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0098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入世十年药企依然小散滥低 创新缺乏政策环境2011年11月29日,第20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上,搜狐健康邀请七位业内重磅嘉宾,以“入世十年与十二五变化与趋势”为主题展开沙龙对话。入世前视外资药企的进入是“狼来了”金丰杰(搜狐健康副主编):2011年是入世十周年,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了WTO的第143个成员国。今年又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医药企业来讲,入世十年带来了哪些改变?十二五期间医药产业如何释放?医药产业的未来是不是越来越好?其实说到入世10年,1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的一个10年。回顾这10年,你还记得当初的担心和期盼吗?卓永清(中国外商投资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委

2、员会总裁):我觉得中国入世对所有的外资公司来说都是重大的事件。形象点说,原来大部分是国营路,入世就变成了上高速公路了。在上高速公路的时候,需要是不一样的。入世一方面是希望我们中国要到全世界任何地方去,但也是面对全世界行业的竞争者进入到中国来。我想入世之后在几个方面有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关税的调整,对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还有很多原来不允许外面投资的领域也慢慢开放了。我想,从制造业到研发,一直到渠道,这十年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从研发来看,这十年来在中国设立研发的外资公司特别多,用的很多也是中国人,他在做临床开发的时候也是在帮中国的药企训练研发人才。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研发还是制造人员,这1

3、0年来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相信入世10年,不但是让外资走进来,中国也要变成制药强国,不仅仅以中国为目标,而是以全世界为目标,我们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牛正乾(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2001年入世的时候我刚入行,估计当时很多企业的从业人员都有同样的担心“狼来了”,担心被狼吃掉。当时最大的期盼的是自己企业的竞争力能得到快速的提高,与“狼”共舞。今年已经是接近10年了,就医药领域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来说,虽然狼是来了,但并没有把我们吃掉。反过来看今天医药企业的竞争力与10年前相比提高非常大。郭云沛(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1999年中国正在争取加入世贸的时候,北京发生

4、了一件事,北京的一家制药企业把美国辉瑞公司的立普妥研发出来了。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行政保护条例,有关部门居然生生地在1999年9月30日把这个药当天晚上批了。为什么要批呢?因为第二天美国辉瑞公司要在中国拿到它的行政许可证。如果真是按照世界的规则来做的话,恐怕中国的研发始终是会走在人家的后面。当时由于对中国企业的保护,一天前把这个药批了,所以首创的辉瑞公司还比我们首仿的药晚一天拿到中国的上市行政许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非常幼稚和可笑的事。正因为入了世,中国的有关部门才慢慢地学会用国际规则来经营我们的企业。2001年,我们国家的医药工业总产值是多少?2188亿。到了2011年的今天,应该是1万5500

5、亿,预计十二五结束要完成18443个亿。程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经济与战略发展部部长):之前有一个最让人担心的开放就是经营领域的开放。我记得98年、99年的时候,保险业、信托业的担心是最大的,到今天再看中国的保险业怎么样?看中国的金融业怎么样?尽管中国的金融业改革开放力度不够,但相比十年前是很大的进步。第二个感受是,这10年里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但真正制造的核心技术不在中国。过去10年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开放的结果,下一个10年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人才。如果说过去的10年,我们的科技信美国的,我希望未来10年全世界的科技信中国的。第三,我们所处的领域越是步入到深水区,越多地憧憬

6、是产业不断开放。每开放一个产业也就是吹响了这个行业走向世界的号角。展望10年后,中国的医疗机构,中国的医疗器械,中国的制药企业,一定会出现全球性的企业。这个全球性的企业依托于未来的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市场和资源的配置,技术不断的创新,消化吸收引进能力的不断加强。张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我可能是最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10年前我是一个学生。当时想的是在美国渡过自己的余生,10年后我每天都在庆幸我终于回来的了。10年前中欧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的商学院,10年后中欧是世界上知名的商学院。就我自己的研究的观点来看。10年前的入世让中国人有了听话的权力,现在我们争取的是说话的权

7、力,我们想成为规则的创造者,或者至少是不让别人创造规则我们去做。10年前我们担心中国入世之后,外企进入是“狼来了”,但10年后对全球制药业来讲,狼真的来了。10年前在美国上市的全球医药公司的PE比除以SP500的比例大概是1.2、1.3左右,今天这个比例大概徘徊在0.6,没有超过0.7。所以未来10年、20年,这个行业的狼真的来了。肖斌(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外企进入中国,作为民族企业来说我们并不怕,比如说外资药价格在招标的过程中比我们高,我们不怕,高30%、40%我们也不怕,但我们怕高出我们4倍、5倍、6倍,民族企业就没得生存了。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呼吁,入世后我们要公平的生存环

8、境。王伟(神威药业营销总经理):第一,在这次“十二五”期间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变,其实都是为了应对入世。如果说在研发和科技上没有进步,即使是入世了也不能进入市场。所以,最强的感受是在知识产权和科技研发的力量。第二,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入世其实对我们提出的更大的挑战是管理上的。如果我们不能在内部管理上加以完善,是经不起冲击的。但国内企业和外企之间的内部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入世对我们的挑战不只是科技进步,还有一个是管理升级。如果管理上不能升级,我们就不能在市场上站住,即使站住也站不久。结合入世10周年,每一个企业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内部管理做得怎么样,如果这方面做得还不行,我觉得就没有实力来参与国际市

