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01471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力打造农业公园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2010-4-23 16:35:05 一、怀柔区概况 怀柔区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8.7%。区辖12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有284个行政村,常驻人口34.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2万人。怀柔区是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和11个新城之一,承担着涵养生态、保护水源,发展生态旅游业、都市型工业和物流业等城市功能。2008年,怀柔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亿元,人均GDP达到5330美元(按照6.83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人均GDP达到3.6万元人民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

2、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元,增长8.1 %。农民人均纯收入9871元,增长12.1%;其中有7个镇成为万元镇,140村成为万元村。 二、怀柔区农业公园及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近几年,北京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我区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和自有的民俗特色资源优势,坚持农业公园化的建设理念,借势、借机、借力、借策,依据不同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特点,积极探索农业公园、沟峪经济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建成了一批集旅游观光、科技推广、休闲购物、怡情益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农业公园、经济沟谷,树立了园林化和公园化的怀柔都市型农业品牌形象,也

3、实现了市民了解农业、参与农业、享受农业、亲近自然、回归田园山野的愿望,叫响了“田园文化经济”品牌。 2007年,我区启动了凤山百果园、四季花卉园、红梨产业园3个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形成了集观光采摘、休闲体验、修身养性、怡情益智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公园建设模式。同时实施“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对“不夜谷”、“夜渤海”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加强了治污、治乱及环境整治,形成了沟域经济发展模式。2008年,我区以设施农业为基础,新建了三山都市型设施农业公园,又以“不夜谷”和“夜渤海”两条沟为样板,打造了“水长城”、“栗花沟”、“溪水湾”、“白桦谷”4条经济沟。2009年,北房都市型设施农业园区、北京

4、绿湖生态农业公园、怀柔京承现代农业园三个设施农业园区和“白河湾”、“银河谷”两个经济沟正在建设当中。 (一)农业公园建设模式。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包括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建设模式。 1、红梨产业园:位于怀北镇,规划面积1万亩。以原有的红肖梨产业为基础,加强新品种引进,通过整体包装和升级,建成全国唯一的红梨产业园区。 2、四季花卉园:位于杨宋镇,规划面积1000亩,以花卉苗木观光为特色,以杨宋镇花园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郭庄、四季屯、耿辛庄等村,形成苗木、花卉高档次、高标准的设施农业园区,依托影视城良好氛围,提供游客赏花、

5、鲜花交易等完整的旅游产品。 3、凤山百果园:位于桥梓镇,规划面积4.5万亩,以果品观光采摘为特色,园区内已建成大枣、核桃、浆果、苹果、梨等多个采摘生态农业园。同时加强了道路硬化、生态餐厅、休憩场地,停车场地等服务设施建设。 4、三山都市型设施农业公园:位于庙城镇,规划面积1700亩,紧邻京承高速路沿线,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为旅客提供观光、采摘等服务。现已完成1310栋钢架大棚建设,主要发展设施蔬菜、甜瓜、西瓜、樱桃番茄等。同时配套建设公园道路、门区、指路形象标识牌和擎天柱广告牌、主门区雕塑小品、公园景观围栏、门区绿化景观、太阳能灯等。 5、怀柔京承现代农业园:位于杨宋镇,目前正在建设当中,规划面

6、积3000亩。涉及杨宋镇6个村,1319户。以设施建设为基础,建成集花卉观光、蔬菜采摘、鹿文化及盆景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农业公园。 6、北房都市型设施农业园:位于北房镇,目前正在建设当中,涉及11个行政村,农户3412户,9515人,规划面积4000亩。以设施农业为基础,加强商品销售、生态观光等多功能开发,打造以设施产业为主的精品农业园区。 7、北京绿湖生态农业公园:位于怀柔镇水库上游,目前正在建设当中,涉及怀柔镇水库周边的6个村,规划面积5000亩。依托水库上游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设施农业建设为基础,建成集观光采摘、农产品展示、休闲于一体农业公园。 (二)沟域经济建设模式。沟域经济,即以现有沟

7、谷范围内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 1、夜渤海:位于渤海镇,全长7.5公里,两侧丘陵浅山均为板栗、核桃、苹果、樱桃等干鲜果品,沿途涉及三个村(三渡河、马道峪、苇店),30余家垂钓烧烤点,350余个民俗旅游户。依托长城文化、板栗文化和冷水鱼文化,实施了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广太阳能灯,整体提升了绿色生态观光旅游档次,目前已基本构成了集旅游、观光、采摘、烧烤、食宿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格局,成为

8、世人瞩目的京郊不夜川。 2、不夜谷:位于雁栖镇,全长16.5公里,包括5个行政村和13个自然村。是在“虹鳟鱼一条沟”基础上升级改造建设而成。培育了官地、莲花池、长园、西栅子等近10个民俗旅游专业村,呈现出以“体验农家乐为主的食宿型旅游;以冷水鱼垂钓为主的休闲型旅游;以果品采摘为主的体验型旅游”三种类型,并以弹性就业、季节就业、假日就业等形式,帮助了3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3、水长城:位于九渡河镇。涉及黄花城、撞道口、石湖峪、西水峪等4个村及其沿线形成的一条沟,突出 “水长城”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培育观光采摘园和乡村旅游产业,重点建设板栗、大枣采摘园和栗树蘑生产基地。 4、栗花沟:位于渤

