泊位而随意停放,影响了正常交通秩序,加剧了道路拥堵现象,市民反映强烈。一、合肥市目前存在的停车的主要问题(一)公共停车场数量偏少,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特别是老城区内,行车难、停车难问题突出,停车设施供不应求。(二)老旧小区停车位配置严重不足,历史欠账严重,且很难得到改善。(三)新建小区由于收费体制问题,出现 “地上停车位拥堵不堪,地下停车场空空荡荡”的现象。(四)停车场建设机制有待创新。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仍然是以政府投资独立建设为主,缺少与城市整体开发配套建设的创新机制,建设进程缓慢。(五)货运停车极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如唐桥、五里庙停车

8、场等。二、规划部门的主要做法为应对汽车时代的来临,我市在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强城市机动车停车综合管理,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需要根据我市城市规划、绿化、道路和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机动车停车现状,从停车场(泊位)的规划、设置、建设、管理等诸多方面入手,制定对策和政策,对我市机动车停车管理进行综合整治。合肥市规划部门的主要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展了合肥市老城区停车位调研,2009年,我局牵头开展了老城区范围的停车位与停车场调研,对老城区现有公共停车泊位,建筑配建停车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提出改善老城区停车问题的相关建议,并报市规委会主任会研究。下一步拟开展合肥市

9、中心城区停车场(库)规划工作。(二)为解决停车问题,并解决历史负债,我市已在合肥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重点调整了停车指标。据了解,北京一般商品房,按每10户3至5个车位的标准配置,只对高档住宅或别墅要求每户配套1个停车位,上海规定住宅区的停车位不低于套均0.5的标准,广州规定住宅区的停车位每200平米配置1个。我市调整后的停车指标已要求普通住宅须每户配置1个停车位,高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及居住区,严格按照调整后的技术规定配置相应的停车位,不满足要求的规划方案不予批准。调整后的技术规定也明确规定大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新规定实施两年多来,我市新建小区

10、停车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三)探讨多种模式共建社会停车场1、通过对老城区及城中村逐步的更新改造,对建筑密度控制,鼓励资源共享,留出空间满足停车等公共设施需求。如三孝口地区等,确保所开发地区能满足停车需求的同时也能适当改善周边区域交通条件。2、对停车困难的地区,鼓励利用人防平战结合等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以缓解停车矛盾。3、鼓励建设多层停车场、机械立体停车场、仓储式智能地上停车楼,鼓励发展生态停车和绿地复合停车。4、鼓励社会力量,自主解决停车问题,如同庆楼、翰林宴租赁土地建设零时停车场,并利用不同的使用时间错峰解决邻近地块的停车问题。5、鼓励利用单位废弃的厂房、仓库、建筑以及空闲用地新建、改建公

11、共停车场。如在颍上路与临泉路交口西北徽商物资三库6500平方米用地建设地下停车场,地面作为公园绿地;在省体育馆苏果超市拆除后2717平方米空地建设地下停车场等。6、在火车站、轨道交通站点及其他综合交通枢纽建立“停车+换乘”的配套停车场。三、关于促进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的相关建议合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的出台,确定市公安机关作为本市停车场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并进一步明确了规划、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将促进停车场建设更加规范有序。新办法还通过政策倾斜、宣传引导,鼓励专用停车场对外有偿开放,解决停车场不足问题。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及居住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设置标准配建停车场,配建

12、的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建筑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为促进我市公共停车场规范、有序建设,我们还提出如下建议:(一)大力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形成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多种方式相互补充、良好衔接的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鼓励市民更多地选择公交出行,减少机动车出行,缓解停车矛盾。(二)积极探索老城区交通拥堵收费体制。5月3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发表题为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的文章,提出借鉴伦敦的做法,研究实施交通拥堵费,用经济手段调控中心区交通需求。(三)逐步建立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合理分配停车资源,实现管理规范、全面利用、服务高效的目标。 (

13、四)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停车场建设的新模式。停车难问题是大城市的通病,为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各地也都在不断探索、总结,合肥市也可以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的好经验。武汉市为鼓励建设公共停车场,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泊位数超过100个的公共停车场,经主管部门审批,允许开展如汽车美容、维修、保养、洗车等及商业零售服务,商业经营面积原则为每100个泊位不超过100平方米;杭州市试点小区与周边的写字楼、机关单位车位互通,在夜间,小区住户租用这些单位的车位,而这些企事业单位则在白天租用小区的停车位。停车难不是简单、独立的问题,未来规划部门将按照合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的要求,探讨多样的停车场(库)与

14、停车泊位的建设模式,结合我市城市建设实际,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加快停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缓解我市停车难矛盾,以适应我市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企业一般可在支付平台上备案多个用于税费电子支付的账号,法人卡用户可通过点击“修改可操作账号”,将这些银行账号的操作权限给予指定的操作员卡用户,并设定最大可操作金额。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