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19986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山东大学 岩石力学 课程试卷( A ) 一 填空题1.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 , 。2. 测量岩石抗拉强度目前常用的四种方法是: , , , 。3. 某钻孔的长度为250cm,其中岩芯采取总长度为200cm,而大于10cm的岩芯总长度为157cm,则岩芯取样率为 ,RQD为 。4. 岩体的初始应力测量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其中直接测量法包括: , , , ;间接测量法包括: , , , , 。5. 洞室开挖后所产生的围岩压力是由 与 共同承担。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 直接拉伸法、抗弯法、劈裂法(或巴西法)、点荷载试验法 3. 80,63 4. 直接测量法:扁千斤顶法,水压致

2、裂法,刚性包体应力计法,声发射法间接测量法:应力解除法,应变解除法,松弛应变法,孔壁塌落法,地球物理探测法 5. 岩体、支护结构二、选择题:1. 大部分岩体属于。( )(D)非均质、非连续、各项异性材料2. 在岩石单向抗压强度试验中,岩石试件高与直径的比值h/d和试件端面与承压板之间的磨擦力在下列哪种组合下,最容易使试件呈现锥形破裂。( )(D)h/d的值和磨擦力的值都较小3. 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B)延性材料4. 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 (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5. 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D)剪切强度6. 格里菲斯准则认

3、为岩石的破坏是由于( )。(A)拉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 7. 7. 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C)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8. 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9. 9. 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软岩表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C)515MPa 1010. 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三、名词解释1. 裂隙度是指沿着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节理的数量。2. 岩体的初始应力是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存在的内在应力,在地质学中,通常又称它为地应力。3.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是指在没有进行任何地面或地下工程之前,在岩体中各

4、个位置及各个方向所存在的应力的空间分布状态。4. 围岩是指由于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5. 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是指经开挖后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岩体经应力调整后的应力状态。四、简答题1. 简单解释岩体的力学特征。答:岩体的力学特征包括:不连续性、各项异性、不均匀性、岩石块单元体的可移动性、赋存地质因子的特性。2. 岩石典型流变曲线包括哪三个阶段? 并对每个阶段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简要解释?答:1.岩石典型流变曲线包括瞬态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非稳态蠕变阶段。2.瞬态蠕变阶段:岩石产生瞬时的弹性应变,这一应变与时间无关,该阶段卸载时会出现弹性后效现象。稳定

5、蠕变阶段:应变与时间的关系近似呈直线变化,应变速率为一常数。非稳态蠕变阶段:岩石的应变速率剧烈增加,整个曲线呈上凹型。3. 简述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答: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可归纳为一下三点:1. 在脆性材料的内部存在着许多扁平的裂纹。2. 根据理论分析,裂纹将沿着与最大拉应力成直角的方向扩展。3. 格里菲斯认为:当作用在裂纹尖端处的有效应力达到形成新裂纹所需要的能量时,裂纹开始扩展。4、简述高地应力区常见的五种现象。1、岩芯饼化现象2、岩爆 3、探洞和地下隧洞的洞壁产生剥离,岩体锤击为嘶哑声并有较大变形。4、岩质基坑底部隆起、剥离及回弹错动现象。5、野外原位测试测得的岩体物理力学指

6、标比实验室岩块试验结果高。五、问答题1. 水压致裂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方法原理:水压致裂法是通过液压泵向钻孔内拟定测量深度处加压将孔壁压裂,测定压裂过程中的各特征点压力及开裂方位,然后根据测得的压裂过程中泵压表头读数,计算测点附近岩体中地应力大小和方向。优缺点: 优点:1. 设备简单;2.操作方便;3.测值直观;4.测值代表性大;5.适应性强。缺点:地主应力方向难以确定。2、 压致裂法的测量步骤?答:打钻孔,封隔器封堵测段(液、气);向测段内注射高压水,孔壁开裂,测 ,至3倍直径关闭,测 ; 重新向测段注射高压水,重新开裂,测 ,恒定后测 ; 重复上述 项23次,获取多组数据,以求准

