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21682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自传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png hung( ) shui 败( ) chu 办( )zh 江( ) n 喊( ) 亲 q( )2 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_和_。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_。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3. 鲁迅原名_,是我国伟大

2、的_家、_家、_家,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_。他的第一篇小说_发表在 1918 年新青年上,后来收入小说集_里面。4.本文以_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_到_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_,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_(的人)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句中“两条路” 是指什么?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句中“较为广大的运动

3、” 是指什么? 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_。6.下面这两句话分别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这时才用 “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7 (2006 年长沙巿)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第 47 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8 (2006 年重庆巿)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进行

4、介绍。 (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孔子 屈原 李白 苏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人物:_介绍:_二阅读理解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

5、在上海。1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鲁迅到广东后, “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6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7. 鲁迅以“鲁迅” 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参考答案一1 xi wn j q 彷徨 衰 筹 浙 呐 戚2. 比喻;夸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示例:(1)母亲是停机坪,儿子是那遨游在蓝天上的飞机.(2)母亲

6、是港湾,儿子是那漂泊在大海上的航船.3.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狂人日记 呐喊4.时间;1881 年出生;1930 年的经历与著作5.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现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两条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 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用文艺来宣传群众,改变国民的精神。新文化运动 6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表

7、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7B8提示: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吻合,语言简练即可。示例: 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教育家,有“孔圣人 ”之称。苏轼,宋代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二1。第一层:(被拒绝了。 )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 )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 我”的任职情况。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 1926 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6。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7. 狂人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