9、海镇。是“夜渤海”的延伸和完善,涉及渤海镇三渡河、四渡河、六渡河、渤海所的八渡河岭自然村及其沿线形成的一条沟,以板栗产业为基础,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通过进行绿化、小品景观等建设,加强培育观光采摘园和乡村旅游产业。 5、溪水湾:位于琉璃庙镇。涉及琉璃庙、老公营、碾子湾、崎峰茶等4个村及其沿线形成的一条沟。建设重点是结合山水风景特色,发展观光体验和乡村旅游,促进当地欧李、葡萄、核桃、大枣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加广阔的增收致富渠道。 6、白桦谷:位于喇叭沟门乡,涉及喇叭沟门、中榆树店、下河北、孙栅子等4个村及沿线形成的一条沟,依托丰富的原始次生林旅游资源,充分展示满族文化,培育发展晚秋黄

10、梨、大枣、李子、红果、槟子等观光采摘园和乡村旅游产业。 7、白河湾:位于琉璃庙镇和汤河口镇,目前正在建设当中,总长19公里,涉及琉璃庙镇5个村和汤河口镇2个村,共537户1202口人,耕地面积1360亩。利用丰富的白河资源,通过加强环境建设,带动观光休闲产业发展。 8、银河谷:位于汤河口镇,目前正在建设当中,总长30公里。涉及汤河口镇7个行政村, 1138户2569口人,耕地面积1628.7亩。利用山水资源和西洋参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养生文化谷。 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一)创新工作思路。 在农业公园和沟谷经济的发展上,一是分区域规划。紧密结合该区域所在镇域规划及全区总体规划中所承担的功能,进

11、行规划设计。二是分资源建设。依托当地现有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装点完善,实现“亲山、亲水、亲文化”。三是分产业发展。依托当地功能定位,重点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支撑,充实建设内容,融入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项目。四是分档次收费。按照不同的建设规模、建设的标准、服务的内容确定收费档次。五是分客流接待。通过自然特色景观、个性化的服务、不同的休闲内容来吸引不同的游客,建立咨询服务站,加强引导,分客流进行接待。 (二)创新工作机制。 农业公园和沟域经济建设是项浩大的建设工程,必须加强资金、部门职能的整合,因此我们在建设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建设工程均由区委常委、副区

12、长赵文广任组长,区农委、建委、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分局、市政管委、林业局、公路局、科委、旅游局、水务局、动监局、种植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按照建设内容做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项目涉及的镇乡也成立相应的组织。 2、建立督查制度。由区农委产业规划发展科、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各项工作和工程开展情况采取周报制,工程建设具体到镇包村干部,由专人负责工程进度及质量,按照规划进度,实行工期倒排制度,确保各项工程按按时、按质完成。 3、整合资金,集中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争取各部门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科技示范等方面集中建设,做

13、到“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确保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创新工作方法。 1、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可持续发展。各项工程都服从、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通过调查,在完成测算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休闲旅游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区域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等优势,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产业向特色发展。 3、以农民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调动农民参与各项工程,把吸纳农民就业作为重要条件。 4、坚持规

14、划先行。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安排,先规划、后建设。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通过相关部门审核,确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 5、坚持与市级政策相结合。在农业公园和经济沟建设中,与整体推进村相结合,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坚持符合市级新农村整体村条件的,列入市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村,村内建设工程按照整体推进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标准进行建设;与新农村“三起来”建设工程相结合,在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既有住房墙改示范建设工程、大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雨洪利用工程等;与环境整治建设工程相结合,在村庄范围外,与沿线环境整治工程相结合,大力开展绿化美化、河道治理、广告小品、灯箱等建

15、设工程;与市设施产业发展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市设施建设发展资金,优先在园区建设使用。 三、取得的效果 (一)实现了产业集群式发展。 农业公园及沟域经济建设,使区域内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了产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集群式发展。桥梓镇按照“花果之乡、人居胜地”镇域功能定位,建设凤山百果园区,2007年一期工程建设涉及6个村,2008年二期工程扩展到19个村、20平方公里的范围。形成了中天瀚海、国色天香牡丹园、丹麦浆果园、雁来红冬枣园等20多个特色农业采摘园。“不夜谷”以官地村为中心,民俗旅游专业村由2个增至5个,旅游从业人员由1500人增至2600人,民俗户由200户增至375户,同时容纳人数由7000人增至1.2万人。 (二)实现了产业由弱到强发展。 杨宋镇花园村是四季花卉产业园区建设的核心区,自古就有花卉种植历史,早在辽代就是萧太后看花、赏花主要场所。2002年6月成立了花卉苗木协会,花卉种植仅10余户,种植花卉3万盆,2007年开始产业园区建设,新建日光温室65栋,2008年又新建设施81栋和一栋1800平方米的高档连栋温室,2008年全村实现总收入200余万元,人均增收3500元,解决了村内230人的劳动力就业,花卉产业成为全体村民致富的优势产业。 (三)促进了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 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