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310534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高三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春中学2019届毕业年级仿真高考理科综合试卷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B. “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人的唾液腺细胞可作为效应器C. 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及其结构,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 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有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答案】D【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

2、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清除-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详解】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A错误;“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及其结构,属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C错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有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D正确。故选D。2.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仍主要依赖效率较低的糖酵解途径,并产生大量乳酸。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下列关于糖酵解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过程既可在有氧,也可在无氧条件下发生B. 有氧条件下该过程能产生ATP,无氧条件下不能C. 该过程仅产生少量ATP,丙酮酸中还贮存大量的能量D. 可通过抑制 GAPDH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答案】B【解析】【分析】糖酵解途径又称EMP途径,是将葡萄糖和糖原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

4、系列反应,是一切生物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糖酵解途径在无氧及有氧条件下都能进行,是葡萄糖进行有氧或者无氧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详解】糖酵解途径是指细胞在胞浆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该过程既可在有氧,也可在无氧条件下发生,A正确;有氧条件下该过程能产生ATP,无氧条件下可以产生ATP,B错误;该过程仅产生少量ATP,丙酮酸中还贮存大量的能量,C正确;可通过抑制 GAPDH的活性,使糖酵解过程不能进行,不能产生ATP,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D正确;故选B。3.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

5、细胞质壁分离B.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来到调查地点后应先大致观察地形C. 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且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低的环境中进行D.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答案】B【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高于细胞液的溶液中均会发生质壁分离。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的处理方法有: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酶的活性易受温

6、度和PH影响,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失活。【详解】当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A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来到调查地点后应先大致观察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保证调查者的自身安全,B正确;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且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C错误;煮沸冷却后的肝脏研磨液中的酶因高温已经失去了活性,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了,所以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错误。故选B。4.科学家设想,如果能在糖尿病患者体内植入正常分泌胰岛

7、素的细胞,患者可以免去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麻烦。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直接移植外源细胞会引起免疫排斥B. 包在保护膜中的应为胰岛B细胞C. 患者也可通过口服该“胶囊”达到治病效果D. 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应能透过保护膜【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故保护膜中包裹的细胞应为胰岛B细胞。包裹胰岛B细胞的“胶囊”应具有一定的透性,能保证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保护膜内,为胰岛B细胞提供营养。【详解】直接移植

8、的外源细胞属于抗原,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说明包在保护膜中的应为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B正确;根据题意“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可知发挥作用的是包在保护膜中的细胞,而患者口服的话,该细胞不能被吸收进入内环境中,且分泌的胰岛素会被消化道内的消化酶分解,故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C错误;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为保证保护膜中细胞的生存,则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应能透过保护膜,D正确。故选C。5.鹿茸

9、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控制马鹿后代的性别、提高雄性比例是提高鹿茸产量的重要手段。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互为等位基因,表达的锌指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是早期胚胎发育的性别决定因子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的分离而彼此分离B. 用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获得ZfxZfy基因C. RNA聚合酶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D. ZfxZfy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无性别差异【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

10、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所以可用限制酶切割DNA获得目的基因。不同的基因中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转录形成的RNA中碱基序列也不同。【详解】Zfx/Zfy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的分离而彼此分离,A正确;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用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可获得Zfx/Zfy基因,B正确;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二者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故RNA聚合酶可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C正确;根据“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互为等位基因,表达的锌

11、指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是早期胚胎发育的性别决定因子之一”,且Zfy基因只能随着Y染色体传给儿子,所以ZfxZfy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存在性别差异,D错误。故选D。6.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 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 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C. 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斗争增强D. 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自然

12、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说明其数量在增多,种群密度在增大,导致种内斗争加剧。保护区内的食物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会出现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详解】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农作物,所以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A错误;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只能说其为了获得食物而破坏农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B错误;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表明保护区内食物资源不足,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斗争增强,需要更多食物,C正确;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

13、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农作物,所以不能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D错误。故选C。7.已知K有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运输的能力。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的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和最适温度,某同学在温室中做了以下5组实验,除表格所给条件外,其他条件均适宜。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K浓度/(mmolL1)35888温度/2828282522光合速率/(molCO2m2s1)11.513.315.820.217.8(注:每组实验均重复10次,实验数据求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自变

14、量是_,无关变量有_(至少写出2个)。(2)据题目信息可知,最适浓度的K可以通过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的运输减少_,从而提高光合速率。(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填 “能”或“不能”)判断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理由是_ 。【答案】 (1). K浓度 (2). 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油菜植株的生长状况等 (3).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积累 (4). 不能 (5). 实验数据过少,只能确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在2228 之间,不能确定25 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的目的“探究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K浓度,因变量为光合速率。而其他影

15、响实验结果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油菜植株的生长状况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本实验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自变量是K浓度,无关变量有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油菜植株的生长状况等。(2)根据题意“K有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运输的能力”,可知最适浓度的K可以通过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的运输,以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光合速率。(3)实验中涉及温度组别太少,温度梯度相对较大,只能根据给出的数据确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在2228之间,但不能确定25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若要确定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还需要在2228之间设置更小温度梯度的组别进行探究。【点睛】本题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的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和最适温度,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实验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能力。8.果蝇的气门部分缺失和正常气门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具有上述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