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77184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选题背景近些年,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金融与互联网不断相互渗透和融合,支付手段创新层出不穷,其中,尤其以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表现最为抢眼,并已经成为支付市场的业务增长点。 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服务,根本性地改变支付清算传统模式,甚至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应用已经从网上购物、公共事业缴费等传统领域,逐步渗透到航空旅游、教育、基金理财、保险、社区服务、医疗卫生等行业或领域。与此同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也发展迅猛。 2012年,以“金融移动支付标准

2、正式确立”为重要标志事件,被业界认定为移动支付发展的“新元年”,移动支付、支付机构、电信运营商和终端提供商等各路大军均加大投入力度,争抢和拓展移动支付市场。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相关数据,去年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92亿笔,总金额为8.23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移动支付方面,2012年,银行共处理移动电话支付业务5.35亿笔,金额2.31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1.13亿笔,金额仅为1811.94亿元。 随着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技术和社交网络融合趋势不断加强,互联网支付行业的发展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庞大的用户数量、通信

3、技术逐步成熟等有利条件也使得移动支付市场在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移动市场交易规模达14 205.8 亿元,环比增长26.7%,同比增长50.8%。该数据显示,全球移动支付市场现如今已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移动支付模式之所有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移动支付不仅成本低、使用方便,跨越幅度较大,更是因为移动支付的内容多样、方式便捷,可以随着科技的前进一同发展,而客观环境的支持与政策的辅助也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壮大铺平了道路。 随着移动支付已逐渐成为网络支付的主流方式,微信支付作为最新及最具潜力的支付方式之一脱颖而出。自2

4、013年8月份推出之后,依靠着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的微信平台迅速发展,用户的增长速度及成交额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同行业其他的竞争者,在整个移动支付行业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微信产生于2013年8月5日,与微信5.0同期推出,成为以腾讯用户为主,与财付通、微信联合推出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过程中,仅需要在微信中关联相应的银行卡,并完成银行卡的身份验证,那么就可以直接对所需要购买的产品与服务进行微信支付购买。支付时不需要进行任何刷卡步骤,仅需要在手机上输入支付密码,那么就可以完成整个支付过程与购买过程。改变了传统网络消费购买途径需要打通线上、线下的障碍,使整个电子交易流程

5、变得简单、便捷。在移动支付手段中,微信支付可以实现公众号支付、二维码到秒支付、移动应用支付、刷卡支付以及红包支付。因此,自微信支付推出以后,微信支付的活跃性与用户的高推崇性加速了微信支付的快速发展,并且利用AA收款、信用卡还款、微信红包、滴滴打车、Q币充值、理财通等功能服务,使移动支付用户得到大幅度提升。 截至2014年12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7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其发展势头迅猛。 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破1亿,耗时433天; 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耗时缩短至不到6个月; 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达3亿; 2013年7月25日,微信的国内

6、用户超过4亿;8月15日,微信的海外用户超过了1亿; 2013年8月5日,微信5.0上线,“游戏中心”、“微信支付”等商业化功能推出; 2013年第四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55亿(活跃定义:发送消息、登录游戏中心、更新朋友圈); 2014年1月28日,微信5.2发布,界面风格全新改版,顺应了扁平化的潮流; 2014年2月20日,腾讯宣布推出QQ浏览器微信版; 2014年3月19日,微信支付接口正式对外开放; 2014年4月4日, 微信学院正式成立; 2014年4月8日, 微信智能开放平台正式对外开放。 2015年2月19日,微信与春晚开通互动,启动红包功能。 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户端

7、的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微信支付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随着微信用户突破6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微信中创建了公众账号,利用公众账号为用户提供资讯、服务、商品,更多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微信平台,腾讯趁势推出微信支付来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在微信平台内交易的支付需求。微信支付除了可以满足消费者在微信平台上的支付需求,还可以满足用户在其他平台的支付需求。微信支付推出之后已经有不少电子商务企业接入了微信支付,如易迅网、当当网等电子商务大企业都相继接入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支付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微信支付推出之后主要有三种支付方式分别是公众账号支付、

8、扫二维码支付、App支付。公众账号支付:用户在微信中关注商家的公众账号,在商家的公众号总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提交订单,在商家的公众账号内完成支付,如关注小米手机的公众账号就能在购买小米手机。扫二维码支付:扫二维码支付分为线下扫码支付和线上扫码支付,线下扫码支付是指用户在线下选中某些商品之后,会有生成一个支付的二维码,用户只需要在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终端确认支付,就可以完成整个支付的过程,如上品折扣百货。线上扫码支付是指接入微信支付的上商家在支付时,在PC端上生成一个二维码,用户只需要扫描PC端的二维码跳转至微信支付的交易页面,完成交易流程。扫二维码支付方式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移动支付的操作,但同时也

