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01549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正本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南县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年来,全南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等民生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的约束和自我发展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全南苏区欠发达、群众生活较为困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宠大,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人口的数量仍然较多,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相当艰巨。如何抓好解决全南苏区人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快改善和保障民生事业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全南县劳动年龄内人口

2、12.4万人,可供劳动力11.9万人 ,社会从业人员10.8万人 ,其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宠大,8.5万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就业人数近5.6万人 ,跨省劳务输出人数4.4余万人。现有现有各类困难群体11330人,其中城乡低保户7576人、60岁以下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分别为249人和304人,农村已扎二女户1369人,残疾人1842人。全县拥有各类人才1.5万人,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万人,工业园区参保率仅为3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7万余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刚刚起步,涉及人口多达13万人。二、问题及分析1、就业

3、压力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和总量性矛盾并存,用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就业保障的渠道比较单一。近几年,全南县每年新增劳动力约0.2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为1000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由于全南处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阶段,钨、稀土、氟盐化工等主导产业和制衣、机械电子制造等新兴产业急需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造成工业园区企业出现一定程度的用工难。此外,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居民创业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只有11.2%;困难群众就业难,下岗失业人员1000余人,占未就业人员比重的12.6%。总之,全南县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2011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 19.548.731.8 ,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为42.

4、5831.1926.23,人力资源结构与GDP产业结构之间有着明显的错位,存在着力资源配置上的浪费与失衡。2、社保水平偏低。当前全南县大部分人群的社会保障严重不充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很难有保障。2011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万,其中离退休人员有近0.6万人,年轻人参保的比例低于40%。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偏低,2011年我县的平均养老金水平为1189元,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510%左右。医疗保险待遇普遍偏低。以离休干部为例,县级财政补助年人均0.5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相差1.5万元。参保缴费方面,工业园区企业参保率不高,有稳定打工收入的参保率较低,城乡居民“4050

5、”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年老体弱回乡务农人员的参保意愿强。社会弱势群体参保缴费困难,特别是由于全南钨业采掘业、林木业等产值逐年下降,由主导产业转向替代产业,从业人员锐减,带来失业、伤残人员日益增多,而且企业下岗职工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无一技之长,再就业困难,难以负担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险费用,当年的国家英模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3、社保资金缺口大。由于退休人员增多和养老金连年提高待遇,加之赣州唯一一家省属农垦企业(长城企业集团公司)下放全南县管理,给当地政府留下承重的保费债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缺口呈现逐年扩大趋势。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养老基金支出缺口分别为1989万元、3308万

6、元、2959万元。根据预测,到“十二五”期末,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将达到7300万元。当前,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企业职工与离退休人员赡养比例为2.681,与正常最低41要求有较大差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来维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未来几年,根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的需要,县级在财政配套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4、人才缺乏。全南县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非常低。副高职称以上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只占专业技术人才的4.8%;技师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只占技能人才的1%,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人均受教育年

7、限仅为6.6年,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人均不足7天,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缺乏发展所需的适用新技术,导致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益不高。加上全南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落后,工资待遇偏低,薪酬倒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人才难于引进来,进来往往留不住。据统计,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每年调离或辞职的各类人才占新录用、招聘人员的50%左右,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5、服务设施落后。全南苏区现有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承载能力有限,基础设施落后,网络设备建设滞后。2011年,全南县虽然被纳入国家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县,且仅仅覆盖中心城区及南迳、大吉山、龙源坝和陂头四

8、个镇,但由于县级财政极为困难,配套资金难于落实,至今尚未开工建设。此外,全南乡镇间隔远,人员分散,四个乡镇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远远不能满足全县21万人口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服务需要。同时,缺乏能培训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对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创业园区的投入严重不足。三、需要国家帮助解决的事项1、支持全南建成国家级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示范区。一是扩大全南苏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试点覆盖范围,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就业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议取消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由中央财政追加投入400万元,加快全南苏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全南苏区

9、9个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全覆盖,为全南苏区人民提供广阔就业和创业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创业机会,促进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把全南建设成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前,全南在外就业人员中,有近千人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近5000人自行创业,他们拥有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回乡创业的愿望非常强烈,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达到国家人社部制定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政策指标,请求中央把全南县列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创建单位。建议由中央财政投入1000万元,支持全南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建议中央财政投入2000万元,帮助全南新建一个创业孵化基地、大

10、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以及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让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苏区百姓,为全南苏区人民创业提供良好政策扶持。 2、支持全南建成社会保险政策特惠区。一是对全南苏区各类困难群体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特殊的“交一补一”缴费补助政策。建议中央财政设立苏区困难群体专项补助资金,对全南苏区困难群体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员,个人缴费部分按11的比例由中央财政补助,即个人缴费100元由中央财政补助100元,个人缴费1000元则由中央财政补助1000元,以激励苏区人民参保。二是解决全南县农垦系统2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缺口问题。全南县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

11、长城企业集团公司和茅山垦殖场2户国有农垦企业的改制工作,由于企业资不抵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欠缴保费达1701万元。请求中央财政在安排社保资金转移支付时给予全南苏区重点照顾或列入重点补助对象。三是建立全南工业园区企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特殊补贴机制。为了促进全南苏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民营企业发展,请求中央建立支持全南工业园区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的特殊补助机制,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即每年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企业职工缴费基数,中央对全南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每人每月补助其缴费比例的8%。如按2012年赣州市平均工资2300元/月,全县工业园区企业参

12、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8万人计算,则每年中央对全南县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为2400万元(即2300元/月60%12个月0.081.8万2384万元);四是全额补助城镇用人单位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用人单位职工退休后,建议参照中央补助国有关改破及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全额补助参保,以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缴费负担,为单位退休人员建立稳定的参保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全南苏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按照2011年全县0.25万城镇退休人员,缴费基数2300元/人月,缴费费率按6%测算,2012年需中央补助420万元,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增长,补

13、助资金相应逐年增长。3、把全南苏区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试验区。支持全南苏区开展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试点。社会保障方面,在大力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的结构体制障碍,鼓励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被征地农民等群体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业创业方面,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工业园区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不分户籍、身份、不分内资外资,一律给予最优惠的创业政策待遇。支持全南融入赣州建设全国一流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区,服务赣州产业发展。4、把全南苏区列入国家人才支持计划示范区。把全南苏区建成国家级稀土和氟盐化工产业人才高地。实施高端人才引进

14、培养工程,专项支持全南苏区建立国家级稀土和氟盐化工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逐步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稀土和氟盐化工产业数量和规模最大的产学研基地。 5、支持全南吸引和用好人才。建议把全南苏区在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列入国家相关重大人才工程,实行特殊的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机制,在全科医师培养、“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解决全南苏区人才招得进、留不住的问题。6、支持全南苏区大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收入待遇。建议中央提高全南苏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水平,中央财

15、政依照老少边穷、艰苦边远地区的相关政策规定给予适当补助。特别对长期扎根基层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议对全南苏区乡镇的教师、医护人员给予工资上浮20%的特殊津贴。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经济细胞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形成了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态平衡”。作为以适应环境而生存、自保甚至做强做大作为理由的企业,面对这局面惟一办法就是转型“健身”找出路。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