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9481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 一、从孔子到孟、荀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揭示了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公元前800前200年的精神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不平常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几大文明同时经过了“超越的突破”,奠定了人类自我理解的普遍框架,成为世界历史的“轴心”: 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和中国一样,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从怀疑主义、唯物主义到诡辩派、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的可能性。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传授一种挑战性的观点,认为人

2、世生活就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在巴勒斯坦,从以利亚经由以塞亚和耶利米到以塞亚第二,先知们纷纷涌现。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 此后,“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需回到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雅斯贝斯突破了欧洲中心论的藩篱,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文明成就,指出了几大古代文明几乎是在同

3、时达到了其高峰,从而一反其同胞黑格尔将中国、印度、希腊看成精神从低级到高级递进序列发展的看法。但其理论也有不足之处。雅斯贝斯虽然注意到“轴心时代”之前还有一个“前轴心时代”,但由于受西方传统的影响,雅氏主要关注的是“轴心时代”对之前文化传统的超越和突破,而对“前轴心时代”到“轴心时代”的过渡,特别是“前轴心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 中国文化与西方特别是欧洲文化的一个最大不同,便是中国不仅有一个灿烂的轴心时代,同时还有一个漫长的前轴心时代。在中国,轴心时代相当于春秋战国,在此之前还有漫长的前轴心时代即尧、舜与夏、商、周三代。尧这一时期的文化积累是六经,其核心内容是“祈天永命”、“

4、敬德保民”。在这一文化基础上才产生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诸子文化。由于中国前轴心时代的文化积累深厚,而且没有经过扰乱和打断,在现实中,活文化含量大,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对轴心时代的依赖远不如西方。每一次新的飞跃,不仅需要回到轴心时代,而且也可能需要回到前轴心时代。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本身既是轴心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前轴心时代文明的最全面继承者,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儒学的创立者孔子生当“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顺应了“学移民间”的历史潮流,创立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格局,使古代学术思想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5、者七十有二人。”诗、书、礼、乐本属于三代王官之学,其传授也限于贵族之间。至孔子之时,对其进行了编定、整理,并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由贵族的学问垄断一变而成为一般民众的知识修养。可以说,尧、舜与夏、商、周三代的六经(六艺)是经过孔子儒家才得以传播的,它在汉代以后被定为一尊,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不过孔子创立儒学,绝不仅仅是因为对古代文献作了整理和解释的工作。孔子生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乱世,却向往上下有序的“有道”社会。他倡导仁,重视礼,以仁、礼为解决人生困境和社会矛盾的良方,建立起包括人生修养、伦理政治等内容的思想体系。通过仁、礼,孔子提出了关于社会人生的系统学说。这样,从孔子

6、开始,儒学实际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为六艺之学,一为社会人生之学。 六艺之学是关于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的学说,包括文本的整理、意义的阐释等,主要为对前轴心文化的继承,属于孔子的学术思想。汉代以后“独尊儒术”,这套学问便称为“经学”。社会人生之学则是孔子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和看法,是孔子改革社会政教的主张和方案,是轴心时代的文化创造。由于孔子是以新兴“诸子”的身份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故社会人生之学又称作“子学”。只不过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的思想家,孔子主要关注的不是典籍、知识的问题,而是思想信仰或“道”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社会和人生困境的问题。故在早期儒学那里,子学是一条主线,而六艺之学或者早期经学

7、则是一条辅线。孔子之后,孟子主要发展了孔子的仁,而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礼,并援法入礼,建立起“隆礼重法”的思想体系。同时,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荀子则对毛、鲁、韩诗,左传,穀梁传,礼记(大小戴礼)等大部分经典进行了传授,子学与六艺之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实际是推重经学,发展的是孔子的六艺之学,而把子学降到附属的地位,看作经学的附庸或传记。故是以六经看孔子,而不是以孔子的思想创造看孔子,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者,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回到了前轴心时代,而不是轴心时代。所以,由汉至唐,周孔并称,孔子辅

8、翼于周公之后。 就孟、荀而言,他们虽然均传授六艺,但由于荀子差不多活到“六王毕,四海一”的战国后期,六经多是由他才传到后代,汉初的经师,如毛公、申公、穆生、白生、张苍、贾谊、大小戴等,直接或间接都是出于荀子之门,所以与汉代经学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清人汪中云:“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子传之,其揆一也。”梁启超亦称:“汉世六经家法,强半为荀子所传,而传经诸老师,又多故秦博士,故自汉以后,名虽为昌明孔学,实则所传者仅荀学一支派而已。”汉代儒学除经学外,亦包括子学,而荀子“隆礼重法”,注重外

9、王事功,对汉代诸子亦影响颇深。“盖两汉学术,经学固云独盛,然因承先秦诸家之余风,子学述作亦复不少,其列属儒家者,大抵为荀卿之儒也。吾人读其书,荀卿之色彩颇浓,申、韩之绪余,亦往往杂出乎其间。此其所谓儒,盖荀卿之儒耳。”故由汉至唐,荀子的影响似远在孟子之上,而彼时所谓儒学,大抵缘饰以经学,阴染有法意,“霸王道杂糅之”,实由荀学发展而来。“三代以下之天下,非孟子治之,乃荀子治之。” 宋代以后,经学衰落,理学兴起,儒学形态再次发生变化:一是由六经转向四书,二是由章句训诂转向性命义理。四书中论语、孟子固然为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是轴心时代的思想创造,而大学、中庸虽出自礼记,但实际与曾子、子思有关,亦为

