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3967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一、与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众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在表现农民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试结合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基本主题来加以说明。答:1、描写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没有做到的。2、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更进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以及所面对的矛盾。3、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

2、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4、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直接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二、如何理解赵树理出现的文学意义。答: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这种“方向性”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都影响巨大。赵树理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在解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在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获得了初步的经济和政治的翻身之后,随即要求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通俗而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呼唤贴近他们生活的能与他们气息相通的作家。赵树理以及大批实践了“赵树理方向”的作家适应了这种历史要求。这其实是新一代作家,这代作家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有着最亲

3、切、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赵树理即是深深根植于农村,从思想气质到生活习惯都彻底农民化了的。赵树理追求大众化主要是出于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的内在需要,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够忠实的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的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农民所接受。这批作家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三、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形式的创新,并重点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和改造。答:赵树理的小说多采用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以说唱文学为基础。1、赵树理小说扬弃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完整性的特点。2、把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和人物塑造

4、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3、语言上具有口语化特点,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一、简述40年代暴露讽刺小说的创作状况答:暴露讽刺小说的浪潮在40年代由张天翼带头掀起,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1、1938年张天翼在文学阵地上发表讽刺名作华威先生,并因而在国统区内掀起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的长时间的争论。小说塑造了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继华威先生之后,张天翼还写过谭九先生的工作和“新生”,一并收入速写三篇,另有长篇讽刺通话金鸭帝国。2、沙丁是抗战之后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具有与鲁迅相似的沉重浓厚的讽刺美学风格

5、。1940年写作的在其香居茶馆里是他的短篇代表作。另有“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个性给中国现代讽刺文学带来贡献。3、艾芜在抗战环境中消退了自己以往的浪漫风格,明显地转向了暴露和讽刺,主要作品有三个长篇春天落花时节故乡(合称丰饶的田野)。4、40年代的讽刺最后是由钱钟书收束的,作品有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二、评路翎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并说明其与胡风理论的关联。答:实践胡风派理论的特征1、用主观精神的“扩张”“拥入”客观世界,作品主观色调强烈,对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无意识世界的开掘深入。2、歌颂“原始的强力”,挖掘精神奴役的创伤。3、运用错综的表现人物心理

6、深广度的写法,在掌握大起大落的心理节奏,处理人物心理波澜方面展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气质,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与世界文学的接轨。三、简述张爱玲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方面的现代性,分析其既通俗又先锋的创新性。答:1、张爱玲熟悉日益金钱化的都市旧家庭的丑陋。即华美的文辞来表现广港两地那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是她最主要的文学切入点,她从中卡闹了中国都市人生中新旧交错的一面,即城市生活方式已经发生现代的改变,但人们的习惯、观念仍然是传统的,她所提供的,正是处于现代环境下依然顽固存留中国式封建心灵的错位。 2、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张爱玲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女性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压力,有旧家庭内的冷漠眼

7、光,有命运的拨弄,更有来自女性自身的精神重负。 3、张爱玲的写作中,既有传统的语汇和手法,也有意识的流动,她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的富有映照心理的功用,充分感觉化,造成人物意象的丰富而深远,这明显留下西方现代派的先锋痕迹。而她构造故事,设置人物,又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从题目到叙述风格,都有极强的市井小说色彩。她的小说,使中国现代小说有了贴近新市民的文本,既是通俗的,又是先锋的,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四、结合作品分析钱钟书围城的多重意蕴答:1、对抗战环境下西式知识分子空虚、彷徨、无助的嘲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化的再阐释,以及乱世中清醒知识分

8、子的宿命感。小说塑造的男主人公方鸿渐,就是一个留洋归来知识分子形象,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国化”的特质,他的悲剧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劣根在半殖民地土壤上结出来的恶果。2、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以隐喻展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生万事普遍存在的“二难”处境,就如“围城”这个题目,意义便在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五、对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成就与不足。答: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最大成就在于正确表现了农村的阶级关系,真实反映了生活固有的复杂性。与之相比,周立波暴风骤雨的主要弱点就在于把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一定程度上简单化规范化了。 2、暴风骤雨把生活的表现