7、确;封隔器卸压取出;测量水压裂隙位置、方向、大小(印模器);室内分析处理。山东大学 岩石力学 课程试卷( B )一、填空题1. 表征岩石的抗风化性的三个指标为: , , 。2. 岩石在单轴压缩应力作用下的两种主要破坏形态是: , 。3.岩石的三种剪切强度是: , , 。4. 反映不同种类的变形特性的应力应变曲线常见的四种类型是: , , , 。5. 围岩压力的四种类型是: , , , 。6岩石介质三种基本的力学模型是: , , 。7. 莫尔强度理论假设岩石的强度值与 的大小无关。二、选择题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A)岩石就是岩体 (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C)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

8、岩石 (D)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 岩石的抗压强度随着围岩的增大( )。(A)而增大 (B)而减小 (C)保持不变 (D)会发生突变3. 岩石的吸水率是指( )。(A)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天然重量之比(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D)岩石试件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4. 在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中,若加荷速率增大,则岩石的抗压强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应力分布范围基本一致6. 测定岩体的初始应力时,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A)应力恢复(B)应力解除法 (C)弹性波法(D)模拟试验7. 在工

9、程实践中,洞室围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A)岩石强度 (B)岩体强度 (C)结构体强度 (D)结构面强度8. 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B)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C)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D)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9. 9. 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软岩表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A)1530MPa (B)5MPa (C)515MPa (D)2MPa1010. 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自重应力 (B)构造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D)残余应力三、名词解释1. 切割度2. 孔隙比3.

10、 孔隙率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4. 岩石的自由膨胀率5. 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四、简答题1. 简述影响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三个影响因素(除尺寸、加载速率等因素外的),并简述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2. 岩石典型流变曲线包括哪三个阶段? 并对每个阶段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简要解释?3. 简述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4. 简述弹性抗力系数对有内压力的隧洞衬砌的意义?五、问答题1. 叙述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2. 叙述圆形洞室的二次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特性3. 假设岩体为各项同性体,利用广义虎克定律推导侧压力系数与泊松比的关系表达式? 写出计算多层不同重力密度的岩体的自重初始应力表达式?B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软化系数、

11、岩石耐崩解性指数、岩石的膨胀性 2. 圆锥形破坏、柱状劈裂破坏3. 抗剪断强度、抗切强度、弱面抗剪强度 4. 直线型曲线、下凹型曲线、上凹型曲线、S型曲线5. 松动压力、塑性形变压力、冲击压力、膨胀压力 6. 弹性介质模型、塑性介质模型、粘性介质模型7. 中间主应力二、选择题:BABAB BBBCC三、名词解释1. 切割度是指节理在岩体中分离的程度,有些节理可将整个岩体。2. 孔隙比是指孔隙的体积与固体的体积之比。3. 孔隙率是指孔隙体积与试件总体积的比值。4. 岩石的自由膨胀率是指岩石试件在无任何约束的条件下浸水后所产生膨胀变形与试件原尺寸的比值。5. 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是指经开挖后岩体在无

12、支护条件下,岩体经应力调整后的应力状态。四、简答题1. 简述影响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三个影响因素(除尺寸、加载速率等因素外的),并简述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答:三个影响因素是:侧向压力、加荷途径、孔隙压力。侧向压力的增大,其最大主应力也将随之增大。加荷路径对岩石的三向压缩强度的影响并不大。孔隙水压力降低了岩石的极限应力。2. 岩石典型流变曲线包括哪三个阶段? 并对每个阶段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简要解释?1.岩石典型流变曲线包括瞬态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非稳态蠕变阶段。2.瞬态蠕变阶段:岩石产生瞬时的弹性应变,这一应变与时间无关,该阶段卸载时会出现弹性后效现象。稳定蠕变阶段:应变与时间的关系近似呈直线变化,应变速率为一常数。非稳态蠕变阶段:岩石的应变速率剧烈增加,整个曲线呈上凹型。3. 简述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答: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可归纳为一下三点:4. 在脆性材料的内部存在着许多扁平的裂纹。5. 根据理论分析,裂纹将沿着与最大拉应力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