10、子学作品,所以就思想资源而言,宋明理学是回到了轴心时代,是以论语、以孔子的思想创造看孔子,而不是以六经看孔子。继承孔子者为曾子、子思、孟子,其言性命天道,功绩反在尧、舜、周公之上。故唐宋以后,孔孟并称,孟子的地位大大提升。孟子一书也“升格”为经,与论语一样具有与六经同等的地位。“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夫孟子之文,粲若经传,其文继乎六艺,光乎百氏,真圣人之微旨也!”“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故宋代以后,孟子的影响又有压倒荀子之势。这样,孔子思想中的不同倾向,在孟子、荀子那里进一步分化,不仅表现为仁学与礼学

11、的对立,还衍化为以后汉学与宋学的分歧。孟子与荀子,如双峰并峙,两军对垒。后世学者从这种对立看儒学,故或尊孟而抑荀,或崇荀而黜孟,孔子承前启后、整全、丰富的思想学说竟分化为不同的派别、门户之争。 二、儒家道统说引述 儒学自本自根、源远流长、内涵丰厚,其内部不仅有子学、经学之分,也有汉学、宋学的对立,每一学术形态下又有不同之派系,故后世有所谓“道统”说,以对其内容作出判别、衡定、分析。盖一种学术思想,虽极复杂,但不可无一中心,道统即表示一居于中心地位的思想传统。儒家的道统观念由来已久,不过系统表述道统思想的是唐代中期的韩愈,其原道云: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

12、之谓德。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11) 韩愈认为,儒家道统始于尧、舜、禹、汤,而不是孔子,表明其所理解的儒学乃是全面继承了前轴心时代的文化,而不是仅限于轴心时代,无疑是有历史根据的。不过他将荀子排斥在道统之外,认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可能与他对道的理解有关。在韩愈看来,“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故他所谓道的本质内容乃仁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传者即此仁义之道

13、。孔子之后,真正发扬仁义者为孟子,孟子死后,荀子虽然与孟子一样,“吐辞为经”,“优入圣域”(12),“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13)!但对于仁义,“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大醇而小疵”,故不得不排除于道统之外。韩愈道统说是在“儒门淡薄”的颓势下,辟佛老,明仁义,重新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故对后世影响甚大,其观点也被同样有弘道意识的理学家所接受。南宋集理学大成者朱熹云: 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此非深知所传者何事,则未易言也。夫孟子之所传者何哉?曰:仁义而已矣。孟子之所谓仁义者何哉?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如斯而已矣。然则所谓仁义者,又

14、岂外乎此心哉?尧舜之所以为尧舜,以其尽此心之体而已。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传之,以至于孟子,其间相望,有或数百年者,非得口传耳授密相付属也。特此心之体,隐乎百姓日用之间,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而体其全且尽,则为得其传耳。虽穷天地,亘万世,而其心之所同然,若合符节。(14) 朱熹认为,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孔孟所传者为仁义,则不容易对其解释、说明韩愈何以主张“轲之死,不得其传”,这表明他对韩愈的道统说颇为认同,且深有同感。不过朱熹将仁义进一步落实在“心之体”上,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至于孟子所传者“特此心之体”也。在中庸章句序中,朱熹继承了程颐“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的思想,将

15、尧、舜、禹相传之道统具体化为古文尚书大禹谟中的“十六字心传”:“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十六字心传”中,“允执厥中”是核心,舜所增人心、道心等三句乃是对此句的进一步阐释。在朱熹看来,道心是符合仁义之理之心,人心指生于形气之私之心,而“允执厥中”就是要省察“危而不安”的人心,持守“微而不显”的道心,时时以仁义之心即道心为标准,“执中”,无过不及。所以,在以仁义为道的本质内容上,朱熹与韩愈是一致的,不过朱熹将仁义与道心、人心的区分联系在一起,将仁义形上化、哲学化。 韩愈道统说不仅被多数宋明理学家所接受,在当代新儒家那里也

16、得到回响。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称:“自韩愈为此道统之说,宋明儒兴起,大体皆继承而首肯之。其所以易为人所首肯,因此说之所指本是一事实,不在韩愈说之之为说也。”(15)认为韩愈道统说之所以被接受,就在于它反映了一客观事实,而不是因为韩愈的个人主张。不过,牟宗三虽然也将道统溯源于前轴心时代的尧、舜、禹,但他更强调孔子立仁教对“道之本统”再建的积极意义,强调孔子的生命形态与生命方向之独特性。他说:“然自尧舜三代以至孔子乃至孔子后之孟子,此一系相承之道统,就道之自觉之内容言,至孔子实起一创辟之突进,此即其立仁教以辟精神领域是。”(16)在牟宗三看来,尧舜三代所传之道乃是“政规业绩”之道,是文制之道。此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