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77111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一、 基本情况红桃村有8个村民组,211户,819人,全村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2.35万亩,茶园1547亩,耕地332亩,全村纵跨近15公里,有高山,有丘陵,有平畈,其中3个村民组坐落在海拔近800米的高山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各种方针政策,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和治理,截止2007年全村共发展杉木林8921亩,青檀1988亩,毛竹358亩,板栗、香椿、枣皮、杜仲等1700亩,茶园1750亩,实现了人均10亩杉木林、5亩经果林、2亩茶园、半亩药材的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96.

2、6%。矿产资源有石煤、水晶石、铜、磁铁及钒、钼等稀有金属。红桃村始终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全省优秀党支部、安徽省百佳生态村等荣誉称号。二、 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任务,本着“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

3、而行,尊重农民意愿,务求实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用五年时间,力争“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三、 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规划得以顺利进行,红桃村成立了领导小组,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加强农民思想

4、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和谐家庭”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婚丧新风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建设,创造安全祥和社会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新农村建设有关优惠政策,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原则,充分利用红桃村过去发展的优势和影响,积极寻求外援,争取资金,为实现社会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发动广大干部、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新农村建设。四、 重点建设领域和建设项目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村政治、经济文化同步协调发展,培育壮大茶业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生产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实施“通水、通

5、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过“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庭院”,使村庄环境得到综合治理:“以改厨房、改厕所、改圈、改园”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其它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到2010年,全村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1、 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围绕基地、加工、市场、品质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有机茶生产,提升红桃茶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专业合作社有2746亩,茶园获国际认证,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扩大基地规模。一是利用缓坡、低产田发展无性系茶园100亩,从200

6、6年到2010年每年发展20亩;二是争取在2010年前向周边地区辐射发展有机茶园1000亩,使红桃村有机茶基地达到3800亩;三是实施茶园机械管理,培育机修和机采机管茶园700亩,2006年完成100亩,2007年完成200亩,2008年完成200亩,2009年完成200亩;四是规范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提高合作社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抓好认证,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通过IPM项目田间学校培训大批的农民技术骨干,成立一支科技服务队,帮助社员进行机管机采、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兴办茶叶企业,创品牌,抓流通、多培养农民经纪人,提升茶叶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加大投入。2007年实施技改、名优茶设备购入和

7、更新,茶包装更新,力争在2010年前新建红茶精制厂,进一步提升低档茶的产品附加值。2、 生态林业建设根据现有林业资源,充分考虑立地条件,对原封禁的900亩阔叶林实行长期封禁,山脚地和高山低产茶园实施退耕还林,坚持造育并重管理好山场。1、2006年在白术、岩山发展经济樟树和意杨20亩;2、高山低产茶园退耕还林300亩,到2010年每年完成60亩;3、用材林和经济林抚育1500亩,2009年结束;4、以庭院为基础,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发展种枣皮、杜仲、桃、李等经果林,户均50棵,以达到美化环境的同时,又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5、按照“猪 沼茶、猪 沼 菜”等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养殖业,全村发展

8、养猪大户20户,年出栏500头,养鸡大户5户,达万只以上。3、 人畜饮用水工程红桃地处山区,房屋大部分依山而居,现在人们饮用的都是山泉水和小河的水,有时的确不卫生,为改善条件,全村已修建蓄水池4座,100立方米,铺设引、输水管道7160米,为村民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饮用水。4、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1) 鼓励农户利用产生的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的同时,修建垃圾池21个,力争集中的居民点都有垃圾池,安排养路工,专门收集处理;2)为保护环境对能建沼气的四个村民组多建沼气,实行“三改”对不具备建沼气条件的农户推广无害化厕所,从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3)加强血吸虫病防治长效机制,为了有效防治

9、血吸虫病,将对白术、岩山两村民组的2000米沟渠硬化建设,成立灭螺队伍,定期灭螺,达到彻底消灭的目标。五、 村庄布点规划农户新建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规划,引导居民向规划点集中,同时加大规划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1)以村部为中心,向黄坑和西坑辐射建设中心村;2)白术、岩山机耕路两边规划为建房区;3)小南、南村、大南、马石实施老村庄改造。六、 公共设施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1)建立综合村民活动中心,同文化局保持联系,添置科技书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要求。2)建立农村医疗合作机制和卫生室,完善保障体系,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小病不出村,人人享

10、有医疗。3)改造村小学,提高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创造好的条件。4)建立村文化室和老年活动室,其中包括图书室、技术培训室、文体室、信息网络室。5)通过“千镇万村”工程,改建一座日用百货超市,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品种丰富、质量放心、安全的商品。6)积极与供销社联系,创办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连锁经营,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卖和买。七、 生态旅游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红桃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红桃大、小南是革命老区),重点恢复革命老区遗址,开发自然景观,积极招商引资,兴建生态旅游、农家乐、休闲度假村。八、 道路、通讯、广播电视建设1) 红桃村马石、小南、南村、大南还四个村民组

11、住居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人们日常生活靠肩挑背驮,生活极为不便,为改善高山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投资258万元开始对通往高山村民组8.4公里盘山公路修建,该路建设将在2008年7月全面竣工。2)到户道路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以农户投入为主,修建到户水泥路2.5公里。3)对上争取在2010年前架通大南村民组的程控电话,力争马石、小南、南村、大南四个村民组通有线电话。4)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于2007年接通中心村民组的宽带网络和建立一座移动信号基站,提高了宽带网络和无线通讯的使用率。九、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继续发扬自力更

12、生、艰苦奋斗精神,全面完成大小南村民组的8.47公里盘山公路建设,并力争路面硬化建设。2、抓好西坑村民组通往大西坑的林道建设及黄坑村民组通往大树林和西坑村民组通往汪塥茶园的二座简易桥建设。3、积极争取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大、小南红色旅游。结合农民新建房屋,发展“农家乐”旅游。4、进一步发展、扩大有机茶基地规模建设,并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以带动全村和附近村组茶农增收致富。5、努力抓好小南、南村、白术、岩山四个村民组的安全饮用水工程和部分通组公路硬化建设。红桃村党支部二00八年四月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经济细胞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形成了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态平衡”。作为以适应环境而生存、自保甚至做强做大作为理由的企业,面对这局面惟一办法就是转型“健身”找出路。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