9、,也有自己独到的有点:全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富于农民情趣的有没活泼的生活细节,而这一切都出于单纯、明朗、加捏的语言形式。与之相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比较缺乏这样具体客观的场面、细节,而较多单调的缺少色彩的叙述,在表现生活本身固有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上,暴风骤雨是更见其长的。 3、在人物塑造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也各有特色。丁玲特别善于通过精细而富有历史深度与历史真实感的心理刻画,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的复杂性。主要成功在于对农民形象的塑造。相比起来,暴风骤雨中的地主形象塑造的立体感不够,没有象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样着重于写农民在与地主斗争的同时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而

10、成长,却是着重于农民积极分子阶级觉悟的觉醒上。 4、两部小说的文学语言各有特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语言细腻,有时失之沉闷,却也不乏优美的篇章。暴风骤雨则明快、洁净、富于地方特色,充满了农民特有的幽默感,但有些地方口语的运用也失之冷僻。 总之,丁玲是在坚持自己的文学探索精神的基础上,对农村的新世界投入深深一瞥;而周立波是试图站在民间的地位上,运用政策思想,“仿制”一个接近农民的叙述文体,得失成败都是很有意义的。第二十五章 艾青一、评析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答: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1、“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2

11、、“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命运的探索和关注。 3、“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二、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评析艾青诗的“散文化”主张及其对自由诗的形式创新。答:艾青是自由诗体的提倡者,他说自由诗体是“新世界的产物”,受格律限制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自由体的诗是带有世界性的倾向。艾青还专门提倡诗的“散文美”,认为“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它最接近口语,“新鲜而单纯”“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艾青诗体的特点是,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

12、既有变化里取得统一,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十三节,少则四行一节,多则十六行一节,少则每行两字,多则每行二十二字,全诗不押押韵,但每一节首尾句短而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基本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三、以新诗发展的大流向为考察背景,说明艾青在中国新诗变迁中完成的大综合任务。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一、名词解释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1927年9月创刊)及以后的

13、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芦甸、孙钿、方然、牛汉等。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七月诗派诗现实主义的自由体政治抒情诗流派。强调“突入现实”,追求作品的“大气”与力的风格,诗作情感浓烈,有艺术性。九叶诗派:40年代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中心,辛笛、陈敬容、穆旦、袁可嘉、郑敏等九人形成的以现代主义为特色的诗派。1981年九诗人的诗歌选集九叶集,此后称“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体现了现实、象征与玄学的融合,善于将丰富的意象与内在思想凝合,变主观抒情为戏剧性客观处境,语言含

14、蓄。二、以穆旦为例,分析九叶诗派的创新性与反叛性。答:1、诗中的自我,不是传统的圆满、中庸、浪漫,而是现代式的困惑、分裂、破碎,处于矛盾张力中央的自我。 2、摆脱二元对立,采取怀疑眼光,“思维复杂化,情感疑虑化”。 3、以“非诗意”的日常词语表达深潜诗意,达到抽象化的抒情。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一、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1、不依抒情见长,而重议论,有意回避热点题材,不为世上左右,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题。2、行文优雅怡裕,舒徐自如,虽有绅士和名士气,却还是让人读来感到亲切,可引发品尝人生诸多沉味。二、张爱玲散文的艺术个性1、无意深刻或要提供什么哲思,而只是将庸常的生活陌生化,让读者跳出来重新

15、大量和体味人生。2、常有细节描绘的意象化,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喜欢不时插入议论,有意显示语言的机智。3、有意与当时的文学主潮拉开距离,只注重自我感觉,玩味庸常人生。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一、白毛女的艺术价值与特色。1、自觉借鉴、利用、改造民间艺术。2、将西洋歌剧形式与传统吸取手法结合。3、鲜明的革命主题与农民观众的审美趣味与习惯的完美统一。二、该书新文学第三个十年戏剧的发展脉络。当代部分第一三章一、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以后通称为“第一次文代会”。在会上,周恩来、郭沫若、矛盾、周扬等分别做了报告。第一次文代会后来被认为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总结和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这一性质的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制订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开始了当代文学“一体化”的进程,确定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2、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从建立中国模式的现代国家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