9、遭到了央行对其安全性提出质疑,并且勒令所有支付平台暂时停止使用二维码支付。 App支付:App支付即第三方应用商城支付,电商平台只需接入微信支付,用户在其平台进行网络交易可以调用微信支付来完成交易,用户在第三方应用中选择商品和服务,选择微信支付完成支付的过程。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一)研究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微信支付的风险管控,对微信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概括,并提出控制、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从而对移动支付及其风险管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大量的移动支付理论、风险理论和相关概念的文献进行收集、归纳、分析,作为研究的基础依据,此外还需微信支付用户、

10、交易量等数据、微信所属公司发展概况等。2、.案例分析法。对微信支付以及相关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微信在支付行业内的竞争地位。3、比较分析法。将国内移动支付行业的风险管控现状国外行业监管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三节 文献综述目前学术界关于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风险管控理论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以下分别对移动支付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国内外现状做一简单介绍:(一)移动支付理论研究情况 移动支付也被称之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行账户支付的一种服务形式。个人或者单位通过互联网设备、移动设备或

11、者近距离传感设备以间接的方式,或者直接的方式向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从而产生资金转移行为或者货币支付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互联网与终端设备相连接,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货币转移、缴费等多项金融业务。移动支付包括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两种形式,其中,远程支付是指通过指令的方式(如手机支付、电话银行支付或者网上银行支付等)形式借助支付工具(如汇款、转账、快递)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上视频、掌中充值等均属于远程支付。近程支付则是利用手机刷卡的形式进行购物、打车等日常消费,较为方便、快捷,符合现代都市人的消费观念。移动支付可以采用手机短信、无线应用协议或者无线语音业务增值

12、服务的方式进行支付,不论采取那一种形式,都与金融互联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目前支付标准不统一给相关的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移动支付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多,主要是银联和中国移动两大阵营在比赛。数据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强大的数据意味着,今后几年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冯伟涛、韩李枚(2008)指出移动支付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随着3G时代的到来, 移动支付将成为移动商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 由银行、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商家和用户构成等环

13、节组成的产业链已具雏形。陈辉(2010)认为金融移动支付标准正式成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终端提供商、移动运营商、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等都加大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力度,积极拓展移动支付市场,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快速增长。移动支付作为现在社会全新的电子支付方式在促进电子商务零售市场发展、拓展金融支付服务的深度以及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支付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刘丹、房宪鹏(2009)认为移动支付是现在社会最主要的电子交易支付模式,并且其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前进而创新,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移动支付对于客户具备方便、快捷、安全、保密等特点,因此伴随着移动终端用户的不断增加,移动支付在未来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4、(二)风险管控理论早在19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派就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将风险定义为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并指出风险衡量标准的后果和可能性。随后的学者研究风险概念不仅包含了未来结果朝不利方向变动的可能性,即风险损失,而且将未来结果超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变动都包括在内。2002年英国风险管理协会共同发布了风险管理标准,将风险定义为事件及其后果的可能性的结合,既关注风险的消极面,也关注风险的积极面。由于客观需求的推动,风险研究首先出现于保险业,进而扩展到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领域。风险管控最早

15、由美国学者在1930年美国管理协会一次关于保险问题的会议上提出,英国经济学家莫伯瑞和布兰查德在1955年出版的保险论中首次对风险管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1964年,美国风险管控专家威廉姆斯将风险管控定义为: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明确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中国理论界的普遍认识是将风险管控看作为各经济主体通过风险识别、度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措施防范控制风险,用合理经济的手段综合处理风险,以最大限度实现保障的科学管理过程。(三)国内外移动支付风险管控现状在对国外互

16、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理论上,张洪伟(2013)提出早在2000年互联网支付刚刚起步的时候,美国、澳大利亚及欧盟就关注网上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以及监管问题,尽管互联网支付形式与传统支付业务存在差异,但互联网支付的本质仍是支付,支付渠道或支付工具的改变不会导致已有的风险控制与监管体制失灵。因此,欧美等第三方国家的传统支付监管方式与第三方支付监管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互联网用户群体较为庞大,支付方式也具备创新性与特殊性,因此欧美等国家的第三方监管部门对待移动支付也较为谨慎,在要求创新,强化监管的同时,也额外针对客户权益保护进行均衡处理。澳大利亚与美国等国家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运用商的监管机制较为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