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99742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知识学习辅导.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党的知识学习辅导 一、党史知识(摘要)1、中国共产党早起组织的建立 上海的共产党早起组织于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组织,陈独秀为书记,主要成员有17人组成。北京的共产党早起组织于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组成,于当年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主要成员有13人组成。之后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其主要负责人分别为包惠僧

2、、毛泽东、谭平山、王尽美等人。 五四运动爆发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爆发的起源:当时政府腐败无能、卖国求荣签下“中日二十一条”等丧权辱国条约,5月4日以北京大学13所大中专学校3000多人,6月5日上海个人也自动举行大罢工,支持学生反帝爱国斗争,当时会场群情激愤,一名学生咬破中指裂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字,在场人声泪俱下,热血沸腾,不顾警察阻挠,到天安门集会,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和“还我青岛”等口号。当时陈独秀是北京太学教授会同李大钊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文章,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成为这一运动的著名人物。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一次规

3、模全国性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新时代,很快引起列宁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重视,并直接促使共产国际派员到中国了解情况,与陈独秀、李大钊取得了联系,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进程,这是共产党进入中国的起因。 2、历届党代会的背景时间、地点及会议主要内容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在反动军阀政府压迫下秘密工作,于1921年7月23日晚上开幕,7 月 31 日,大会团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上继续举行了最后一天的会议。大会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制定了党的纲领。出席大会代表共 13 人,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李大钊主持会议。在这之前,也就是2

4、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先后到上海指导帮助建党工作。 会场转移是因为当时法租界巡捕实行了包围,弄不好刚出萌芽的革命组织就会夭折。一大 确定的纲领是推翻资本主义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并没收其生产资料,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同时这个纲领还包含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文件,比如党员的条件和入党程序。 工作基本上是地下工作,发展组织壮大力量。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在帝国当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政治的内忧外患时于1922年7月16日23日在上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大会主要内容: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

5、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 , 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达到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出席大会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陈独秀主持会议。二大指出了解决时局问题的关键是,用革命手段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建立民主政治,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解放出来。二大宣言中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目标和前途,即:它的革命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革命的策略是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一是树敌面小,团结大

6、多数,壮大力量,二是给养问题);革命的任务和目的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统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各地工人罢工斗争蓬勃兴起:安源煤矿、开滦煤矿、京汉铁路等地工人大罢工。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在军阀混战、战火遍地、滥发纸币、经济萧条、生灵涂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大革命洪流中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大会主要内容:讨论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大会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出席大会代表共30多人,代表全

7、国423名党员。由于接受大罢工惨遭镇压的教训,当时中共分析革命的第一步国民革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党还处于很幼弱的时期,为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而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他的势力集中在这个大本营,当时国民党领导者是孙中山先生,我党领导人与孙中山先生协商,以民族大义为重,促成建立工人阶级和民主力量的联合战线,所以当时规定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也是为孙中山所能接受的唯一合作方式。陈独秀代表中央委员做了政治工作报告。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在反击国民党右派和评定商团叛乱的关键时期于1925年6月1日至11日在上海召开。大会主要内容:

8、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系统讨论,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党章进行了修改、并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兼中组部主任。出席大会代表共20多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随着革命武装的建立和群众运动的发展,使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地主买办势力大为惊慌,他们采取内压外收买的双重手段进行破坏,公开反对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污蔑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目的是消灭国民党。导致左右派之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对革命的曙光蒙上了一层阴影。 广州发生的商团武装叛乱事件是原广州商会自卫组织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组成的反动武装,规模达10个团,约4000余人,发生的反革命

9、武装叛乱,当场死伤百余人,商团强迫商人罢市来威胁革命组织。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分析局势、制定战略,武装起义,北伐战争,壮大力量。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在武汉召开的。大会主要内容:审议报告,通过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和土地问题议决案,选举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

10、以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陈独秀为总书记,出席大会代表共80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在上海集约国民党将领召开秘密会议,主张立即以暴力手段“清党”,4月12日凌晨,大批武装分子冒充工人对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反动突然袭击,2000名队员被强行缴械,因众寡悬殊,遭到失败,总工会委员长被诱骗杀害,到4月15日上海工人30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28日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英勇就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尽管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当时虽然通过了两个决议,但由于陈独秀等人的右倾错误,对汪精

11、卫等人抱有很大幻想,对形势分析认识不清,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采取妥协迂回的态度,所以,通过的两个决议,也就成了一张空文,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革命遭到失败,革命形势进入低潮,总结教训,确立土地革命,各地武装起义兴起: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建立革命根据地。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时期于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大会主要内容:分析和

12、总结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提出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并通过决议案(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六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央审查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为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瞿秋白代表中央五届委员会政治工作报告。周恩来作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出席大会代表共142人,有选举权的只有84人。 党的六大是唯一的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右”倾机会主义的要害是放弃革命领导权,“左”倾盲动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驱逐帝国主义者、完成中国的真正统一,澈底的平民的推翻地主阶级私有土地的制

13、度、实行土地革命,力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 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陈独秀被停职而离开中央的领导岗位。农村根据地巩固和发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九一八事变(1931.9.18)日侵占沈阳,蒋忙于剿共,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先清内匪再言抗日。党,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西安事变。

14、红军两面受敌。击退蒋三次高潮。红军长征时间: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般是指 红一方面军的行程。遵义会议,揭发和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等同志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

15、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党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隆重召开。大会主要内容:提出了七大的中心任务、党的政治路线和通过了新党章,系统总结出党的三项基本经验、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并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19日七届一次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修改党章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发言。出席大会的

16、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共计755人,代表全党121万名党员。七大的中心任务是“如果我们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我们就能够胜利”。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也就是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三项基本经验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这是总结新民主主义发展的规律。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七大把党在长期实践奋斗中形成的,后来有所变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七大修改党章主要是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努力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七大毛泽东首次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一个政党的政策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