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63182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90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学院领导调研报告集.doc(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企业对机械类人才能力要求的调研报告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唐国兴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学校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学校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时刻学校解决发展中诸多问题和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学习科学发

2、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科学方法来指导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决策建立在尊重实际、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从而提高科学决断的正确性。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提出的“形成科学发展理念、确立育人优先思路、创新服务社会举措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学习要求,为了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特色,进一步明确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面向定位 、人才规格,以便开拓创新、努力探索适用于我校办学实际与生源状况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本人对机械类人才能力要求进行了企业调研,其调研情况如下:一、调研对象的选择本次调研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定位,依据学校的服务面向等

3、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常州市三利精机有限公司、常州昌力油缸有限公司等20多家沪锡常中小型科技企业为调研对象。二、调研形式本次调研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实际工作如落实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落实学院09级毕业生就业和开展校企战略联盟等工作结合到本次调研的各项活动中,采取走访交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而展开。整个调研工作依托机电工程学院的企业资源优势,精心设计和认真组织了本次机械工程类企业人才要求的调查和研究活动,从而比较深入地得到了用人企业对机械工程类人才能力的要求和企业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针对性的建议。三、调研内容与结果1、专业能力要求部分企业(主要

4、集中于外资企业)认为学生所学的高等数学、英语以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一些专业工程软件和办公软件如AUTOCAD、Pro/E、UG、Powerpoint等更重要,他们认为企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一定对所有工程应用软件都学得很精,但必须有所涉猎,以便于需要的时候可以较快上手,他们也要求对机械专业相关领域有宽广的知识面,有些企业还提出要求其所用人才要更多地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行业动态,对于适应机电行业先进制造装备和现代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很有帮助,并有助于拓展思路和培养、激发创新精神。企业普遍认为作为技术人员只懂得技术原理不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完成生产一线的技术任务。用人单位对

5、我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培养的学生较为欢迎,他们认为我校培养的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合格毕业生到一线生产岗位上的技术服务与管理人员的转变,这与我校倡导与实施的“基于最终目标零距离”的教育理念和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分不开的。同时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时建议学校应多开设实践环节的课程,让学生多看、多接触、多练,以进一步提高其动手操作的技巧和能力,他们认为学生必须通过专业系统的理论培养和训练之后养成其较为严谨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实习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种方法在工作中很有成效。总之,企业要求学校对学生在业务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方面进行比较系

6、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就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生产一线岗位的工作需要。2、人际能力要求企业所说的人际能力主要是指为人处世、沟通、合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所调研的企业一致认为在学校里很少有机会体验到的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确对企业的发展和良性循环很重要。他们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更看重其所用人才与同事间的相互交流能力,与上司的良好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解决应急问题的能力和计划和总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3、发展能力要求。这里所说的发展能力包括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等。所调研单位认为现代企业竞争较激烈,知识的快速更新带来企业产品和相关技术快速响应,这些工作单靠企业高

7、层管理者是不能完成的,主要还是要靠全体员工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同时市场的讯隙万变带来企业的岗位的不断更新和调整,单一陈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适应企业对市场响应后的岗位的迅速调整的要求,他们认为企业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主动的和在较短时间内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总之,他们认为企业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功劳,是所有环节所有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才发展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4、创新能力要求这里所说的创新能力是指依托现有知识,构建创新思想、新方法、产生新成果的能力。一位高新企业老总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带来高附价值。技术创新并存于社会大环境中,受社会科技、

8、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因素制约。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必须瞄准国际国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时刻不断补充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能自觉的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他们认为在市场的大潮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封闭式教育环境,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不了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建议学校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模拟真实的工程环境,通过来源于生产企业、实验室或科研项目的实际课题的全方位思考、计算、设计、分析,以及技术资料的撰写编辑,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不断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思考问题、透彻地分析问题

9、、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冷静地处理应急问题,从而学会怎样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课题。这些独立思考、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时期大学毕业生缩短岗位适应期,并实现岗位成才、岗位建功的必备素质。5、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建议通过这次对以上20多家机械类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调研,绝大多数企业普遍认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是基本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广大企业也认可我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服务面向,但也有部分企业认为我校的毕业生在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求我们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我们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从而激发和提高机电工程学院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

10、养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四、结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本人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调研任务,同时也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各项工作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继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方案和学习指导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为突破口,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

11、实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规格,在培养的方案中体现对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的要求,安排一些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同时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必须把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放在重要位置。要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结构、数量、质量的全面提升。不断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3、加强实践教学时间保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部要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内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因此我们要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

12、特点来继续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努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4、努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政策、学术自由、生活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对培养优秀的人才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应该创造一个政策宽松、学术自由、科学民主、生活优越的环境和氛围。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设优良学风,深化学生管理工作调研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章志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3、,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14、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高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全体师生积极创建优良学风,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针对我校人才培养实际,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以及对我院部分师生的走访、座谈及书面调查,对我校人才培养,尤其是优良学风建设和学生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一、我校学风建设学生管理方面还存在优势与不足1、常州工学院前身创建于1978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办学的前20年是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在初办时是因为常州当地人才的培养严

15、重不能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考到外地的学生毕业后很少回来,本地又没有大学培养人才,这才促使了常州市政府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经费办了常州工学院。应该说,学校的办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确提供了人才方面的有力支持。如今活跃在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社会中坚力量有很大一批都是来自于常州工学院,如常州工学院校友、江苏上上电缆集团一线员工、“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朱庆胜;被誉为“大学生村官中的传奇人物”的昔日常工学子张天然等。有了这样一批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激励,对开展优良学风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近10年来,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2000年3月22日,国家教育

16、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苏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江苏省)市(常州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院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7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的全部资源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2006年12月,学校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的各项管理和运行的机制正在日趋完善,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较办学之初有了极大的提高,学风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都在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之上开展。3、通过对我院部分师生的走访、座谈及书面调查,发现在学校学风建设及学生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主要是:、学校囿于师资安排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原因,在课程的安排上还存在不合理之处,有时一天排满了课,有时又整天都没有课。这样不符合客观的学习规律,在知识的接受、消化和吸收上对学生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