9、场的竞争。入世十年行业渐规范 国内药企大谈知识产权保护搜狐健康金丰杰:入世10年来,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10年,带给医药产业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贸易数字的增长、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以及WTO带来的理念、标准、技术规则的变化。您认为入世10年来医药产业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哪个领域?郭云沛:入世10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整个行规的规范。以前药品以省为单位还可以注册申请,这10年来都是国药准字了,没有地方标准了。第二,医药行业以前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10年后无论是制药企业自己的技术壁垒,还是强化人家作为资源性的开发都有了更规范的法律约束。第三,从现在开始电子商务成为我

10、国医药行业的一种新的商业营销模式。10年来到现在,将近40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现了电子商务。另外,药品企业GNP、GSP不断升级换代,使制药企业更加规范了。牛正乾:搜狐微博上在说“不要害怕狼来了,只有激烈的竞争环境才能推升行业和产业的竞争力。”“狼来了,如果对老百姓更有好处,就希望它来得更猛烈一点。”这都是非常好的观点。2004年医疗流通领域正式开放的一年,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提高企业的最佳方式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入世10年了,这10年来是什么?是“外企狼”适应中国规则,与中国的本土企业竞争,我们在中国规则下与狼共舞。未来的10年又是什么,我们非常期待中国的企业成为狼、走出去抢占其他狼的市场

11、份额这就是走向国际。走向国际、适应国际规则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需要什么?需要一个适合产生国际企业的制度环境。也就是说我们与狼共舞的同时也可能改变中国规则,使中国规则变成世界规则。当然刚开始是要找准规则然后才能制定规则。我们未来10年期待的是什么?我们适应了狼的规则之后能够有更多的话语权。现在“十二五”更多地强调“走出去”,我们不仅仅是与狼共舞了,而是与狼对抗了。卓永清:入世10年,我谈谈知识产权的保护。之前参加了一个医药高峰论坛,猜猜中国的制药团体在这样的高峰论坛上主题是谈什么?谈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现在中国有些企业已经知道模仿不是一条路,但是创新要有知识产权保护,不然就白费工夫了。所以对这个知

12、识产权保护的观念,不只是在政府单位,而且在企业里面大家已经开始投入了。入世10年来,大家已经体会到知识产权原来不只是在保护外资,也是保护后进入这个行业里那些想要创新的人的。入世十年后 医药行业依然“小、散、滥、低”搜狐健康金丰杰:医药行业和其他的行业相比,比如IT、汽车、电信,医药产业大品牌、大公司比较少,更加看不到布局全球的本土跨国公司。这个问题同其他的行业相比,如何看待医药产业入世10年来的变化。程伟:我们开会的时候说哪些是政府喜欢听的?哪些是企业喜欢听的?政府是喜欢成就的,企业是喜欢成本的。所以当我们考虑到战略发展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理性地思考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特征。不要一味地喊与狼共舞,

13、我们要评价一下我们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这点都做不到就不要谈什么与狼共舞。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清晰地分析一下医药产业的特点。第一,它的研发风险大,周期长,技术的更新换代快,这就需要补偿。美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快,是因为美国的医药行业可以弥补医药研发体系的风险。于是我们就反思一下,我们跟哪个行业相关?跟电信技术行业相关。这个行业里有几个特征,有的特征是靠沉淀产生的,有的特征是靠技术创新来颠覆的。技术创新可能产生新兴贵族,随着高科技的推进,它的创造力可能比老企业和老的运营模式更具有吸引力,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创新的东西。但是必须要推出与风险对称的机制。第二,研发周期长。美国近10

14、年来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引领世界的潮流。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靠IT技术打败了日本,那么下一个冒出来的新兴产业是什么?有两块,一块是能源、一块是生物医药。到现在为止美国还不敢简单地说生物制药我是领先的,也不敢轻易地说他的能源引领世界。过去的两年里我去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所访问,他的理论研究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他们的技术千奇百怪的,绝对超过了我所想象的概念。他有一个梦想是通过基础性的研发来颠覆这个行业、来引领这个世界,尽可能强化这个行业对全球资源的占有能力。生物医药这个行业到今天为止是各个国家都在争的。但是这个制高点在中国能不能实现?至少从现在这个体制来讲并不乐观。比如说我们的研发体系,比如说我

15、们研发的保障机制,比如说我们人才的环境,比如说现在的金融市场,比如说我们的定价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三,集中度不高。在这个阶段,暴露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加强产业集中度的路径在哪里?我们一直想强调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怎么升级和调整?换句话说,你的企业能不能成为这一板块的领军人物。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总,你们考虑自己企业的发展,如果仅仅是为了争基药的定价,那我劝你们不要争了。你最重要的是关注你的企业如何突围的,突围的途径是什么?是依托金融机构还是依托自我创新的体系?依托于收购兼并?依托于把国外的技术引进来?依托于优秀人才的引进?你基于这个行业、基于这个产品的市场定位是什么,你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16、,这个想清楚了,就不用担心了。卓永清:现在把“狼”吃掉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为什么阿里巴巴能够做到?很重要的一点是行业法规制度相对勇于创新,在IT行业不勇于创新马上就死掉。能持续创新、管理到位,在市场上能够取得更好的占有率,当然就能够取得成功了。医药行业我们有很好的机会,但也受一些法规的制约。中国需不需要鼓励4800家药厂全部做cGMP?在乌拉圭举办的活动上提到其实现在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药品管理法允许的话,利用法律加上资本可以改造我们的产业。所有的制造许可目前都是掌握在生产者手上的,但是智慧的创造者是想出点子的人。药品管理在欧洲、日本,甚至台湾地区都已经在用药品上市许可制度,很多资本想进来,但现在有一些法规在制约着我们的发展。今年人大有一项提案,希望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